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沃尔玛做代工只能赚两美分,但是设计商品卖给沃尔玛可以赚一美元,你会选择哪种?
这个看似浅显的问题却反映出了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的现状——产品设计的缺乏。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中国制造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越发严重,价格已不再是制造企业的优势。为了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商竞相聘请海外设计师,以拓展出口市场。
海外设计师日益获得中国制造商的青睐
作为一家以技术见长的硬件公司,华为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专程聘请了前苹果创意总监阿比盖尔·莎拉·布洛蒂(Abigail Sarah Brody),并让其担任华为消费者BG首席UX(用户体验)设计师兼副总裁,负责华为消费者BG用户界面设计工作。据华为内部人士表示,聘用设计师是为了扩张全球市场,可见这位海外知名设计师布洛蒂正是这场布局中的关键人物。而布洛蒂也在她的领英简历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做一些崭新而又不可思议的事情:重塑华为消费者的视野。”
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例如,中华骏捷和奇瑞A3就由意大利知名汽车设计公司宾夕法尼纳设计,奇瑞瑞麒G6则由意大利博通设计室操刀完成,东风风神S30、一汽奔腾B60由意大利乔治亚罗汽车设计公司打造等。中国制造产品要在海外市场抢占更多份额,就应先解决其落后的设计问题,以提升其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收益。
对中国制造企业来说,这也是一桩投资少、见效快的生意。据业内人士称,美国工业设计协会调查统计数据表明,企业产品设计开发投进1美元,其销售收入为2500美元。北汽股份专务副总裁、研究总院院长顾镭也曾表示,自主品牌的创新应该有更开放的心态,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举高打,可以缩短常规发展所需的时间。
东莞市唯尔声视听设备有限公司便是这样一家公司,其专注于多媒体音箱生产与外销。一年前,唯尔声借力海外设计师资源从而快速地提高了产品竞争力以及当地市场份额。据其总经理蓝秋文称,与海外设计师团队合作的契机是因为看到了同行的案例,立竿见影的成效让她决定尝试寻求“外援”。“我们与荷兰公司、法国公司的设计团队进行合作开发新产品。由对方设计出来的产品首先定位比较高端,其产品的定价也会相应提升,就设计成本而言,比以往高出2/3左右。但是其设计的产品很符合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和买家的采购需求,同时也为产品带来了更多附加值,产品竞争力在当地市场大幅提升,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喜爱。”
例如,唯尔声与海外设计师合作开发的一款新产品蓝牙音箱,便获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馈。到目前为止,该产品销售额已达上千万元人民币。“今年10月环球资源电子展上,不仅海外买家的询问度高很多,我们的客户匹配度的质量也提高了,环球资源的销售团队还给我们对接了VIP级别的大客户。”蓝秋文如是说。
“从战略层面来讲,中国企业应加大自身采用海外设计师的力度,至少其设计出来的产品能更快地引起客户的文化‘共情(empathy)’。”工业设计殿堂级学府——英国考文垂大学的客座教授、物设众创设计平台签约设计师特里斯川·基奇(Tristram Keech)在接受《经理人参阅》采访时说道。综上所述,聘请海外设计师开发新产品是中国制造商进军国际市场的最佳选择之一。
海外设计师的选择渠道与标准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意识到海外设计师所带来的价值,然而到哪里找、怎么找却把大部分人拦在了门外。“获取资源的渠道有很多,参加展会或行业活动是非常方便的方法,比如环球资源展或者海外设计圈的活动等;而最普遍的情况是通过别人介绍而获得资源,比如客户或者设计师本身的推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设计师自己会找到公司。”福州朗浩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旭坦言,他经营的是一家专业鞋类外贸公司。和陈旭一样,蓝秋文通过展会的方式找到了现在合作的设计团队。“我们是在展会上找到这些设计师的,交换名片后再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除上述渠道外,聚集海外设计师资源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平台也能够为出口企业提供相匹配的优秀资源。这类平台在市场中不一而足,而且资源较有保障,如中芬设计园、物设众创设计平台以及简物原创等。
中芬设计园创始人、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封昌红在接受《经理人参阅》的采访时谈道:“海外设计师人数众多,他们也有各种协会和设计展,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很难深入了解设计师的专长。为企业和海外设计师牵线搭桥也是(我们)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据了解,该协会先后与香港、台湾、新加坡、芬兰、瑞典、丹麦、德国、意大利等设计发达城市、地区或国家签署了设计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与海外设计师交流搭建了高端国际化平台。一家遭遇发展瓶颈的东莞塑胶制造企业,就因与中芬设计园的一位海外设计师合作,重新建立了产品研发和系统性创新体系,成功以自有品牌开拓了海外市场。
特里斯川·基奇所在的物设众创设计平台则以大数据的方式为企业匹配合适的海外设计师资源。他表示:“入驻物设平台的设计师来自世界各地,具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经验。在这个平台上,制造企业可以开诚布公地与设计师进行互动,从而更好地寻找到潜在的合作伙伴。”
而类似简物原创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则开启了一场与制造企业创新转型的合作热潮,其与众多的制造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业设计师资源,推动制造企业更快速地发展升级。
除此以外,北京细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Stylewe则是一家面向欧美主流发达国家市场并以设计师为切入点的时尚跨境电商平台。据了解,StyleWe的盈利方式是设计师自主入驻,从而按照订单交易收取佣金。如果入驻StyleWe的设计师没有生产能力,平台会帮助设计师找到相应的制造商,对接生产资源。
无论利用何种渠道挖掘人才,陈旭认为,最重要的是设计师与公司的匹配程度。“与设计师进行交流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双方合作的基础始于互相了解。我们会询问对方对产品、市场以及品牌的看法,来了解他的个人想法和风格是否与我们契合。当然,我们还会看他曾经的一些设计案例和工作经验。”在与海外设计师合作的过程中,陈旭发现,老一代的设计师比年轻设计师更懂得制造,更能够设计出适合生产的产品;而年轻的设计师则更富有创意和想法。
蓝秋文则认为比起个人,公司团队更有实力。“我们主要考察他们公司的实力,比如,他们和哪些企业合作过。据我所知,他们曾服务于飞利浦、三星等知名品牌。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他们的设计是否符合我们产品定位。”
特里斯川·基奇也给出了实用的建议,他认为,双方在确定合作后,企业最好能邀请设计师前去拜访企业,以便其加深对企业文化和发展目标的理解。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