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明年推出多项手机支付业务

据了解,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计划从明年开始,陆续推出多项手机支付业务。三大运营商的相关专家介绍,即将推出的手机支付业务被业内称为“手机钱包”业务,是将用户的银行卡、公交卡、会员卡等各种电子卡片,装载在具有移动支付功能的手机SIM卡中,通过使用安装这种SIM 卡的手机,用户可以在各类终端上,通过“刷手机”进行消费。除了“刷手机”消费外,用户还能使用查找、下载、删除等手机支付相关的各种功能。

据了解,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计划从明年开始,陆续推出多项手机支付业务。三大运营商的相关专家介绍,即将推出的手机支付业务被业内称为“手机钱包”业务,是将用户的银行卡、公交卡、会员卡等各种电子卡片,装载在具有移动支付功能的手机SIM卡中,通过使用安装这种SIM
卡的手机,用户可以在各类终端上,通过“刷手机”进行消费。除了“刷手机”消费外,用户还能使用查找、下载、删除等手机支付相关的各种功能。

中国移动向记者透露,已经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银联等金融机构以及多家第三方达成合作,计划于明年陆续推出各类“手机钱包”业务。主要有三类:金融银行类、公共交通类和企业、校园一卡通类。这些业务一旦推出,用户就可以通过“刷手机”,实现刷银行卡、刷公交卡等各类支付服务。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也已宣布推出具有支付功能的手机SIM卡,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刷手机”消费服务。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季旭浩还介绍,与招商银行合作的手机支付业务将于今年12月率先在上海商用,后续将推向全国。另外,银联还将在年内铺设150台终端,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终端实现“刷手机”消费。

事实上,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三大运营商就在上海试运营过各类“手机钱包”业务,但由于当时手机支付SIM卡国家标准尚未制定,所以三大运营商的“手机钱包”业务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国移动支付产品经理向记者介绍,目前手机支付SIM卡国家标准已经制定完成;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陆书春也在近期透露,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标准将于近期发布;而央行公开数据也显示,三大运营商均已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这意味着三大运营商推出“手机钱包”业务已不存在任何政策阻碍,而运营商自身也做好了准备。

市场机构易观国际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亿元,并预计到2013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235亿元,年增长率超过100%;市场调查机构Celent则指出,到2013年中国手机用户数将达到9.96亿,手机支付用户数将达到4
.1亿人,以此数据测算,中国的手机支付业务量将相当可观。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和中国移动相关研究预测,到2013年中国的手机支付产业链总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未来几年内将保持40%左右的年增长率。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三大运营商推出“手机钱包”业务后,将有助于推动整个手机支付产业链的发展,相关的芯片研发生产、PO
S机生产安装,以及支付平台搭建和系统解决等产业链上下游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