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冰雪王国”的扭亏为盈

资本的意志决定了其根本的动机是赢利。资本家不是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在他们眼里连“免费的午餐”都没有,更别说是赔本的买卖!

和路雪是全球冰淇淋市场第一大生产商,也是中国冰淇淋市场第一品牌。有资料显示:1994年,和路雪进入中国市场,自1996年开始其市场份额便逐年增长。1996年为18%,1997年升至29%,1998年达到31%,特别是1999年,在经济紧缩和冰淇淋市场低迷(总体下降8%)的情况下,和路雪在中国的10个城市的销量及市场份额都明显上升,总体增长达11%(其中京、沪两地销量平均上升了50%),市场份额达到了36%,跟主要竞争对手明显地拉开了距离。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和路雪,“成立9年来从来没有赚过一分钱,每一年都是巨额亏损”!
1993年底,和路雪成立时注册资本是1.8亿美元,现在账面上的净资产居然只剩下了区区3000万美元。也就是说,和路雪9年来已经亏损了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亿左右!和路雪的巨额亏损与国内后来居上的伊利冰淇淋形成巨大的反差。伊利在2000年的销售额只有6亿多,但赢利已经有好几千万。

更触目惊心的是,有报道说,在华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有60%自称是亏损的。

真有六成外资企业亏损吗?

2002年9月23日,世界著名管理顾问——科尔尼公司公布,据其最新的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外资目的国。该调查显示,去年几乎所有国家的投资吸引力都呈下降趋势,只有中国仍保持强劲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被中国市场所吸引,并对中国的经济前景持更加乐观的态度。难道大面积的亏损还能带来最有力的吸引!

真有六成外资企业亏损吗?

资本的意志决定了其根本的动机是赢利。资本家不是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在他们眼里连“免费的午餐”都没有,更别说是赔本的买卖!正如有专家指出的,“办企业就是为了盈利,如果9年还不盈利,早就该倒闭了。像和路雪这样的连年亏损,除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原因外,就是典型的外资企业充分利用中国纳税优惠制度的策略。”

那该如何解释“和路雪”现象呢?

有一条线索是和路雪为实现终端垄断投入市场的那6万台进口冰柜。有报道透露,这些冰柜全部都是从欧洲进口,每台的单价大约在人民币6000元左右,仅此一项沉淀的投资就达3.6亿人民币之巨,而这些冰柜的价格是国内同类产品的3倍以上。如此大的价差不得不让我们怀疑其中的猫腻。像和路雪的6万台进口冰柜,就是典型的加大成本的行为。冰柜这种产品在国内很普通,价格又比欧洲低得多,和路雪显然选择了价格较高的成本物资,这符合它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谋求最大利润的目的。

和路雪的巨额亏损,只是我国庞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亏损中的冰山之一角。目前,采用“转移定价”在我国跨国公司中已经比较普遍。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在我国投资的跨国公司60%-70%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转移定价”行为。除了避税目的,“转移定价”还是跨国公司逃避外汇风险、对付被投资国外汇管制的主要手段。

“转移定价”:外资“亏损经营”的秘诀

“转移定价”(Transfer
Pricing)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所采取的一种策略,又称转移价格、调拨价格或者内部价格等。它是指在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等相互约定的出口和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所采用的内部交易价格。转移价格并非根据国际市场上的供求情况制定,而是根据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和整体利益而人为制定的。

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有形产品的“转移定价”,如公司内部相互提供设备、零配件等的价格;二是无形产品的“转移定价”,如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商标授权费、技术使用费等。据美国学者对164家美国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在企业内部市场的交易中,采取正常交易价格(与企业外部市场的交易价格相同)的只占35%,而采用非市场价格的“转移定价”是公司所普遍采用的方法。

企业内部市场是“转移定价”产生的物质基础。

市场有企业外部市场(即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和企业内部市场之分。由于企业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和限制,市场信息交流的不完全,缺乏合理的资产和技术定价机制等等,都会导致市场联系的时滞,中间产品供应不稳定等一系列结果。因此,通过传统的企业外部市场进行交易,会引致许多附加成本,如寻找合适的贸易价格的成本、双方讨价还价的签约成本、与接受合同有关的风险成本、违约的损失成本、贸易保护、知识产权等。

对于一个由母公司和若干子公司组成的集团化公司来说,可以部分地实现企业内部市场对企业外部市场的代替。这种代替,不仅在于它节约了交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它创造出企业内部市场与交易体系,从而实现了更高程度上的节约或取得更大规模的效益。这样就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企业外部市场的经营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过高等带来的各种劣势。如果母、子公司能够出现在一条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上,或者母、子公司能够出现在不同的地域甚至是不同的国度(即实现了跨国经营),那么这种代替作用也将更加明显。

外商独资企业是“转移定价”产生的技术条件。

正如能量守衡定律一样,跨国公司在实施“转移定价”时,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劳动(而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是不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和利润的。其唯一的伎俩只不过是通过价格的转移而达到利润的转移而已——如有企业为此而受益,则必有企业因此而受害。因此,要使“转移定价”能够得以顺利地实施,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受害企业对此保持沉默。而只有受害企业为跨国公司独资(如不独资,则受益企业必须对受害企业有所“补贴”)时,这种沉默才不会“爆发”,这正是“转移定价”得以实施的技术条件。

目前,跨国公司独立投资的力度大大加强。据北京市外经贸委消息,2002年第一季度,外资投资的主要方式是建立独资企业。这既印证了入世后的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大大增加,同时也暗示跨国公司将有更好的进行“转移定价”的技术条件。

由于各个国家、地区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特别是在税制、外汇管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因此,作为企业实行跨国经营和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转移定价”策略可以起到如下三大作用:

一是“瞒天过海”——转移资金。

目前,许多国家在国内资金和外汇相对短缺的情况下,为了达到维护汇率稳定等目的,大都采取一些限制资金转移的措施,对外资企业内部调拨资金,特别是对外国资本和利润的汇出等,都作了许多限制性规定。而实施“转移定价”策略,可以回避目前各国普遍存在的外汇管制的问题。

二是“偷梁换柱”——调整利润。

利用“转移定价”策略,通过利润的转移,可以达到调整帐面利润的目的。而不同国家在税收(主要是所得税)方面的规定是不同的,企业可以利用这种差异而牟利。同时,通过“转移定价”,可以降低子公司的帐面利润,掩盖实际业绩,从而侵吞东道国的应得利益。

三是“为虎作伥”——争夺市场。

跨国公司可以凭借整个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运用“转移定价”策略——一方面,“低价”向子公司供应原料、零部件、产品和劳务等,以降低子公司的生产成本,使其拥有价格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高价”买进子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帮助子公司争夺和控制市场。这种“为虎作伥”的策略,在子公司新建时,或者在子公司面临激烈的竞争时,都将发挥很大的作用。

目前,跨国公司在运用“转移定价”策略时,依据其作用客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形式:

一是中间商品的价格转移。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转移定价”。它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原材料供应和商品销售等中间商品方面所实施的价格转移,从而达到改变(增加或者减少)资本投入(或者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或者利润)的目的。

例如,由母公司向子公司“低价”供应中间产品,或由子公司“高价”向母公司出售中间产品,来减少子公司的产品成本费用,获取较高的利润。反之,也可以通过母公司向子公司“高价”出售中间产品,或由子公司向母公司“低价”出售中间产品,来增加子公司的产品成本费用,减少子公司的利润。

此外,这种形式还包括利用母公司控制的运输系统、保险系统,通过向子公司收取较高或较低的运输、装卸、保险费用,以此来影响子公司的成本和利润。

二是有形资产的价格转移。

它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有关机器设备、厂房仓库等有形资产方面所实施的价格转移。它主要是通过子公司固定资产的出售价格或使用期限,来影响子公司的产品成本费用。因为母公司对子公司提供的固定资产的价格直接影响着摊入子公司的产品成本;而母公司对子公司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期限,也会影响到折旧费的提成。

一般来讲,如过多地提取折旧费,则会增加子公司的产品成本;如过少地计算折旧费,则会减少子公司的产品成本费用。例如,在以机械设备折价投资时,可以提高机械设备价格并规定较短使用年限(折旧部分不作征税基数,因此折旧率高对企业有利),直接影响子公司的产品成本。

三是无形资产的价格转移。

它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转让技术、专利、商标时所实施的价格转移。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缺乏可比性),这就使得它的作价具有较高的随意性。一些跨国公司常常通过高价或者低价转让无形资产的方式,达到转移利润的目的。

例如,母公司向其全股权控制的子公司索取较低的专利授权费和技术使用费,而向少数股权控制的子公司索取较高的专利授权费和技术使用费。

四是资本和劳务的价格转移。

它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融通资金和提供劳务时所实施的价格转移。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通过提供贷款和利息的高低来影响子公司的成本费用;二是通过扩大向子公司借款的比例以使子公司增加利息支出,从而达到减轻税赋的目的;三是通过母公司(或者子公司)所提供的技术、管理、广告、咨询等劳务所收取的费用的高低来影响子公司(或者母公司)的成本和利润。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