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在11月23日公示终裁结果,之后美国商务部将在11月30日签发反倾销和反补贴令。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公示的30天内,中方企业可以提出上诉。除此之外,针对美方的错误做法,中国政府还可以寻求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层面提起上诉。
9月初,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产光伏组件、硅片等发起反倾销调查。11月8日,反补贴大棒再度落下,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欧洲太阳能企业协会9月26日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申诉,指控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其主要部件得利于不公平的政府补贴,欧盟从即日起启动相关调查。
从涉案的太阳能产品的进口额来看,这是欧盟委员会迄今为止接到的最大的一起反补贴申诉。欧盟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价值约210亿欧元的太阳能电池板和主要部件。
按照欧盟的贸易防御政策,此次调查将需要13个月的时间。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上述补贴指控属实,欧盟可以在9个月内征收临时的反补贴关税。
而就在欧盟立案前一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 C
)做出终裁,认定中国晶体硅光伏产品对美国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美国将对此类产品征收最高达249.96%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按照程序,美国商务部将于11月30日签发反倾销和反补贴令,此后美国海关开始进入征收保证金的程序。
对于美国此举,中国光伏企业8日回应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该裁决严重扭曲了中国光伏产业及光伏产品对美出口的现状,中方将在美国国内诉讼或者多边贸易机制等层面提起上诉。而针对欧盟的反制也早就启动,中国商务部已正式将欧盟光伏补贴歧视性措施诉至W
T O。
“判定是否对美国市场造成实质性损害的标准非常低,而且还综合考虑了政策变化、失业和销售情况等因素。如果上述因素中任何一个方面受到中国进口产品的影响,国际贸易委员会就会做出实质性损害的肯定性裁决,正如今天的结果一样。”英利绿色能源美国分公司总经理罗伯特·彼得里纳(R
obert Petrina)先生表示。
据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晨介绍,按照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在11月23日公示终裁结果,之后美国商务部将在11月30日签发反倾销和反补贴令。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公示的30天内,中方企业可以提出上诉。除此之外,针对美方的错误做法,中国政府还可以寻求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层面提起上诉。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表示,中国光伏企业将认真分析美国ITC终裁裁决与相关世贸规则不符之处,并通过多种手段挑战美国ITC和商务部的不公正做法,包括考虑通过司法程序,在美国国内法院提起诉讼,以全部或部分推翻美国IT
C和商务部的错误决定。此外,中国应诉企业将向中国政府反映美国政府在此次调查中的错误做法,并要求中国政府通过双边和多边途径,敦促美国政府纠正其错误做法,以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我们将继续上诉,直到为中国光伏企业赢得一个公正合理的说法,目前正在做相关准备。”中国国内第一家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阿特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英利方面也表示在考虑是否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