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员工“压力山大”的四种模式

“人本管理”的理念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员工压力,但是成功的压力管理关键在于“对症下药”,找出员工压力的所在。

“人本管理”的理念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员工压力,但是成功的压力管理关键在于“对症下药”,找出员工压力的所在。

模式一:“主动+高难度”压力

案例:小雨是北京某高校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知名外企,性格好强的她希望自己在事业上可以有出色的表现,恰好公司有一个比较大的项目,小雨提出申请希望自己可以加入,经理批准后分派给她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从此小雨每天晚上在公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同事们都劝她不要太拼命,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而小雨却没觉得自己压力很大,工作的时候乐在其中。

诊断:小雨所处的压力模式是“主动+高难度”压力,是指员工主动选择富有高难度、有挑战性的工作,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虽然工作本身的难度较大,但因为是主动选择的,从心理上员工是愿意接受的,因此“主动+高难度”压力实际上是适度压力,有利于员工积极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处于“主动+高难度”压力模式下的员工,他们所承担的适度压力恰好可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因此企业不用在压力程度上进行管理,而是应该对他们工作后的成果给予认可,使这种适度压力可以健康地发展下去。

处方1:制定合理的薪酬,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

薪酬水平的高低虽然不能完全体现员工的能力与价值,但在很大程度上却体现了企业对员工劳动付出的认可,高付出才有高回报,因此与工作难度和员工努力程度相对应的薪酬可以很好地激励员工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处方2:投其所好,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

此模式下的员工多属于自我实现型,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企业的认可,因此企业应该多给他们表现机会,在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中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需求。另外,高级培训与适当的提升也能很好地保持这些员工的工作动力,因为企业的栽培与重用都意味着对员工的认可。

处方3:向员工提供特殊福利,比如弹性工作时间、有薪假期、免费体检等。

纵使员工对工作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的时间和健康承受力却是有限的珍贵资源,需要悉心呵护。特殊福利可以让员工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间,身心及时得到阶段性的休息和调整,更好地扮演家庭成员与公司职员两种角色,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模式二:“被动+高难度”压力

案例:于某所在部门进行改革,减员增效,减员后于某所承担的工作比以前多了很多,因为业务不熟练,再加上心理上还习惯于以前比较轻松的工作量,一时间于某忙得焦头烂额,工作的时候精神高度紧张,回到家里也累得不愿意说话,觉得身心疲惫。

诊断:很显然,于某处在“被动+高难度”压力模式下,即员工在不情愿或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接受了高难度的工作。因为自身对这项工作没有准备或能力有限,对它可以采取的控制很少,使自己处于大量的压力之下,因此“被动+高难度”压力属于高度压力,会对员工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被动+高难度”压力模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压力模式,也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因为任务过重而感觉到压力过大,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应该着手为员工减压。

处方1:通过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从客观上阻断压力来源。

这种模式的高压很大程度上来自工作的高难度,因此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了解员工所处的困境,在工作开始之前或开始之初配合一些培训,提高员工业务能力,以避免因为业务不熟悉而造成的手忙脚乱,使员工工作起来更能得心应手。

处方2:提供员工咨询服务,帮助员工减压。

企业可以建立咨询机制,为员工提供免费或低价的职业咨询和心理咨询,给处于压力下的员工提供忠告和安慰,以减轻其精神紧张,帮助其理清思路,疏通关系,进而重新准确定位。

处方3:加强激励,变被动为主动。

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如加薪、奖金等,给予一定的动力,平衡员工的心理,使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回报和被认可的,从而改变被动的工作态度。一旦从被动转变成主动接受,即转化为模式一,那么这种压力就成为有效压力了。

处方4:举办各种活动,丰富员工生活。

丰富的业余生活能够使员工的身心得到放松,从而降低压力。企业可以设立健身娱乐中心,举办各类比赛和兴趣社团,这在缓解员工压力、提高员工积极性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

模式三:“被动+低难度”压力

案例:小军学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到企业里去大展拳脚。毕业后小军进了一家外企,公司的管理比较正规系统,但是自己每天做的却只是些繁琐的操作性事务,复印文件、招待面试者等,工作了不到半年,小军就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厌烦心理,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工作起来毫无积极性。

诊断:小军的厌烦心理实际上也是一种压力表现,即“被动+低难度”压力模式,它是指员工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做着一些远远低于自己能力或者很闲散的工作,想要改变却无能为力。这是一种很容易被管理者忽视的压力模式。其实这种模式下员工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它会严重影响员工的情绪和行为,降低工作效率。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压力不仅仅是工作任务过重引起的,很多工作任务低于员工能力的情况也会造成员工压力,企业应该在人岗匹配上多下功夫。

处方1:正确认识员工的工作能力,做到真正的人尽其用。

人尽其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原则,只有加强对员工行为的评估与绩效水平的考核,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员工的工作能力,因此企业应该通过访谈、自我评价、技术考核等措施来进行有效的评定,同时也多给员工展示能力的机会,避免大材小用。

处方2:对原有工作进行必要的再设计。

工作再设计包括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通过这三种方式可以增加工作数量、丰富工作内容,使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刺激性,减少员工因为工作的枯燥感而产生的压力,提高工作兴趣和工作满意度;同时,这些工作设计方法能使员工扩大技能范围,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与效率。

处方3: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正确认识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员工改善思维,抛弃不切实际的目标,建立现实的、客观的、SMART式的发展目标:Specific(适合自己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 Achievable(可实现的)、Realistic(实际的)、Time based(基于时间的),减轻抱负受挫和在企业中因过多期待前途引起的压力,客观地认识自己。

模式四:“主动+低难度”压力

案例:张某毕业后进入某国有企业,从事行政工作,待遇不是很高,当然每天的工作任务也非常轻松,大多时间都是喝茶看报,似乎这才是他的工作职责,很多人都觉得年纪轻轻的,每天就做这样的事情一定无聊透顶,可是张某似乎很适应这样的生活,他说:“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像茶一样,是要品的!”

诊断:张某所处的压力模式叫做“主动+低难度”压力,是指员工主动选择低难度的工作,通俗地讲就是不愿意去做任何事,或安于轻松、闲散的工作现状。这种压力模式下,很显然员工是感受不到压力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零压力,“人无压力轻飘飘”,因此员工不思进取,工作效率低。

处方1:对现有的工作岗位进行重置。

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岗位,可以适当削减,将其工作分摊到别的岗位上去,从根本上杜绝此模式下员工的存在,提高工作效率。

处方2:加强考核管理,给员工加压。

如果岗位本身很重要,只是员工没有人尽其责,没有发挥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则应该进行有效的考核管理,工作可以量化的,就将其与工资挂钩,设立绩效工资,不能量化的,可以通过上下级评分制等,通过公司的制度对员工强加压力,再或者考虑直接辞退。

处方3:建立科学的招聘制度,把好入口关。

企业的招聘人员应该尽可能了解应聘者在学校或者前公司的表现、跳槽原因等,并通过科学的测评软件了解员工的性格,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尽量避免录用毫无进取心的员工。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