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创造生产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经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追求企业利益的合理化、最佳化,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的改善同步。

天冠集团的经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追求企业利益的合理化、最佳化,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的改善同步。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冠集团)是国有大型一档轻工骨干企业。集团下属15个子公司和一个工业发酵设计研究所。主要产品有酒精、黄原胶、白酒、啤酒、冰醋酸、工业气体等六大类40余个品种,年总产量达20万吨以上。拥有全国最大的10万吨酒精生产线和年产2000吨的黄原胶生产线及年产1200万立方米的沼气工程。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天冠集团在酒精生产过程中有大量伴生的废糟液、废水和废气分别被排入长江中游的汉水支流白河和大气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资源的很大浪费。企业虽然从60年代就开始着手治理污染和综合开发利用,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治理效果差,离环保部门要求尚有很大距离,如果污染治理在2000年前不达标,企业就不能继续生产和发展。

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天冠集团依据生态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制定和实施了以清洁生产为主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其基本内涵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管理理念,以清洁生产为主要手段,通过改革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实现科学管理,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企业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协调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天冠集团的经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追求企业利益的合理化、最佳化,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改善同步。

清洁生产的良性循环:

·用清洁产品替代有害产品。

·选用清洁原料,形成无排放生产。

·对每一种生产排放深挖细用,直至无害。

(一)酒精清洁生产的闭路循环

天冠集团酒精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有四种:一是酒精糟液。年排放酒精糟液约120万吨以上,糟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COD、BOD值超过国家排放标准几百倍。原有的沼气系统仅能处理其中的一部分。二是沼气消化液。沼气发酵后的消化液,虽然污染值大大降低,但仍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液,如果不加以治理或利用,任其排放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三是CO2。每生产1吨酒精要排放CO20.9吨,同时也带走了1%左右的酒精。原有的设备C02回收利用率太低,酒精生产过程的CO2有97%排入大气,造成污染和浪费。四是废水。吨酒精耗水量达70吨,大量废水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上述四种所谓的“废弃物”,其实都是被浪费的资源,它们原本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被利用的物质的能量,只是被遗弃在不恰当的地方和环境中,以有害的方式存在,未被人们充分恰当地利用。酒精的主要原料是以玉米为主的粮食及其它含淀粉及糖类植物。在酒精生产中只消耗了玉米等原料中的淀粉,原料中的蛋白质仍留在酒精糟液中,不但没有减少,而且经过蒸煮、糖化与其它有机物反应后,还高于玉米等原料本身所含的蛋白质3.5倍。把酒精糟液过滤后分为糟渣和过滤液,用先进的节能干燥技术除去糟渣中水分,可以制成质优价廉的干蛋白饲料,用于饲养业,其饲养的动物所产生的粪便是优质肥料,可以回归农田;对过滤液进行沼气厌氧发酵后,制成方便的居民生活或工业用的沼气,同时,沼气发酵液中COD削减40%。再对沼气发酵液进行分离后,其固形物为高效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其消化液(即分离后的液体部分)经过净化处理后成为合格的工业用水,供酒精生产装置循环使用。(参看酒精清洁生产闭路循环工艺流程示意图)

通过实施酒精清洁生产,实行沼气、CO2、杂醇油、饲料、有机化肥和废水净化回收再用的联合开发,取得了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彻底治理了昔日厂区内到处可见的酒精糟渣、煤渣、横流的污水和弥漫的灰尘及刺鼻的气味。目前,厂区内绿化优美,鲜花四季可见,污水处理后的循环水池里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成群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流动。

实施酒精清洁生产,不但解决了污染对天冠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制约,而且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1998年天冠集团综合利用产品实现的产值占企业总产值的15%,实现的利税占企业利税总额的45%。污水治理工程1998年11月份竣工投入使用后,当月自来水用量就下降6万吨,同比吨酒精节水27吨。据测算,仅综合利用这一项每年可净增利润706万元。

(二)清洁原料带来清洁生产和清洁环境

清洁的原料,就是能被充分利用而极少产生污染的生产材料和能源。天冠集团生产的酒精,既是最终产品,又可作为生产其它有机化工产品的清洁的原料,深加工的潜力很大。发挥天冠集团酒精生产规模大,质量好的优势,努力开发酒精的下游产品,形成产品的相关多元化,其结果,一是易实现清洁的生产工艺;二是拉长了酒精生产链条,增强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互补性,达到“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效果;三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附加价值,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如利用酒精作原料开发的醋酸等项产品,不但缓解了酒精产品市场需求饱和的压力,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而且整个生产过程清洁,无污染物排放。

利用废糟液发酵生产出的沼气,是一种清洁的生物质能。利用沼气代替燃料煤的使用,就可形成一种可持续的能量生产和消费模式。为此,天冠集团投入巨额资金,先后几次对沼气工程进行扩建改造,目前已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厌氧发酵罐及输配气配套工程,不断扩大对市民的供气能力,使南阳成为全国第一座沼气城。据测定,2万户居民用沼气代替煤球后,每年可减少向大气排放CO2、S02、氮氧化物、烟尘等有害物质2000吨,减少燃煤废渣8000吨以上,从而有效地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燃料结构,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和城市环境卫生面貌。

(三)用清洁产品替代对人和环境有害的产品

清洁的产品,就是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生产、使用和处置的全过程中不产生有害影响的产品。

围绕市场开发清洁的产品,把原来的主导产品酒精升级为生物发酵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黄原胶就是这一领域的一个好产品。它以淀粉为原料,用酒精作中间体,整个生产过程无污染,无排放,投入的原材料可以全部转化为清洁的产品。黄原胶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产品,被称作“工业味精”,对人无毒、无害、无副作用,能使食品、饮料等产品的品质改善、质量升级,符合国家发展21世纪生物工程的产业政策。

开发清洁的产品替代对人和环境有害的产品。如针对含磷洗衣粉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开发出了生产无磷洗衣粉的重要原料——柠檬酸钠;针对白酒对人体的某些损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清除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等有害物质,开发出了一种卫生、健康的新型无害纯净白酒,但还保持白酒的应有风格特点;针对油漆中一些原料对人体、环境的毒害,开发出了对人体无害的季戊四醇,它是生产高档油漆的理想原料。目前还正在研制用人工合成的办法生产延缓衰老、延长生命的机能性B——胡萝卜素等系列绿色产品。

清洁生产的保证体系

·建立技术创新机制

·追踪清洁产品市场

·树立环保观念

(一)实行哑铃型组织结构调整,突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天冠集团不断地改革内部管理机构,精减一般处室和人员,加强科研和营销组织建设,推行“哑铃型”管理组织模式,即一头抓科研,一头抓市场,用生产环节连接这两头的“两头大、中间精”的管理组织体系。

一头抓科研:从建立科研机构,充实科研队伍,加大科技投入和奖励科研成果等方面入手,已初步形成了技术创新机制。企业拥有河南省生物发酵研究中心和一批高级科研人员。企业和一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一批技术和管理专家顾问。多年来围绕实现酒精清洁生产进行攻关研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如研究成功的高温酵母在全国同行业中推广;沼气发酵技术获国家发明奖,并列为国家专利金奖;污水治理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天冠集团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产、学、研”的协作与配合,目前正在和中国酿造协会联合在本企业内建立国家生物发酵工程实验中心,天冠集团提供场地、资金、设备和人员,供全国大专院校和科技部门进行科研项目的工业生产试验,开发试验成功后,天冠集团首先享有对该项科研成果的购买使用权。

一头抓市场:不断加强四个网络体系的建设,即建设精明强干的营销队伍体系,布局合理的直销网络体系,敏锐快捷的信息反馈体系和优质高效的售后跟踪服务体系。提高了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能力。1998年从国际市场进口木术、玉米83000吨,占当年采购原料总量的43%,出口酒精17663吨,占当年酒精总产量的29%。

带动中间生产环节:一方面是市场对生产的带动。企业通过强化市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及时地组织生产和调整产品结构。并不断地改进工艺、改进操作、改进设备、改进管理,清除拉动式生产过程中的“松弛点”,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是科研对生产的带动。围绕实现清洁生产和新产品开发,不断地进行技改,先后投入资金1.5亿元,使科研成果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了清洁生产的目标,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8%,如在1995年经过对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到市场对低压高纯度液体二氧化碳的需求量将呈上升趋势,就及时地研究生产技术,改造工艺设备,增大低压二氧化碳产品的生产能力,使其产量所占比重由原来的40%提高到80%。每吨低压二氧化碳产品的价格比高压二氧化碳产品的价格高600元,仅此项产品结构调整每年就增加效益480万元。通过此项改造和调整,不仅巩固了老用户,而且开发了新用户,目前天冠集团已成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百威啤酒和台湾统一等国际著名企业所需二氧化碳原料的供应基地。

(二)“卡两头、抓中间”,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和控制体系

依照现代成本费用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与成本费用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卡住供、销“两头”,抓好中间生产环节,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物资的采购、储备、消耗的数量和价值,对产品形成过程中物质消耗、劳动消耗和各种费用支出,对销售费用的变化和动态趋势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比较,及时发现其偏离控制目标的倾向并给予纠正。

(三)建立产品质量创优机制,提高产品名牌品质和名牌地位

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1998年进行了涉及四大类产品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顺利通过了中国兴轻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审核认证,健全了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以技术进步为先导、以方针目标管理为主线、以现场管理为重点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设计开始一直到售后服务,都以文件形式对全过程实行动态化的严格控制,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企业生产的天冠牌酒精是国优产品,液体二氧化碳得到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质量认证,黄原胶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已超过美国一些公司产品。

瞄准先进水平,以高新技术创名牌。针对国际市场对酒精质量指标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企业通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对传统的生产操作工艺进行优化控制,并研制出高效高温酵母,实现了酒精产品质量升级,成功地树立了国际名牌形象,不论外商用户提出多么苛刻的质量指标,企业均能够给予满足。

(四)强化适应企业战略要求的人才开发管理体系

实施“育人工程”,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一是超前培训各类管理人员。集团公司专门成立教育中心,注重对管理干部系统地进行现代化管理知识培训,如1998年就先后举办ISO9000培训班、计算机应用培训班、市场营销培训班、可持续发展理论研讨班等。通过培训,着力提高管理人员的市场观念和忧患意识,转变经营思想,树立“环保、生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二是将工人的技术等级考核和岗位培训并轨,鼓励职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集团公司对每个工种岗位都制订了岗位规范和标准,通过系统的应知应会培训和实际操作考核,择优持证上岗。三是注重人才引进和储备。近几年,在每年接收几十名本科以上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的同时,还积极引进各类高级人才。并从住房、工资待遇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目前集团公司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人数已超过员工总数的1/2。四是培育员工的“绿色管理”、“绿色产品”和爱地球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及其敬业、奉献精神,建设以“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清洁生产为主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获第七届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成果主要创

员工失误与制度完善

宏碁公司推出“天龙中文电脑”时,业务迟迟无法推展。一位新业务员好不容易才卖出一套。当他正在高兴时,却发现客户原来是专事诈骗的空壳公司,宏碁为此损失了十几万元台币。公司主管没有责怪这位业务员,而是与他一道检查客户信用管理的程序,发现他已询问了客户的银行帐号,也向银行进行了查对,唯一的疏漏之处是没有进一步查询往来时间。而这是当时宏碁查征客户信用手续中尚未确立的部分。结果公司没有处分这位员工,而是借此完善了公司的信用管理制度。这样,公司不但避免了“不教而诛”,而且这个员工由于上司的宽容而更加努力工作,并在当年获得年度业绩第一名。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