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电子邮件也能传达你的个人品牌,下次写邮件请注意这些规则

电子邮件也能传达你的个人品牌,下次写邮件请注意这些规则

们每年都会收到大批涌来的电子邮件(平均每天121封),不难想像我们开始忘了这对我们个人专业品牌形象的影响。我们会花上几小时精心润饰LinkedIn上的个人资料、修改自己的履历表,但却会因为很忙而匆忙寄出一封品质难以卒睹的电子邮件。「从我的手机传送,有错字请见谅」不该成为沟通品质低落的借口。

你是否想过,电子邮件传达出你怎样的品牌形象?你应该好好想想。你寄出的每一封电子邮件,都会影响你的专业名声,或说是个人品牌。千万别在信中犯下这些太多人会犯的错误:

写得太长,难以消化。你的电子邮件长度,是否堪比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全本小说《罪与罚》?你是不是把可以放进去的所有背景故事,全都放进去了?虽然上下文的背景资讯可以协助读者诠释内容,但请记得,你知道的事情很多,但读者需要知道的只有其中一小部分。成年人的注意力只能持续短短8秒,因此一定要好好珍惜每一秒,直接讲重点就对了。

收件者太多。你的邮件副本是否总有成千上百个收件者?若是如此,请自问究竟谁才是真正该知道这封邮件内容的人。在许多企业里,副本寄送泛滥,反映的政治文化就是,人们寄副本给很多人,就能遮掩自己做过的事情。请记得,你的信会寄到每个收件人的信箱(也包括你自己的),特别是有的收件人还可能选择「回覆所有人」。

表达不清、语义不完整。虽然精简是美德,但「简单扼要」和「唐突草率」可大不相同。在你的信中,是否会天外飞来一笔,突然讲些对方可能看不懂的想法?对方的回信里,是否提出大量问题,想厘清你的原信究竟在说什么?这种情形代表你的电子邮件需要更有组织,提供更清楚的背景资讯。

没有切中要点。电子邮件的重点不该深藏不露,要直接让对方知道你的重点,以及他们为何应该回应。虽然我们常觉得有信就该回,但回信并不是一定得遵守的铁律。如果你希望对方好好了解你的讯息,甚至还愿意回信,就该让对方容易这么做。

构思电子邮件时,大家都应学学马克吐温的写作风格:他文风独特,语调令人难忘,稿子一修再修,让人一读就懂。他曾说:「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真正难的是,不浪费一大叠纸来写,而能精简成一个精彩的段落就表达清楚。」花点时间推敲你想写的讯息,你会发现这么做能改进内容的品质。写信时要重质不重量,不是每封信都值得你花太多心力。

然而,马克吐温的一个知名特点是他脾气不太好,这点我就不建议模仿了。对于电子邮件,我们本来就已经会有负面偏见。正如新兴的社会神经科学所指出,沟通的时候,如果没有社交线索(像是语调、脸部表情、肢体语言)可作参考,以解读沟通的内容,我们往往就会解读成最糟的情况。不要忽视各种小地方,否则对方可能会误会你的原意,你就不得不进行损害控制。

下次要写电子邮件的时候,请遵循以下规则:

  • 主旨栏要能一读就懂,清楚写出这封信的目的。最好还能再加个标示,像是【待办】或【通知】,让对方了解你期待他有何反应。
  • 信件一开头就清楚说明你的请求,这样就算对方只看了预览的部分,没有看到其他内容,仍有较高机率了解你信件的重点。
  • 在信件的正文中,如有交办事务、或是询问问题的对象,要将他们的名字加粗体,好让该注意到这些事项的人,更有可能注意到。
  • 花点时间表现你的和善亲切,好让对方真正把你想说的话听进去。

下次登入电子邮件帐号时,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寄件匣。你的「电子邮件品牌」所需的一切,都尽在其中。如果现在的成效不佳,就从明天开始改善吧!重塑自己的电子邮件名声,永不嫌迟。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