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板对分钱那么不舍,感觉像割自己的肉一样痛苦,是因为他们没参透财富的社会属性。不是有一种说法吗?钱少是自己的,钱多是大家的,再多是国家的,最后一定是人民的,所以叫人民币。一个人的人民币再多,如果没当“币”花掉,就是“人民”的。
现实中,我们往往专注于赚钱,但赚钱本身只是一个过程。赚钱愉快不愉快、成功不成功,实际上取决于分钱,就是钱能不能分到自己口袋里。否则,研究了半天赚钱,到分的时候弄错了,前面的辛苦也都没有了。
财富是由谁创造的呢?是由企业创造的。那么,企业又是怎样创造财富的呢?首先,老板必须投入资金。不过,企业的构成要素绝对不完全由资本所构成。光有资金,还不能创造财富,还必须找到与资金关系最密切的人才,否则,资金就会从你的企业流向能更好地实现这种结合的企业去。
企业从注册那一刻起,老板投入的资金、设备,员工投入的时间、能力,就形成一个创造财富的平台——企业。企业的本质就是投资者、打工者将各自的资源交出,进行重新整合的结果。这个结果形成了受法律监督和保护的经济活动的独立主体——法人,最大的老板成为这个主体的代表——法人代表。这个主体凌驾于组成它的各个要素之上,既不完全属于老板,也不完全属于打工者,而是属于他们大家!
为什么属于大家呢?因为企业创造的财富除了资本、人才之外,还有核心技术、管理模式、营销方法、企业文化、客户关系、品牌资产等软性因素,这对企业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显然,企业拥有这些软性因素,不能完全认为都是资本的作用,否则,每一个银行都会成为最大的企业了。应该承认,这些软性因素是员工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资本对它有贡献,而每一个从事实际运作的员工对它的贡献更大。毫无疑问,应把它视为企业的公共财物,是企业群体创造和共享的价值。
在分钱时,如果老板把企业创造的利润都当做自己投入资本的回报,实际上是剥夺了员工分享企业综合因素创造的价值的权力。换句话说,老板不能完全用劳动力价格支付员工的薪酬了事,而应该让他们分享企业除资本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带来的利益。
如果老板把企业创造的利润都视为个人所有,员工就会认为自己归根结底还是在为别人卖命,就会采取离开的方式带走他们创造和拥有的无形资产。这其实是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瓜分,最终企业将很难形成一套稳定的、有价值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一旦企业遇到什么风险,大家就会各奔东西。
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投资者一旦注册成功,个人财富马上变成了一种受法律监控和保护的企业资产,对它的任何使用和享有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绝对不会像我国的许多中小私营企业那样任由老板自由支配,可以随便将企业的钱当做个人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想怎么分就怎么分。有的老板在用钱时,面对财务人员要求其履行一些基本的财务手续大惑不解:“我用自己的钱,还要什么手续?”这其实是对企业的无知!
为什么企业核心团队不能像老板一样,与企业共存亡呢?原因很简单,企业不是他们的,他们凭什么要为企业陪葬?来学习的,学得差不多了,自然该走了;来挣钱的,挣了不少钱,也该走了;来镀金的,得了一点名,也可以走了。本来大家都是怀着各种目的来到这个企业的,企业好时,在这里得到的好处可以更多一点;企业不行了,就各奔前程。他们一开始就是以各自目标最大化而不是企业总体目标最大化为前提的,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的个人价值、人生目标与企业捆在一起。
如果认可了企业的本质,那么无论作为投资人的老板,还是作为劳动力拥有者的职业经理人,其地位都是对等的,双方都将各自的资源交出,不是交给对方,而是组合成一个整体——企业。然后,各自从企业里拿到自己该得的回报。
松下幸之助认为,你所拥有的财富只不过是以你的名义存在的东西,表面上完全属于你支配,但你能够怎样支配它呢?你必须按照它的本性去支配它。在你的企业中,你的财富变成了企业的资本。资本的本质不是房子、设备、材料,这些都是资本的物化形式。资本的本性就是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能力,就是不断增值的能力。当它不具备增值力时,资本的外壳虽在,但资本已经死了。面对资本增值的压力,所有的人都成了必须为资本增值服务的人。
所以,用一种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眼光来看待企业和资本,认识到企业和资本的社会属性,让所有人按照各人对企业财富的贡献大小,而不仅仅是劳动力的价值大小,分享企业的红利,就是老板的一种境界。
李嘉诚说:“经营企业,‘知止’两个字最重要。在香港,我看到有些人成功很容易,但是掉下去也非常快。是什么原因呢?至少一半都是因为贪婪。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人不是神,不能不考虑自己的事,但是,只顾自己是不行的,双方都要考虑到。有钱大家赚,不要斤斤计较,利益大家共同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与你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
李嘉诚的“知止”论对一些贪婪的老板会有很多启发。有人才有企,有才才有财,离了人就没有企,少了才就得不到财。当一个成功的老板从内心领悟到这一点,愿意将自己的资本和企业视为一个公共平台,放弃自己对财富的独占权时,他实际上就已经将企业从“私人空间”变成了人才作业的“公共空间”。那么企业就会有巨大的容积吸纳各路精英人才加盟,就能凭借这些精英人才形成的团队成为行业领跑者。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