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从5岁开始学画,对于莫奈和齐白石这两位东西方艺术大师特别有感触。从接触这两位大师作品的故事谈起吧!
记得第一次拿起油画笔的冲动,是在看到莫奈画册中一系列莲花池作品的时候。那时还小,也不懂什么印象派、表现光影之类的名词。只觉得和从小所受的素描基础训练不同。整张画被池面占满,浅绿的画布上抹上几笔粉黄、粉红和粉紫,以柔和的基调烘托出色彩的张力。那时的我不曾碰过油画颜料,但由于震慑所产生的冲动,拿起母亲的油画颜料在画布上胡乱一涂,竟也有几分相似……。
正式接触到水墨画已是高中毕业的时候了,刚考完大学联考还没发榜的那两个月,是生命中第一段觉得可以自由掌握的时间。索性把之前的一点存款拿出来,找了一位国画老师,从最基本的皴法、点法学起。一开始是无趣的,从点、线的描绘,训练笔墨的轻重缓疾。没有学水彩、油画时的缤纷绚烂。画到了第三年,那时在学校担任国画社社长,才开始接触齐白石。看似简单的笔法,在收放之间却是那么从容,墨韵渲染及线条飞白是那么自在。临摹了无数次,最后还是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
莫奈,西方印象派大师(1840-1926);齐白石,东方水墨大师(1863-1957)。如同毕加索与张大千,两位同样年代的大师代表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然而百年之后的莫奈与齐白石,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却有着天壤之别。看到莫奈,大部分人就想到印象派,可能还说得出印象日出、莲花池、稻草堆等一系列作品。或许有些人还说得出印象派是以光线来表达作品色彩,并突破传统西方绘画的造型要求。讲到齐白石呢?嗯……他是画虾的,历史课本上好像出现过。
还记得好几年前在台北故宫办过的莫奈大展吧?媒体的造势及动员,让台北故宫出现罕见的排队购票情况。这票可比进去看台北故宫国宝贵了好几倍,而展品呢?好像印象中的知名画作没来,倒是在礼品区人满为患。每位来参观的观众少则买张明信片,多则大包小包的把画册、丝巾、马克杯、手表、杯垫等艺术授权商品一网打尽。回去分送给亲朋好友,顺便显示自己在从事正当休闲活动。对的,我也买了纪念邮票…….。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直到展览最后一天,参观人潮依然将故宫挤得水泄不通。莫奈,从此在台湾成为一种时尚。那齐白石呢?他还是画虾的,历史课本上好像出现过。
艺术授权不是一个新的产业,不是在政府推动文化创意时才出现的产业。艺术授权早已存在于生活中,是一种时尚。用一个设计精美的齐白石茶杯喝杯好茶,和拿一个一样材质但上面没印上齐白石作品的杯子装同样的茶。有没有感觉前者的茶好喝些呢?是的,用美的营销所产生体验价值,已是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所有产业要突破创新,增加附加价值的一项必要工具了。“艺术授权”正是开启美的竞争力这把钥匙。
文化的优势是主观的,但文化推广成功与否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当我们一味地歌颂东方文化的神圣时,Disney已用花木兰的故事大发利市,当我们在质疑被星巴克体验入侵时,茶道在东京已成为一种时尚。我们并非没有资源,而是不懂得利用资源。故宫博物院的馆藏作品大多数是长年不见天日的。透过艺术授权能让更多好的作品,藉由茶杯、丝巾、领带、名片夹等各类艺术授权商品,甚至数字真迹复制作品,使得更多人了解并拥有故宫的作品。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比台北故宫每年多出32倍的收入,主要差别就是在于艺术授权商品的经营上。不仅是艺术单位需要艺术授权,所有产业都能利用艺术授权增加获利。荷兰银行能利用梵高的艺术授权产品作为其银行内外墙面装饰、信用卡图案、客户赠品,而在三个月内增加三倍的办卡量。我们难道不能利用故宫或其它东方艺术家作品增加各种产业产品的附加价值,让中国用 “美” 在市场上获得竞争力?
莫奈比齐白石画得好?至少我不这么认为。
[[left]][[image1]][[/left]] 【齐白石 虾蟹 水墨】
齐白石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是近代中国艺术奇葩,以绘画、篆刻、书法,以及本性跃然纸上的 题画诗,享誉当世。号「濒生」,又号「白石老人」。 就绘画来说其题材包罗万般,尤其花鸟草虫画,以 及虾蟹画,不仅独步当代,亦可谓前无古人,是唯 齐白石始有的绝妙艺术。
齐老画虾,被世人称为三绝之一(虾、蟹、雏),终其一生,画虾时间长达八十六年之久,简洁的处理方式,并将造型夸张,虾头愈大,省略头部前端的短须,长须出现细笔画法,而虾身愈瘦长,腹部小 脚紧贴身躯。彼此空间加大,赋予造型构成上的张 力,突显主题意趣。每只虾均完美无比,各个都是 典型的「白石虾」,各个大小比例相似,但脚钳动态不同,并彼此连贯,富有整体感。整个画面不画水,而虾蟹自得其乐,可谓达到老人「有法为无法」的妙处,好似他内在生命,平实无染,超脱尘俗的 写照!©2005Artke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left]][[image2]][[/left]] 【艺术授权 齐白石 虾蟹产品】
以画虾著称之「白石老人」,其作品印衬于象牙瓷器上,更加凸显虾蟹灵动之姿。每套产品附作品说明书卡,兼具感性及知性的教育意义,更加提升企业优质形象。© 2005 Artke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郭羿承先生,现任「artkey 艺术授权中心」CEO,艺奇艺术授权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自幼学习艺术,举办过五次个人画展,研修著作权法硕士课程,并取得MBA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艺术授权产业发展趋势》。1996年,郭羿承深觉艺术创作者与大众之间沟通管道欠缺,创立全球第一个以东方艺术授权为主轴的品牌「artkey 艺术授权中心」,以推广东方艺术至国际市场为目标。 郭羿承现担任台湾文建会网络学院讲师,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撰稿人等。目前每月来回于纽约、台北、北京、上海等地,常年受邀于各大知名企业及院校演讲,并担任国内外文化产业及授权产业论坛主讲人。擅长以生动的比喻,描述文化产业、版权产业及授权产业等理论架构,以亲身实践的市场经验为企业在品牌授权发展上提供实用的建议,为企业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若您对品牌授权有任何应用点子,欢迎您与作者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