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5308.2万户,平均每月净增突破1000万户,总数达到11.65亿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净增7156.9万户,接近去年全年净增量的70%,达到3.04亿户。不过,移动电话用户数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移动电话语音业务的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5308.2万户,平均每月净增突破1000万户,总数达到11.65亿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净增7156.9万户,接近去年全年净增量的70%,达到3.04亿户。不过,移动电话用户数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移动电话语音业务的增长。数据显示,1月至5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11858.7亿分钟,同比增长5.9%,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4.8%,仅为移动电话用户增速的一半。
固定电话业务受到冲击的现象更为明显。今年1月到5月,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了408.2万户,降至2.74亿户,占电话用户总数比重降至19.0%;固定本地电话通话时长为1272.8亿分钟,同比下降16.9%。今年初,工信部曾发布的相关统计报告中指出,今年前3个月全国点对点短信发送量,一改以往持续上涨趋势,开始出现下滑,幅度达到10.6%。而本次的数据显示,3月份到5月份,传统通话时长也出现下滑趋势。
此前备受关注的“微信收费”一事,已经反映出新型移动信息服务对运营商传统业务的冲击。工信部方面对此表示,微信等新型移动信息服务对短信的替代作用非常显著,一方面降低了用户使用短信的频次;另一方面,微信的信息发布功能促使用户不再订购短信类信息服务。从发展趋势看短信业务量会呈现继续下滑的趋势。
由于移动信息服务工具的出现,其和运营商之间的部分业务不仅仅是交叉、融合,而是已经出现了替代趋势。对于这一发展趋势,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王宁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基于互联网的通讯业务未来对运营商传统业务会形成更大的冲击。相较于运营商传统业务,新兴的互联网通讯工具价格要低廉许多,由此导致运营商传统业务正在经历着创新型演变。若互联网技术在数据传输质量、传输速度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运营商部分传统业务将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尽管移动信息服务对运营商的业务、收入产生了冲击,但此类业务的出现,也促使通信产业链发生变革,如果此类业务不断出现,并能得到市场认可,那将对运营商培养用户使用流量习惯、拓展流量经营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