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般到优秀,有一道坎要过,那就是职业化。
今天的企业,不仅强调管理的制度化、管理的标准化、管理的程序化、管理的规范化,而且管理者职业化程度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职业化管理水平,但是,到底什么才是职业化呢?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管理者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书中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中国的管理理论很大一部分是引进西方国家的管理理论,还有一部分就是从中国古代的治国御敌理论,如《孙子兵法》《三国志》衍生而来,相比之下,《札记·大学》中阐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想成功的管理者指引了一条道路。
中国管理者的出身参差不齐,很多管理者都是技术出身,或平时表现优秀的员工,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管理培训,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修人”这一关就没通过,“夭折”了一大批人,这当然是公司的损失。
笔者是学注塑工艺技术出身的,知道注塑机机器零件大都是标准件,熟悉其原理维修就不难了,后来被提升开始做管理。有段时间笔者很是困惑:给你一堆人管,其中好些人根本不听你的,还有几个能力根本就不行的,再来几个新员工,这样就去掉一半了,下面做错事或捣蛋的人你还不能跟主管说,他们的工作做不好还来骂你。如果修炼不够,管理这份工作确实不是人干的,做管理第二年笔者就开始长白头发了。
后来笔者发现,医生治病只要懂得人体结构、病理,治疗就不那么困难了。同样地,人的性格与脾气是多样的,且是多变的,所以管理人的基础是要先学习人性,这样管理起来也就不那么难了。
再后来笔者发现,”修人”不单是管人,要先修己,自身的修炼够了,管理就变得轻松了。企业管理者的成功不单是掌握企业管理的方法与技巧,其实很大的比重是学会用人。修己、修人这两关过了,修理企业就自然变得游刃有余了。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