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经营者要做心理功课

走访了解各地的中小企业,总发现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存在着焦虑与迷茫情绪。从实际研究中可以发现,这种“战略的迷茫”,并不是中国中小企业的特有产物,而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中小企业之中。

走访了解各地的中小企业,总发现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存在着焦虑与迷茫情绪。从实际研究中可以发现,这种“战略的迷茫”,并不是中国中小企业的特有产物,而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中小企业之中。中小企业本身的特性,决定了中小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要遵从宏观经济世界的规则。当规则发生调整和变化时,中小企业经营者们就容易感到失去了发展的方向。尤其在当今世界经济不断紧密融合的时代,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增多,并且各种因素发挥的影响也因彼此的制约而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这使得单个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中小企业更是如此。

但是,如果中小企业的经营者长期陷入战略的迷茫或者由迷茫发展而成“战略的迷失”,就真的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了。国外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对于许多中小企业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经营者特性比企业的特征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更为核心的作用。当然,企业经营者的自身特性可以体现在教育背景、经验、智谋、专业技能、战略意图等方方面面。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企业经营者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在跨入本世纪、这个被医学界认为是“心理疾病的世纪”之时,企业经营者面对动荡的发展环境和激烈的竞争能一贯地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俗话说“人急失智”,不怕遇到问题,怕的是遇到问题时,没有了面对问题的良好心态,这对正确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是非常不利的,当然对企业的发展容易造成不良的影响。

首先,要对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心中有数。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是解除中小企业家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存在着的焦虑心理的关键步骤,是中小企业树立自信心和寻求心理依托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虽然国情不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定义千差万别,但中小企业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对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美国,截至1997年财政年末,2200多万家的中小企业,雇佣了全国50%以上的劳动力,创造了全国50%以上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0%左右,美国的中小企业被称作是“美国经济的脊梁”;在欧盟,绝大多数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大企业数不到1%。以刚刚于2002年被评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的奥地利为例,该国非常鼓励人们开办自己的小企业,各有关部门不仅提供各种专业和法律咨询,银行和其他半福利性质的”创业基金”还提供各种优惠的创业信贷。在日本,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数字显示,日本的中小企业占其企业总数的99.7%,从业人员占总数的80%以上。日本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在我国,基于1999年的划分标准,划分出的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繁荣与稳定有着重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举措,曾为农村解决了严重的劳力闲置与失业问题,并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复兴。有学者认为,我国每次经济发展放慢后,几乎都是从中小企业开始活起来的。

不断回顾各种有关中小企业的数据,原因之一是要明确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巨大和潜在的作用是持久和深远的。此外,还有许多针对中小企业特性的理论分析,如“中小企业存在论”,以及根据交易费用原理进一步分析中小企业如何使人们的交易费用内部化的分析,等等。了解这些,明确企业自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心理依托,对中小企业家们向正确的途径反映问题,或对遇到的问题冷静地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具体就我国而言,目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尚处于起步阶段,但1998年我国在原国家经贸委设立了中小企业司、2002年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在《政府采购法》中明确要通过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举措,都充分说明了我国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和扶持正在不断加大。这些都是中小企业经营者当前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其次,要认识到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认清这一点,对中小企业家们消除迷茫情绪是极其有帮助的。

中小企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定要面临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成为较为普遍的问题。遇到较为棘手的问题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冷静。即便是感到有些迷茫,中小企业经营者也应该知道,在发展中感到一定程度的迷茫是一种正常现象。一方面,人们在接纳新事物时都会感到一定的迷茫:例如,国外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企业面对来自“新经济”压力,然而尽管因特网能给企业提供廉价的接近遍布世界各地的客户的途径,但这仍不能成为企业一定要使用这一技术的有效理由;而且发达国家的一些重视接纳和开发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事物的运行规则和可能结果也并不是非常了解。另一方面,如果中小企业经营者能够冷静下来仔细思索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无论是对大企业还是对中小企业、或是对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而言,未来发展实际上都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比如,韩国的大企业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受到重创,韩国转而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从重视工业经济具备一定规模的大企业战略中得到过好处的英国,在找到整个经济结构面对新技术革命呈现出迟钝和僵硬的局面的弊病后,开始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使中小企业由80年代末的2000多家经过十几年就达到95万多家,为英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英国的中小企业成为被英国经济学家公认的抵御全球性金融风暴、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对比各国发展的国情,可以知道,许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实际上,有些重复的、以往出现过的问题很可能已经有了先验的解决方法。同样,中小企业只要把自身的问题整理清楚,注意向相关的机构或部门及时地反映,一方面可以在有章可循的情况下,较为迅速地寻求到解决方法,争取发展的时间或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国家及时对新出现的问题研究和制定对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实践表明,未雨绸缪是中小企业避免陷入焦虑和迷茫状态的有效途径。

做到未雨绸缪对中小企业经营者而言至少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对已知的、或企业家可以把握的事物或问题及时地做出反应或回应。比如,在入世后企业需要及时把取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与国际化发展相关的要求,提到企业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来。实际上,这一点是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勤劳”特性的内在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勤劳”的标准正在相应地提升。做好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做好这一点,的确能有效地帮助中小企业经营者避免陷入焦虑状态。二是要对未知的、或企业家难以把握的事物或问题做好应对各种变化的准备。如前面提到的,面对电子商务这一较为新兴的事物,采取不断学习、适度投资或适度跟进等策略,就是一种有效的准备。这一点可以说是对中小企业经营者拥有的“智慧”的一种不断的考验。做好这一点,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经营者减少在面对新事物、新的发展阶段或突发经济事件等时易产生的迷茫情绪。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经营者应明确,面对迅猛的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毋庸置疑,对这一点能加以控制的关键是中小企业经营者自己。及时了解宏观、微观经济的发展动态,就自身的情况不断制定和进行新的战略调整,保持住心理的平衡与稳定,是中小企业经营者应勤于和努力做的“功课”。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