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中小企业:找个大企业配套生产更具竞争优势

从国际经验看,任何一个国家支柱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众多中小企业为其提供配套服务,从而带动一系列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传统产业中,配套型中小企业比独立型中小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找个大企业配套生产更具竞争优势

从国际经验看,任何一个国家支柱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众多中小企业为其提供配套服务,从而带动一系列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传统产业中,配套型中小企业比独立型中小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所谓配套型中小企业是相对独立型中小企业而言的,它是指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分别处于买方和卖方的交易关系中。从产业组织看,独立型企业可能出现产业内部的过度竞争,导致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不足,使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而以市场为纽带连接起来的配套型中小企业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从独立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关系来看,首先,如果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都是买方,那么,中小企业在调节劳动力、资金、技术、原材料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如果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都是卖方,那么,大企业相对而言具有更强的市场控制能力,如果低价销售,则会使中小企业陷入“高价买进原材料、低价卖出产品”的局面。其次,尽管中小企业可以引进技术,并从市场调查机构购买信息,但对产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市场环境的信息收集等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在传统产业中,配套型中小企业比独立型中小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一、中小企业如何加入配套型生产体制

在企业配套生产方面,日本企业创造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生产的典范。日本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承包关系具有多层次性,一环扣一环,形成金字塔型系列化生产体制,密切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使中小企业具有规模效益,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这种系列化配套生产体制在我国的上海也已有所发展,如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属于其利益共同体的就有438家,列入汽车总厂加工编号的一次配套企业有980多家,进行二、三次配套的达上万家。这类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其中二次配套以下的主要是小企业。从实际运转情况来看,其效益普遍较好,一次配套企业利润率在20%以上。这充分说明上海主导产业在国内有巨大发展潜力,与其配套的小企业也有生命力。

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也存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配套型生产体制,但大都是行政命令的产物,由政府将大、中小企业依据产品特征联系起来。企业之间具有上下级关系,中小企业只是大企业的附属物。这种联结方式的缺点是组织调整具有刚性,同时缺乏激励机制,由于没有外部的竞争压力,因而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差。

笔者认为,应按照产业和产品关联的产业组织体系的要求,大、中小企业在市场原则下相互选择、协调发展,尽快把为大企业加工服务的中小企业纳入大企业的生产群体,形成以市场、技术等因素构建起来的新型的大中小企业关系,以利于中小企业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以较高效率发展关联产品,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中小企业加入配套型生产体制的方式:

建立中心——卫星工厂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建立中心——卫星工厂体系是针对我国传统产业中的国有中小企业而言的,因其对国有中小企业更具可行性。

中心工厂指生产装配大量的整台机器或其他专业性产品的工厂,通常为大型企业。而卫星工厂是指经常承接一个或数个中心工厂的订货,供应某种零配件,并与中心工厂订约取得成为卫星工厂资格的企业,通常为中小企业。就生产或装配的中心工厂而言,与这些卫星工厂的关系,可说是一种后置关联形态。

中心卫星工厂体系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由独立的小型卫星工厂承包制作,供应数个大企业的零配件。这种卫星工厂由于承接多个大企业性质相近的产品,制造经验增多,制造趋于专业化,反而可以降低成本,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产品,形成中心与卫星工厂互利互惠的关系。另一种形式是,小型卫星工厂直属于中心工厂,几乎其全部产量均由中心工厂购买,不能接受其他大企业的订单。

中心卫星工厂体系的建立,对于国有中小企业(即卫星工厂)、国家经济发展和大型企业(即中心工厂)均有利:

对于国有中小企业来讲,它们作为大企业的卫星工厂,可以借助中心工厂资金雄厚的优势,解决自己资金不足的困难;中小企业作为卫星工厂,能够得到大企业在技术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中小企业由于承包生产某一两种零部件,产品单一,技术专门,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生产某些零部件的劳动生产率达到很高的水平;中小企业承包了大企业的零部件加工任务,大企业也就成了中小企业稳定的市场。

对于中心工厂而言,大企业可利用多数卫星工厂专门化的生产能力,节省不必要的本身投资,并可应付产品销售的季节性,不须经常保留多余的生产设备而闲置不用;订约长期采购,可降低制造成本,保持品质的标准化;订约期中取得零配件的稳定供应,有助于大规模产销计划的实施;大型企业可集中全力研究开发新产品,或从事于原有产品的改良工作、装配作业的自动化,或致力于广告宣传、市场推广,以增强竞争能力。

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工业越发达,越需要一个能使各种不同企业高度配合的工业结构。因此对我国来讲,如能有计划、分行业推动中心——卫星工厂制度,便可使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不仅可使产业稳固,就业机会增多,还可调整产业布局,振兴中心——卫星工厂所在地区经济。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可解决资金不足与设备闲置的矛盾。

三、建立中心——卫星工厂体系的政策建议

建立良好的中心——卫星工厂制度,一方面依赖于政府主管机关的全盘筹划推动,另一方面也需要中心与卫星工厂双方的努力合作。笔者认为可采取下列措施:

1.选择适当的国有大型企业作为示范中心工厂,协助其建立卫星工厂体系。

2.研究分析并公布适宜于卫星工厂生产的零配件项目,并拟订各项零件、配件、组件的名称及规格。

3.拟定各项零配件最低底价,凡参加投标的中小企业同意该价格的,即自行试制样品,以品质最佳、式样最新、效用最佳——如省力、省油——能使生产力增加等各项技术性能为中标的标准。

4.协助兴建专业卫星工厂工业区。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