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听起来相当神气,总是让人们联想到豪车盛宴、前呼后拥,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总裁一样要面对市场,一样有可能因为自身的表现不佳,而被时代所淘汰。
一家音像企业的总裁,曾经是名震一时的企业家。早期,他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在音像领域的生产和销售中闯出了一片天地,曾被李嘉诚等商业巨鳄所青睐。近几年,这家公司因一次转型而迅速败落,甚至将曾经红及京城的几家连锁店也赔得精光,企业经营十分惨淡。这家企业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呢?原来这位总裁在企业的运营上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思路上,采取走一步是一步的方式进行运作,而并没有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音像业逐渐惨淡,就转行作会所,会所经营失败,就转而开发软件……几年下来,过往的运作成为了历史,而新的改良又将资金赔得精光,这样的恶性循环自然无法让企业走向正轨,反而在盲目的转型当中越走越失败。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总裁在战略层面的修炼水平已经逐渐成为了决定企业战斗力的关键性因素。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中国的总裁们将面临更多的战略选择,这也将成为他们的一块试金石,如果对于战略的定位、运营不到位,企业将会面临核心竞争力的下降,从而造成整个企业的瘫软和崩盘。
那么,到底什么是战略?为什么战略因素能够淘汰总裁?
通俗地说,企业的战略就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作为总裁,需要以战略为起点,思考其中的目的、策略、前进方针等,以便于能够更好的达成企业的愿景。而总裁在思考之外,也要同时按照策略的长远性、企业的全局观、方针的指导性和战略的客观性等要求,对日常工作进行定夺。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战略,那么总裁应该如何看待制定战略的意义呢?
一、战略是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
企业的存在是为了盈利,因此,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经营的成败是衡量企业是否优秀的最重要乃至唯一标准。而能够影响到企业成败的,就是企业战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想盈利,首先考量的就是其战略是否合理,是否在为企业的盈利服务。如果偏离了轨道,那么企业就将步入失败的行列,而整个企业经营也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选择一个好的企业发展战略是总裁在企业运作中唯一也是最大的经营责任。
二、战略的选取是企业实现自身平稳发展的唯一途径
每一个总裁对于企业的发展都应有一个稳健而现实的计划,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平稳的发展无疑有助于企业的生存和前进。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总裁必须科学的选择企业的战略,如果在这一选择上出现了偏差,那么一个企业很可能就因此走向衰落,甚至造成整体崩盘。因此每一位总裁,都应树立“发展即战略、生存即战略”的思维模式,将发展和生存全部建立在战略的选择上,这样既有助于总裁在战略思考方面谨言慎行,也能够避免冒进的问题发生。
三、战略的研宄是企业高效的先决条件
有这样一句话:向对的方向前进,越勤奋越成功;向错的方向前进,越勤奋越背道而驰。一个企业想要高效的发展,首先需要一个正确的方向。否则,即便员工再勤奋,企业也难以进行良性运转,又何谈企业的兴旺和发展。
四、战略是企业能否充满活力的重要保障
什么是企业活力?企业活力就是发挥企业本身在市场当中的优势,而企业的优势正是要通过企业的战略去发觉和探索的。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战略,就无法对自己进行定位,也就无法判断自己有哪些优势,企业将会随时面临发展瓶颈,长此以往,这样的企业自然就无法生存下去:
五、战略是员工行动的“纲领”
在战场上,什么最重要?不是士兵素质,也不是武器装备,而是战斗方法,即我们所说的谋略。一个企业也是一样,总裁就是指挥官,战略就是《孙子兵法》,从短期来看意义不大,但从长期角度来看,则不可或缺。总裁作为一个企业的总指挥,如果一切任由员工随意行动,那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总裁应规划出企业战略,引领员工按此“照方抓药”。相反,如果没有这个“兵法”,不仅员工在工作上会陷入盲目,领导也很容易产生“想起一出是一出”的情况,这样没有纪律、没有方向的团队自然也不会长久。
可以说,战略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导向”。如果总裁不能将战略规划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么这个企业就会丧失方向,甚至走上偏门。而如果一个战略不能够实实在在的被企业充分应用,那么这个战略就会沦为妄想。如果总裁不能制定出明确合适的战略,他们必将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对于总裁而言,管理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以引领整个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当然,不讲究战略的总裁势必会面临失败甚至一败涂地的境遇,而市场也将通过这样的“末位淘汰”制度去审视和筛选出一批头脑灵活、有战略眼光的优秀企业家,成为整个商业社会的佼佼者和领路人。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