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也会“遗传”
这是真的。
我们老家的一个村子里,有一户人家,母亲是个暴力狂。
当然,在农村,暴力狂根本不是坏事,反而是一种美德,美其名曰“管得严”,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不觉得这是罪恶。
她疯狂地、无节制地、随心所欲地打小孩。家具物什,摸起来就砸,腕粗的木棍,一下接一下地往孩子身上抡。拳头巴掌是家常便饭,动则狂踢,兼用刻薄至极的话语攻击诅咒,骂女儿是个卖B的,儿子是个炸辣椒的(人肉炸辣椒),让他们“滚出这个家”,兼而诅咒“你怎么还不去死啊”……
孩子一天到晚如同惊弓之鸟,痛苦地蜷在角落,像疯狂的野兽一样哀嚎,有时嚎都嚎不出,被打得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
没有人管。
是的,这是家事嘛,大家都认为,别人怎么管教自己的孩子,是别人的事,我们不好多插手。
他们家老大,年岁大些,不知是家庭境况不错的缘故,没有打得太多。
但老二,从一出生,都遭到这种非人的、残酷的、避无可避的折磨,其内心的愤懑、心灵的扭曲可想而知。
去年还是前年,他们家老二出事了。
在结了三次婚以后,他对着自己正怀孕的妻子大打出手,手段凶残,程度恶劣,导致女人当场暴毙,一尸两命,罪恶滔天,令人发指。
而其他人说,也不是第一次打了,以前两个老婆,也是这样打跑的,这一个倒霉,活活送了命……
老二的下场如何,法律自会回答。
我关心的是,这样一个残暴的人,大概死到临头,也想不通,为什么其他人都不打老婆,只有自己会打?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控制自己的拳头,只有自己控制不住?
暴力是会传承的。
当父母不把孩子当人,孩子一定也不会把自己当人。
你说他是“炸辣椒的”,他就从内心里,否定了自己的完整与高贵,是一个物,是一个魔鬼,是一个“活着不如去死”的败类。
你用棍棒、拳头、耳光对待他,他就会因为恐惧,导致过度防御,在对待比他更弱小的人时,也会暴力相加。
你一边殴打,还一边大喊着:“你给我记着,我今天打你,都是为你好,都是因为我爱你……别人送我打,我都不打呢!”
打完之后,又流泪后悔,说:“妈妈错了,妈妈不该打你,但妈妈实在是太爱你了,看不得你一点点不好……”
那么,在他心中,“对你好”、“我爱你”的表达方式,就是暴力加眼泪,外加无形的控制——我说好,你就要遵守,我说你不好,我就可以打。你好不好,由我说了算!
而暴力,以其剧烈的、难以修复的、伤害性巨大的心理效应,会一直长存于孩子心中。
许多人长大之后,还是对童年时被父母殴打的经历念念不忘,连当时自己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动作,旁边人的表情,天空的颜色,植物的高矮,太阳在哪个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
因为创伤从不曾痊愈。
这个打死妻子的男人,早年便辍了学,开始谋生。
这也是他导致犯罪的重要因素,因为失去了通过后天教育,达到重新认知、自省和疗救的可能。
他合理化了暴力,也日常化了暴力,甚至崇高化了暴力。
当他心里稍有不顺,便向最亲密的人暴打脚踢,而且无法自制,一打,人就如疯如魔,如癫如狂,像被魔鬼附身了一样,无法收手。
因为心中戾气如海,怨气如洪,一旦开闸,便无法收住,直至将怀孕的妻子活生生打死。
一个不健全的家庭很容易“养成”充满仇恨的孩子
无独有偶。
在离我家不到一里地的地方,有一户人家,妻子被丈夫常年殴打,后来喝农药自尽。
留下两个孩子,连初中都没上,待在家里,常年领教父亲的暴力。
后来,女儿十几岁时,说了一户人家,被退了回来。不明原因。又嫁一户,又退。现在不知怎么样了。
而他儿子,早已经入了狱。
听我母亲说,做贼打洞,无所不为,后来持刀抢劫,伤了人,被抓,如今也不知怎么样了。
美国FBI的心理分析专家,调查过100多名连环杀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些杀手在童年时,普遍都受过暴力伤害。他们不仅有一个暴虐的父亲,还有一个糟糕的母亲。
由此,他们学到的,主要是攻击和仇恨,而很少有温暖和宽容。
一个充满仇恨的人,即使通过后天教育,能做到不犯罪,不伤人,但是,恐怕也很难获得良好的关系。
一个人怎么对待他人,都在反映着他的内心
另外一个案例,来自我一个很亲密的友人。
当然也是真事。
她也曾经历过整个童年的暴力,但不是受害者,而是见证者。
她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一次次殴打母亲。
两个人,一个怒目圆睁,披头散发,蜷曲抽搐,声如毒蛇,句句剜心;
一个青筋毕露,脸庞变形,形如恶鬼,凶气蒸蒸,拳拳入肉。
她站在角落,吓得哭都不敢哭。
再后来,父母依然天天吵,日日吵,吵到她已经漠然。暴力再发生时,她便关起房门,不管不顾,任由他们厮杀。
她发誓,此生一定不要成为母亲那样的人,也一定不要找父亲那样的男人。
长大以后,她交了好几任男朋友,但说来也奇怪,他们虽然表相各异,有温柔的,有阳光的,有大男子主义的……但骨子里,个个都像她父亲,忽略她、冷落她、遗弃她。
最关键的是,个个都打她。
尤其是初恋男友,一个巨型人渣,不仅将打她当成家常便饭,而且脚踏几只船,但是,她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最久。
她受了很多苦,决定:从今以后,任何男人只要动我一根手指,我马上就离开。
再后来,她又恋爱了,这一回,她找到了一个男人,再也没被打,但男人天天被她揍。
她很焦虑:“我是不是永远得不到正常的恋爱了?”
这件事情令我啼笑皆非。
但也不得不承认,许多时候,每一个成人,在人世间兜来转去,其实都在围着一个中心转悠。
即,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
这种关系结构,一直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就像一个沉默的发动机,让你不自觉地,慢慢扭转方向盘,将眼前的关系,转到你童年时的关系模式中。
哪怕男朋友是温存的,你会以冷漠、以指责、以攻击、以不忠、以伤害……来激怒他,使他对你大发雷霆,大打出手,你才感觉到一种熟悉的痛苦,才感觉到莫名的安全。
所以,你会觉得很奇怪,明明你想追求100分男人,追到的,竟全是-100分男人。
当然,这种关系模式不是永久的,它也会变动。
比如,上一段关系中,你是M,变成恐惧的小孩,接力童年时的暴力;
下一段关系中,你是S,变成暴戾的父母,投射自己内心的愤怒。
精神分析心理学里说,一个人怎么对待他人,都在反映着他的内心。
内心是自由慈悲的,那么他与他人的关系,也会欣悦亲密。
内心是黑暗愤怒的,那么他与他人的关系,也会互相控制、互相伤害。
就比如以上几个案例,其案主,其实都是为暴力所害的人,戾气丛生,满腔怨怼,内心长出了钩子,在人海中,自然而然地,钓起自己的同类。
然而,每个人终究还握着自己命运的钥匙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为暴力所伤的人,都变成病人或暴徒,他们中也有一些,过得非常好,甚至堪称清明与自由。
比如我所认识的心理学家X。
在她的童年,她是不被看见的,也是为暴力所伤的。
但是,成年以后,她面对自己的诸多问题,开始问“为什么”,然后,沿着这些“为什么”,她开始修行与学习,渐渐地,她看见了童年,看见了自己的痛苦,也看见了自己的路途。
她接受心理治疗。
后来,也留在了心理治疗所,开始学习为他人进行治疗。
每个成年人的人生,都是自己建造的。
这些建造的砖石,有些来自童年关系,有些来自成年后的自我学习。
伤痛已在,唯有疗救。
如何疗救?
利用知识与自省能力,慢慢地,往生命中的缺陷里,填上爱,填上慈悲,填上希望……然后,让一切伤害,一点点得到弥补。
而弥补的第一步,就是穿过时间的丛丛迷雾,身体的层层阻隔,深入你的内心,找到那个小小的、恐惧的、受尽伤害的孩子,对他(她)伸出手,说:
对不起,我一直看不见你!
甚至,攻击你、鄙视你、批判你,像对待一个敌人一样,对你冷酷又残暴。
亲爱的自己,我也不曾给过你自由,每当你想做什么,我都拒绝和阻止,我都讽刺和嘲弄。
请原谅我的无知和邪恶。
从现在开始,我将好好爱你!
我将尊重你的需求,不贬损你的尊严,我将和你在一起,照顾你的身体,呵护你的伤痛,一起去拓展生命,沐浴高处的光,倾听远处的诗篇,触摸深处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