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声称“不上市”的顺丰,最终于2017年2月24日借壳鼎泰新材(002352,股吧),挂牌上市。2月24日鼎泰新材证券简称将由“鼎泰新材”变更为“顺丰控股”。根据此前鼎泰新材发布的公告显示,在该公司定增完成后,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4.58%。而王卫为明德控股法定代表人,持股比例高达99.90%。
顺丰的上市,顺丰掌门人王卫身价飙升,以1200亿元,超越圆通喻渭蛟夫妇,成为行业首富。还超过了李彦宏、许家印等人。
2月22日,顺丰控股发布的2016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0亿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6.43亿元,超过其21.8亿元的承诺业绩。
王卫曾经说过,“上市无非是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将变成一个赚钱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极为不利。”究竟是什么因素,改变了王卫,让他亮相上市仪式?
4大原因显示,顺丰需要更多钱促进发展
45000个网点、45架货机、34万名员工、覆盖200多个国家……这是顺丰快递帝国如今的规模。但是从骑着小摩托的快递员,到身家千亿的富豪,王卫做的已经不只是“把快递送出去”这么简单的事儿了。
1,多个业务事业群布局,需要大笔运营资金
顺丰原先的经营范围主要是速运、物流、仓配、商业四大板块,四者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现在,原有业务板块已被划分为五大业务事业群进行独立运营,即速运事业群、商业事业群(嘿客、优选)、供应链事业群(普运、冷运)、仓配物流事业群(电商、海淘)、金融服务事业群(顺手付),业务涉及速递、生鲜电商、跨境电商、金融支付、无人机等。
顺丰在行业内的赚钱能力不俗,这是事实,但另一方面,为了顺应生态化发展的潮流,顺丰的摊子越铺越大也是事实。据了解,为了保证竞争优势,顺丰仍然在不断采购飞机,2020年,还要在湖北鄂州建设自己的“顺丰机场”。在这种情形之下,顺丰赚的钱能否撑起所有业务事业群的运营,成为了最大的考验。
2,切断加盟通道,肩负靠自有资金发展的重压
环顾整个行业,相生相杀的“通达系”历经多年低价战争,非常希望在及其狭小的利润空间外,找到可靠的资金支持,因此近两年来,先后登陆资本市场。与他们相比,顺丰赚钱的能力更强,但是顺丰斩断了加盟制后,不得不承担起靠自有资金布局的重压。
3,面临来自菜鸟网络的威胁
在民营快递梯队中,顺丰传统的速度优势正在逐渐缩减,尤其是面临菜鸟网络发挥整合作用后,推出的当日达、次日达等产品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菜鸟网络智能化的进一步提升,“通达系”的运营成本会降低,届时,顺丰用效率赚取的利润将被吞噬。
在此情形下,顺丰及时推出了冷链与药品运输服务,企图用技术和投入再次抢占冷链赛道的领先位置,但是冷链运输需要巨大投入。但如果不坚持做下去的话,自己的位子还能坐多久,尤其是追兵们都从2015年开始先后上市,拥有了更强的资金实力。
4,顺丰的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截至2012年底),优于国际物流巨头UPS,与美国联邦快递、EMS相当,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则优于EMS。但这也限制了顺丰获得更多银行资金发展的能力。
基于以上原因,顺丰在“通达系”之后,登陆资本市场就不会显得意外了——不靠加盟扩张,同时要支持多条业务线发展,靠自有资金发展,必然会被对手超过。顺丰要想快速的发展,需要巨额资金,在拒绝使用银行资金的情况,上市是必然选择,因此顺丰上市是因为缺钱缺钱缺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上市不代表上岸”
在商业界,以“不上市”著称的企业家有三位:任正非、陶华碧、王卫。在某种意义上,这三位大咖改变了吃瓜群众对“不上市”的看法——不上市是务实的作风,不上市是实现闷声发大财的途径。
2016年,华为销售收入预计达到5200亿,这一成绩相当于5个格力,2个联想,5个阿里巴巴,6个比亚迪(002594,股吧),7个小米。而老干妈的2016销售额则突破了45亿,20年间,产值增长超过600倍。
有人这么计算:如果老干妈在A股上市,参考A股近似公司海天味业(603288,股吧)(年销售额约120亿元,市值在800亿以上),可以预见如果老干妈上市,陶华碧的大儿子李贵山的财富均将呈几何级数地增长(陶华碧已不再持股)。
陶华碧一直坚持“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不让别人入股,也不去参股、控股别人”,认为“上市是欺骗人家的钱”,并为此多次拒绝了地方政府的上市提议。有人认为,是陶华碧的经历和企业的模式注定了老干妈小富即安的心态,但是作为千亿级企业,顺丰曾经为何拒绝上市呢?
王卫此前对上市的描述非常直接地透露了这一点,“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但是那时候的顺丰已经在行业遥遥领先,不打价格战、不过度营销,用效率和品质,赢得了客户信任。
公司的业务线也相对清晰,围绕快递搭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因此没有上市的必要。
美丽语言背后,是快速发展后面临的资金压力。
据报道,截至2015年12月31日,顺丰控股短期内可用于支付的款项合计141.53亿元。而在同期,顺丰控股短期内需要支付的款项仅仅略少于141亿。按照静态分析来看,顺丰控股可用于支付的流动资金仅有3.6亿元,相对于其体量来讲,流动资金明显不足。
顺丰控股负债率2013年为33.4%,2014年为47.34%,2015年升至60.27%。而同等情况下的其他快递公司均未有如此明显的上升。圆通快递2015年甚至负债率有所下降。
除了压力,还有上市的诱惑,有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资本为王时代,选择借壳上市肯定是为了融资,谁首先抓住了上市带来的红利,谁就占得把竞争对手拉下马的先机。”
30年的贫穷、动荡和坚持
据公开资料显示,王卫于1971年出生于上海,7岁后跟随家人移居香港。虽然王卫父母都是内地大学教授,但是这一身份在香港得不到认可,于是只能做工人,用微薄的收入解决温饱。
因为贫穷,王卫高中毕业后就结束了学业,做了几年印染工人后,时间来到了90年代。彼时,内地和香港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王卫抓住这个机会,借款10万元,注册顺丰公司,自己骑摩托车穿梭在广东顺德和香港之间送货。
利用低价优势,到1997年的时候,顺丰几乎垄断了所有通港快件。1999年来临,为了得到几何倍数的扩张速度,顺丰开放加盟。很快,一些加盟商被利益驱使,开始夹带私货,拓展自己的业务。
王卫坐不住了,顶着巨大的压力,9次抵押财产,回购全部产权。对于刚刚尝到甜头的加盟商来说,这无疑是丢了饭碗,于是不断有人扬言要让王卫付出生命的代价。
担惊受怕中,2003年悄然而至,这一年留给中国的“非典”记忆无比深刻,但是对于王卫来说,“富贵险中求”的含义也更生动。为了服务足不出户的生意人,王卫与扬子江快运签订了包机5架的协议,顺丰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天”的民营快递公司,也就此开启了坚持用效率领先对手的时代——2015年,圆通和申通的收入分别为120亿和72亿,但是顺丰的收入超过了470亿。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