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独立电商平台的银行就超过4家。互联网研究人士表示,银行开网店资金雄厚、金融业务以及支付均为优势,但相比成熟电商流量上差距较大。而银行人士则表示进军电商领域意在提高客户“黏性”,为其提供更多金融服务。
今年下半年开始,包括建行、中行等五大行在内的银行们,纷纷开始或准备“触电”。目前,已有独立电商平台的银行就超过4家。互联网研究人士表示,银行开网店资金雄厚、金融业务以及支付均为优势,但相比成熟电商流量上差距较大。而银行人士则表示进军电商领域意在提高客户“黏性”,为其提供更多金融服务。
从电子银行业务中,网银上一小块的信用卡商城到目前多家银行建起独立运营的商品平台,银行正在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投入。今年6月,建设银行就推出了B2C式的“善融商务个人商城”和B2B式的“善融商务企业商城”。9月交行也推出“交博汇”,其中商品馆作为开放式购物平台,由电子支付商户、品牌联盟商户等构成。中行推出自助通设备和手机银行上使用的“云购物”电子商务平台。农行等不少银行也都有明年推出自有电子商务平台的计划。此外,华夏银行也开通了“电商快线”专门为电商客户提供支付结算及资金存管服务。
“这两年电商在‘双十一’等网购促销中,公布的惊人销售额引起不少行业的关注。”央广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赵占领表示。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银行业,在看到电商们全年万亿元成交规模后可能也开始坐不住了。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延续2010年快速发展态势,同时呈现出多种新的趋势,全年市场交易规模达7万亿元,同比增长46.4%。预计未来3到5年内,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平均增速超过35%,2015年将达到26.5万亿元。
“不过根据目前银行电商平台业务的比重,银行业很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赵占领表示,毕竟零售业的收入对于银行来讲并非核心业务,反而是金融业务的提供更值得关注。“单纯的网购,对于银行来说并非战略型产品。但网上的融资业务或许可以成为银行真正的创新点。”赵占领介绍。
建行人士表示,推出“善融商务”,意在提高客户“黏性”,为其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消费者在传统电商平台购物,资金沉淀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中,而在银行电商平台购物,由银行直接掌控资金划转,消费者的资金更为安全。消费者购物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银行可以立即为其提供信用卡分期、消费贷款等服务,帮助其提高消费能力,而平台上涉及房、车的大宗交易,更需要银行的融资支持。现在银行可以通过自己的电商平台直接了解企业的交易量、交易额等信息,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也就更为顺畅。
充足的资金储备和在支付领域上的优势,是银行涉足电商的“底气”所在。以一家主打图书销售的电商为例,今年第三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长50%,但净利润却从去年同期的3270万元变为亏损7340万元。在财报中这家电商承认,出现巨亏与今年以来不断展开的降价、促销活动有很大关系。在电商巨头们“拼家底”搞起的这场价格战中,不少电商都坦言面临亏损。与此同时,家底雄厚似乎成为银行争抢蛋糕的主要优势。“银行在资金储备上绝对优于其他电商,而且在前几轮的电商洗牌中,不少电商的亏本促销已经伤到了‘元气’。此时进入战场对于银行来讲是个好时机。”一家国有银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于先生表示。
登录这几家银行的电商页面,在购物付款环节,消费者即可根据提示在直接支付、信用卡分期、贷款支付或是组合支付等多种方式中选择。一般网友只会持有一两家银行的银行卡用作网购,而电商核心企业如果想在交易平台开展业务,就需要和全国大部分银行进行对接,因此各项投入也会增加。
银行广阔分布的网点则为电商平台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提供了方便。一家入驻银行系电商平台的服装企业有关人士表示,消费者在银行系电商平台购物遇到麻烦,可以先像在传统电商平台购物一样,直接在线上与商家沟通解决,如果与商家直接沟通失败,还可以拨打银行的客服热线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