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中国轮胎企业将迎来巨大考验或机遇

欧盟即将实行的轮胎标签法对中国轮胎业是个巨大的考验,但也是个机遇。“他们低估了中国轮胎行业的水平,现在国产轮胎的质量不比国外品牌差,有的甚至比他们的还要好。”

11月1日,欧盟轮胎标签法将正式实施。届时,所有在欧盟销售的轿车胎、轻卡胎、卡车胎及公共汽车轮胎必须加贴标签,标示轮胎的燃油效率、滚动噪声和湿抓着力的等级,中国轮胎生产企业面临新的考验。

“欧盟在提高准入水平后,我国轮胎产品几乎达不到标准。而亚非等国家对我国轮胎的反倾销调查也影响了我国轮胎行业在海外开拓市场。”王锋不无忧虑地说,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酝酿或已经实施轮胎标签法,但我国由于缺乏相关的标准、检测手段和技术规范,有相当多的企业产品尚不能达标。

“欧债危机、世界经济将何去何从,是我国轮胎出口的最大变数。它不仅影响中国轮胎对欧洲的出口,也影响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邓雅俐分析,经济不景气导致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更是让我们的出口压力倍增。今年橡胶行业的出口增速将从去年的30%下滑至20%左右,主要是由于轮胎出口前景不佳造成的。

实际上,让国内轮胎行业担心的是,国际轮胎制造巨头已经看准了中国广阔的市场,世界前十强几乎都在中国启动了轮胎项目。王锋说,国际轮胎制造商在中国重返扩张道路进一步激化了我国轮胎市场的竞争。

在王锋看来,中国轮胎行业的短板在于产品结构。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轮胎总产量达4.2亿条,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目前轮胎产业还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由于关键技术不过关,性能达不到,高级轿车、载重车、越野车等轮胎更多是青睐外国品牌,50%以上的轮胎从国外进口。

“轮胎工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汽车产业,是在引入外资、中外合资合作的基础上快速发展起来的,成套的轮胎制造设备是上世纪80年代通过引进、消化,才逐步实现国产化的。但目前高端设备仍掌握在发达国家。”王锋分析称,正因为此,汽车所用的轮胎在汽车设计阶段就把国产轮胎排除在外了。

欧盟轮胎标签法对轮胎的最低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性能最佳的为A级,最差的为G级。达不到F级的轮胎不得在欧盟境内销售。据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大型轮胎企业的抽样调查结果,我国轿车胎滚动阻力多为E、F级,大部分可达到欧盟第一阶段的最低要求,但有相当比例的没能达到欧盟第二阶段的最低要求。

王锋告诉记者,我国现已成为世界轮胎生产大国,也是轮胎消费和出口大国,轮胎产量约占世界轮胎产量的1/4。但是我国轮胎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偏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高附加值产品少。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