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伴随着库存高企,今年以来港口铁矿石、煤炭等库存不断攀升。截至5月24日,秦皇岛港、唐山港和天津港等环渤海地区主要煤炭发运港口的煤炭库存总量已经突破了1700万吨,比去年同期高出500多万吨。另外,受电煤消费萎缩的影响,重点电力企业煤炭库存也继续增加,截至30日,沿海六大电厂存煤可用天数高达30.8天。
据生意社的监测数据,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先行指标,5月份大宗商品价格急剧跳水,多数商品价格跌至年 初 低 位 。 其 中 , 焦 炭 价 格 跌 至2011年以来的新低,目前下跌势头还没有止住。
作为国内煤炭市场的“风向标”,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四周下跌且幅度持续扩大。截至5月30日,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为774元/吨,较前一期大幅下降7元/吨,环比跌幅0 .9%。这是今年以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单周最大跌幅。
期货市场上,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工业品价格5月份同样经历了快速下跌,近期才开始逐渐企稳。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铜主力合约月内最大跌幅分别超过12%和7%,沪锌和螺纹钢的最大跌幅也在5%左右。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伴随着库存高企,今年以来港口铁矿石、煤炭等库存不断攀升。截至5月24日,秦皇岛港、唐山港和天津港等环渤海地区主要煤炭发运港口的煤炭库存总量已经突破了1700万吨,比去年同期高出500多万吨。另外,受电煤消费萎缩的影响,重点电力企业煤炭库存也继续增加,截至30日,沿海六大电厂存煤可用天数高达30.8天。
煤炭行业专家李学刚认为,面对低迷的动力煤消费现状和依然难以乐观的消费前景,“高库存”对市场动力煤价格的压力已经十分明显,“去库存”过程正在抑制电力企业当前乃至“迎峰度夏”过程中对电煤的采购需求。
“市场是经济的一面镜子,现在这面镜子反映出经济减速,并在结构上存在很多问题。”在生意社总编刘心田看来,今年1至2月份大宗商品价格出现的上涨是没有道理的,而欧债危机又掩盖了国内的很多问题。
针对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形势,政府近期陆续推出“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等。
金鹏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晓磊认为,最近工业品的价格已经逐渐企稳。国家“先货币后财政”地进行有节奏的调控,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将会产生较为直接的效果,后期需求将逐渐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