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的升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离不开与商业息息相关的几大要素。首先是天时。这意味着,项目经营者该考虑何时进行品牌调整。在这之后,经营者还应考虑地利因素。比如,朝阳大悦城处于朝青板块。项目应结合这个特殊的区位,来进行商圈升级。
购物中心是一个发现者、资源整合者,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从上世纪90年代第一家购物中心亮相国内开始,购物中心业态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零售业起到了越发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硬件角度看,国内购物中心已经和发达国家同步。不过,国内购物中心的经营内涵还和世界先进潮流存在差距。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模式创新层面。
我曾在意大利访问时对一家以美食为主题的购物中心印象深刻。在这家商场里面,不仅有售卖美食书籍的书店,还有酒吧、烹饪学校等“另类”的业态,甚至还有加工海鲜的区域。目前,国内商家还没有谁敢尝试这种创新模式。
购物中心的管理者就像厨师一样,或许所有的材料是一样的,但成品却各不相同。在目前中国购物中心发展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的大背景下,独特的定位才能让新型购物中心站稳脚跟。
即便商场特点再鲜明,购物中心和商圈也应该依据互生互荣法则。与之相对应的是,商圈龙头商业项目的发展壮大,是带动商圈升级的最主要因素。
购物中心的升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离不开与商业息息相关的几大要素。首先是天时。这意味着,项目经营者该考虑何时进行品牌调整。在这之后,经营者还应考虑地利因素。比如,朝阳大悦城处于朝青板块。项目应结合这个特殊的区位,来进行商圈升级。
除了上述两点,还有人文因素。作为运营管理者,除了应该考虑该区域的现有顾客群体外,还应对潜在顾客群体进行判断。
事实上,龙头商业项目对于商圈升级的作用显著。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朝青板块,通过星河湾以及朝阳大悦城这两大核心项目的亮相,该地区的房价又有了新的突破。
购物中心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投资,更是一个大地产项目的概念。同时,购物中心是商业地产。如果说购物中心可以像车一样,装上轮子可以随便移动,那么每个购物中心应该都能成功。但现实是,购物中心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它有稀缺性、惟一性。
购物中心有基于大量消费人群的综合性,是一个超大型的经营服务场所,是一个系统化运营,需要有利条件结合的现代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的调整和经营一样,需要精准的市场定位。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了解所有合作品牌的特性。
从品牌来讲,经营者应该做到尽量细分。我曾经把品牌分过12个大行业,39个小组。基于这一点,经营者才能了解,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同时,经营还需要明白品牌的功能要有哪些。除了销售、餐饮、娱乐功能外,还有哪些附加职能。同时,经营者升级还应更加注重细节。比如停车环节,商场有没有完善各项服务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