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中国企业必须进行批判与再造

新闻背景:进入21世纪,企业再造运动已经成为蔚为壮观的企业战略整合活动,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创新潮流。根据十六大报告,“一切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国有企业如何再造成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

作为传统国有企业的一员,古井集团在该公司董事长王效金的带领下,自2002年开始,运用中国共产党优良的思想政治传统,并结合国外先进的“铁篦梳理”管理方法,探索出了一条中国企业思想营运之路,使机制、体制改革与思想革命互为促进,为搞好传统企业再造做出了有益尝试。

面对汪洋大海,已经没有石头可摸了

记者:王总,你好!古井的“批判与再造”活动虽已通过《人民日报》、《经济观察报》、《新浪网》等多家媒体作了报道,但在这里,我还是想请你给我们的读者简要介绍一下你组织开展古井“批判与再造”这场活动的缘由,好吗?

王效金:这里,我首先感谢媒体朋友对古井事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古井的“批判与再造”活动,缘于我2002年6月底在集团内刊《古井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在批判中求得新生》。在文章中我认为:古井现在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束缚,也有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影响,还有计划经济、传统文化带来的旧思想、老观念。上述问题只会使古井丧失创新的渴望和竞争的欲望,只会使古井产生一大批思想落后、行动迟缓的员工与企业管理者:有的古井员工依然沉浸于昔日辉煌中不能自拔,有的则对古井的未来悲观失望,等等这一系列有悖于市场经济的观念和行为,成为古井集团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我深深感觉到,古井员工身上所存在的这些同市场经济规律与企业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观念、旧行为,假若不及时清障,毋论再创辉煌,古井的未来生存都会成为问题!

记者:那么,古井就采取了批判与再造的方式来清理“路障”?

王效金:我们这场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心态,与时俱进,推动发展,是要坚决破除一切束缚古井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掉一切制约古井发展的方式方法,坚决清理一切影响古井发展的制度与规则。而这一切的关键又在于调整好员工的心态,使广大古井员工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看待人、对待事,毕竟心态决定一切,态度决定过程,过程决定结果。

大家都知道,心态的调整无非是两个层面的调整:一是内因,即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二是外因,即环境调节,使心态的调整有一个好的氛围。我认为古井的上上下下要真正地做到心态好,就必须既有自我调节,又有环境调节,只有当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时,才能真正地做到调整好心态。

所以,我们古井的“批判与再造”主要借用两种方式来剔除企业员工身上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旧思想、旧观念与旧行为习惯:一,利用内因,借用“铁篦梳理,自我批判”的方式,顾名思义即以“铁篦”梳理头部,刮掉头脑中的浮尘与谬误。每个古井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者,都要认真查找、梳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自我梳理、自我批判,并形成书面材料,公开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同时管理人员“级别”越高,梳理的要求就越严,我和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杨光远同志也不例外。二,利用外因,借用外力,通过群众评议——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与自我教育等方式来评定各人、各单位的梳理材料是否联系实际,是否全面到位,是否深入本质,群众不满意的要推倒重来,重新进行批判梳理,以帮促大家进一步深入发现与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达到自我对照、普遍教育,改进工作、改造自我,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当然,问题梳理出来了,整改是关键。一打纲领、一百页的梳理材料,不如一条具体的整改措施。古井在这场活动中,要求各单位、各人要以批判的精神,自我否定、自我改造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认真、深入地抓好自身的整改工作,并用“回头看”活动来检验各自的整改进度与效果。我认为,只有将思想整训活动与具体的工作相联系,切实把握好务虚与务实的辩证关系,把思想工作真正深入、融入到各项整改工作之中去,我们才不会重复犯过去的错误!

记者:王总,从你刚才的介绍中,我体会到古井的这场活动有两个渊源:一是运用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用“洗脑”的办法来清除旧东西,净化心灵;另一方面,借用国外先进企业的运作经验——“铁篦梳理”来反思和改进我们的工作,并使二者结合起来。我想,这样的方法运用于中国企业中,以实现其转型和再造,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王效金:确如所说,古井的“批判与再造”之所以震动大,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是做到了中外两个先进思想系统的对接与融合。

古井的“批判与再造”活动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系列、连续的活动,它有它内在的逻辑:从2002年起,是开展“在批判中求得新生”活动,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批判、再造,重塑古井员工新价值观;2003年的重点,是开展“批判与再造”回头看活动,检验各人、各单位一年来的整改情况及新价值观贯彻落实的情况,同时重点进行行为模式的批判、再造,提出了新的员工行为判定标准和对“国企之弊”的集中批判――批判和反对企业中的自由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错误。2004年,则是古井制度体系的批判与再造,是古井的制度再造年,也就是通过研讨和确立古井管理基本法,以推行“宪政”的方式来重新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规章,来内化、固化古井这两年所获得的新理念,使员工价值观、新的行为判定标准等这些“天上飘”的东西,落地,生根,开花,直至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

记者:可以看出,古井的这场活动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请问王总,那它有什么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吗?

王效金:古井的批判与再造,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它也不同于别的企业,如海尔的流程再造,而是一场从灵魂到肉体、从思想到行为、从个人到企业的全面的再造活动。这场活动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灵感一动,或者某个经济学家的思想体现。它是与古井集团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是由来已久、深思熟虑的产物,这在前面我已经作了简要阐释。

我认为,古井乃至中国所有的企业要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批判与再造是一条必经之路,是一条直通路,最近的路!要实现再造,必须首先完成批判,我们只有用批判(这个强烈而敏感的字眼)才能清除那些旧思想、旧观念、旧行为。因为现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原来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已经不适应当今形势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再是一汪浅水、一条小河了,我们面对的是汪洋大海,是巨大的深渊与沟壑!在这个汪洋大海、巨大的深渊与沟壑面前,能找着石头去摸吗?在浅水里你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在汪洋大海中,你能摸到石头吗?要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那么你面临的将会是灭顶之灾,将被大海所淹没、淹死,那种“摸着过”的传统做法已经不适应当今企业了。

所以,古井人要把自己的企业缔造成全新的企业,就必须有全新的思维。这就是我一再强调的为什么要批判、为什么要再造。我们现在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依靠系统的力量,依靠制度的力量,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造出一艘巨轮来,造出一艘航空母舰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漂洋过海,达到理想的彼岸。

企业“接班人”是培养出来的吗?

记者:王总,古井去年引进了职业管理者,在业界震动很大,今年在“回头看”期间又提出了破除用人上的封闭、狭隘问题。关于用人,你是如何看待和理解的?

王效金:当一个企业原有员工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以及市场竞争的意识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时候,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就a不得不考虑引进人才这个重要问题。要通过引进人才来激活这个群体。其实这也是一种哲学的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决定了我们在应对变化时,必须要更加开放,必须破除原来企业用人上的封闭意识和狭隘观念。古井要成为一个更大更强的公司,要想赢得百年的成功,用人上必须实现市场化、职业化、社会化;要在更大、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发现人才、选择人才,为我所用。可以说,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的职责,不在于培养人才,而在于发现人才。一个人才的培养,其实往往也只是在其岗位上根据他的能力发展所做的“再培养”。好的人才,更多的时候本来就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选拔出来的!从一百人中选拔的人才,与一千人、一万人中选拔出来的相比,肯定大有差距。在古井,广大员工就可以明显看到:古井销售总公司选拔的人才与招聘的职业管理者、本土化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选拔的人才是从古井的小圈子里选拔出来的,是从一百人,一千人中选拔出来的。而这些职业管理者、本土化战略人才是从一万人、十万人中选拔出来的。基础不一样,选拔的概率就不一样,选拔出来的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当然就有了很大差距。

记者:诚如王总所说,这些年我们的不少国有企业一直沿用“培养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的方法在培养人,可结果事与愿违,导致一些企业动荡不安,也使一些企业走向衰败、衰亡。我想,古井的这些用人理念会给我们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许多新的启示!

王效金:可以说,这种培养事业接班人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扩大的家族意识,是一种封建落后的观念!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国有企业与某些家族式企业是一样的,它只是放大的家族企业。在这点上,我们古井是深有体会的。过去古井在用人方面也走过一段弯路,十多年来总在强调用好土生土长的干部、用好古井人自己,“打虎还靠亲兄弟、上阵还是父子兵”等等,凭借这些落后的观念,使得古井过去在选人时显得十分封闭、狭隘,如在投资一个项目时,明明所需的一流人才不足,但还是启用内部的一些二流、三流人才来代替,结果导致了部分投资失误与失败。这个教训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沉痛的!所以我想,如果古井不改变这种观念,古井也会像某些家族式企业一样,成为业界中的一颗“流星”。

所幸的是,现在随着古井营销体制的深度改革与创新,古井对职业管理者的引进,我们已经打开了一个缺口。它不仅是一个用人上的缺口,更是一个思想观念的缺口,是传统、封闭制度上的一个缺口!唯有继续破除封闭,打破狭隘的观念,进一步全面开放,古井才能真正走向良性循环,彻底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开放,绝不仅仅是一种姿态

记者:王总,据我所知,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而你却在今年的古井“批判与再造”活动中,一再强调古井开放不够,是你“十八年来的最大失误”,这是为什么?

王效金:十八年来,我给古井留下了大量文章、讲话。这些文章和讲话,讲的最多的是“改革”,讲的最少的是“开放”。对于“改革”,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倡导,在反复地讲,反复地说,反复地探索与实践。但是同时,却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开放,短缺了企业发展的一条腿。由此我认为十八年来我在古井的最大失误,就是忽视开放,对开放着力不够。

对于这个问题,现在我是这样理解的:从系统论的角度讲,企业既是整个大市场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个自身相对独立的小系统,它在创业初期,由于其自身规模较小,抵抗外界压力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差,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因此它更多地把自己团聚起来、齐心协力、一致对外,强调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小系统而存在、活动与发展。此时的企业对外界的开放程度是有限的,企业只是把社会与市场当成发展的资源与对象而已。可一旦企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进入到稳定成长期,随着小系统逐步演变成较大的系统,企业的经营管理受外界影响的反作用力也会大大增强。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大资源、大流通、大市场的情况下,一个仅考虑自身因素、无视外界因素,视野狭隘、不具有开放意识的企业;一个信息沟通不顺畅、管理决策不民主,没有开放管理体制的企业,又如何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我优势,发挥自我优势而立于不败之地呢,又从何谈起获得可持续发展,把自己做成百年老店呢?

所以联系到古井,前些年我们围绕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搞了多次思想整风活动,制定了多元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实施了一系列的内部改革等。这些都是古井为了适应市场变化、赢得市场竞争而采取的“不自觉的开放”,或者说是一种潜在的开放、内部的开放,而没有做到更多的、自觉的对外开放,没有把古井进一步融入我国乃至世界的市场经济圈。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古井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带来了企业经营管理上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失误。

记者:那么王总,请问你以后又将如何带领员工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古井”呢?

王效金:由于开放不够,没有把企业自身逐渐演变和推进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古井这些年变得封闭、狭隘了,用人视野不宽,内部竞争机制不健全,法治化与规则、制度体系还很不完善,也没有很好地去建立一个开放的学习和创新机制,这导致了很多员工一直无法突破过去的成功思维定式,仍然固步自封,凭旧经验办事,按老办法处理人、处理事,甚至不懂装懂。这样不但难以胜任自身的岗位需要,还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

所以,围绕发展,要解决古井的开放问题,古井今后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首先必须破除思想观念上的封闭、狭隘问题。比如要对原来古井所提倡的“效忠精神”、“大家庭观念”等封闭落后意识进行批判,号召我们的员工要学习职业管理者的精神,学习他们视职业如生命,忠于职业而不是忠于某个企业、忠于某个单位的真正的敬业精神。

二、必须破除用人上的封闭、狭隘问题。只有拥有更加开放的思想、开放的心态,古井才能延揽四海人才,广招天下贤士,为我所用,未来的古井才会更富有生机、活力和竞争力。

三、要更加开放,古井必须切实营造出一个更加开放的机制,一个更加的体制和一个更加开放的企业制度体系。目前,古井的产权改革方案正在完善和制订中。但是同时,为了使今后的产权改革和制度再造能够顺利进行,目前我们紧迫的任务,是要为公司和所有员工重新确立一套新的行为判定标准体系,也就是说,要先确立一套先进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标准体系,然后才能谈得上具体的制度再造、企业再造,才能以更加开放的机制、更加开放的体制来保证一个“更加开放的古井”。

其实,真正的市场化与市场经济的规律,都内在地要求所有的企业必须开放,完全开放。市场化与更加开放是一个同义词。那么,一个先进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标准体系是什么样的呢?

在古井今年的职代会上,我提出了“人人都为自己的合理利益而努力工作,人人都为自己的合理利益而诚信劳动,人人都为自己的合理利益而行使监督权和约束权”这个古井员工行为的统一标准。目的就是要求今后古井要以此作为修订管理制度的基础,在企业内部大力营造宽松氛围,打造一个开放的内部管理体系,极大调动员工诚信劳动、努力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反过来,一个企业只有通过建立一套适应自己未来发展的新的行为判定标准体系,才能进一步内化、固化员工价值观,并以此作为最终衡量标准,才能形成一套先进的企业制度体系与良好的支持系统,来有力引导、激励和约束广大员工的日常行为,从而通过全面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来真正改造员工,再造企业!今后,古井大多数人的行为标准就是为自己的合理利益而努力工作、诚信劳动,要满足于他们的基本需求。

因此对古井来说,开放,绝不仅是一种姿态与态度,更是一种气魄,一种方法,一种理念与制度!

告别虚幻,走下圣坛,回归本原

记者:可以看出,当前古井提出行为判定标准的问题,是以“合理利益”来衡量一切,来判定行为的是非、善恶。它承认了,人对于合理利益的追求是符合人性的,也是其生存的基本保障,鼓励大家可以为了自己的合理利益而努力奋斗。

王效金:你讲得很好。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可能在过去,我们会说是为了革命而工作,是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我认为,为了革命而工作,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是我们的最高行为标准。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呢?我认为最基本的有两点:一是我们的“胃动力”。因为通过工作我们可以获得报酬,可以生存下去,否则你就会饿死,生存不下去,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言不及利是虚伪的,也是不可能的;二是我们要为了快乐而工作。作为一个人不能只是饱食终日,还要有生活中的乐趣,要有价值的体现,那么你就应该为了快乐而工作,这也就是古井一再倡导的“简单而快乐的工作”。为什么说这两点是最根本的呢?就是因为如果我们有了生存这种保障,同时为了快乐而去努力工作,那么我们对社会也将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社会和企业也会给我们提供一定的保障。我认为,从这两点来理解就是最基本的人性。

在古井的这次活动中,我时常说这样一段话来阐释古井员工的新行为判定标准:在战争年代,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手举炸药包炸碉堡,我们应该讴歌,应该赞美,应该对他们的英雄行为表示崇高的敬意!但是,我们也不必要求所有的战士都这样做,对没有这样做的战士去拷打他们的灵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对那些不计名利,不计报酬,敬业奉献的模范人物也应该去讴歌、去赞美,保持对他们的崇高敬意,但是也不必对那些为自己的合理私利而工作、而劳动的人予以排斥,甚至去拷打他们的灵魂!我们应该从制度上、从规则上来鼓励大家都为自己的合理利益而努力工作、诚信劳动,都为自己的合理利益去行使监督权和约束权。我想,这样更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思想,更符合当今的国情。

所以说,古井提出“三个人人”行为标准正是基于对人性的理解,对人力资源的尊重,从根本上找到了发挥员工聪明才智的催化剂与原动力,这也应当成为每个古井人行为的基本的、最低的判定标准。我想,也只有这样,古井才能彻底地告别虚幻,告别神话,从虚无缥缈中走出来,从圣坛上走下来。我们才能踏在一块更加坚实的土地上,扎扎实实,稳步建设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园。

记者:王总,从你刚才的阐释中,我开始感到古井“三个人人”的行为判定标准确是很新鲜,很正确,很有现实意义的!我认为,这样的行为判定标准不仅适合于企业员工,也适合于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哪怕是个体小商贩,大家都可以把这个作为自己基本的职业准则。

王效金:不错,我们的员工通过讨论也认为,这个新的行为判定标准是有普遍适用性的!进一步来具体理解这“三个人人”的较深含义,我们可以看到:“努力工作”是对我们工作状态的要求,它要求我们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有颗上进心,要经常给自己加压,树立危机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同时要有开放的竞争意识,要把自己当作市场竞争的第一要素,务必使同样的一项工作比同行业其他厂家产生出更多的附加值,能为企业提供超越其他对手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我加压、自我突破、自我超越,才能通过个人有创造性、有高附加值的工作来获得自己最大的合理利益,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诚信劳动”是个人获得合理利益的基础与过程。“企业是老实人的天下,是诚信者的居所”,一个人光有一种上进的状态还是不够的,只有真正弯下腰来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不搞花架子,才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为自己带来利益、带来成功!所以,我在定这三句话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人人都为自己的合理利益而努力工作”。这是对工作状态的要求。但努力工作的人不一定就是一个诚信劳动的人,所以又用第二句话来递进,“人人都为自己的合理利益而诚信劳动”。比如说,有人搞假冒伪劣,他也非常辛苦,非常努力,但他是不诚信的。这两句话,一个是要求我们的员工要有一个努力工作的工作状态,一个是要求有一个诚信的劳动作为保障,只有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正确的行为判定标准。但是,仅仅这样还是不完整的。

“为自己的合理利益而行使监督权和约束权”,是确保个人、团体共同受益的一个外部必要保证。为了保障自己的合理利益不受侵害而去监督别人,防止别人有损公肥私、投机取巧、违法乱纪等不良行为,同时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权力,不使个人做出伤害集体和他人合理利益的事情。这种融监督与约束为一体的行为,其实就是员工这个“利益主体”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的体现,它促使我们的广大员工都能主动来关心企业的经营行为,并以此充分调动员工诚信劳动、努力工作、严格监督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由此可以看出,为了获取合理利益,个人努力工作是前提,诚信劳动是基础与过程,行使监督权与约束权是必要的保证。以上三者,充分体现了自我调整与环境调整的统一,责任、权力与利益的统一,态度、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只有民主,才是改革与开放的最大保证

记者:王总,你在古井一直倡导“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有民主氛围、法治精神和市场机制,特别是要有民主决策的保证,这些同你前面强调的开放意识,有什么样的关系?

王效金:近年来我一直在提古井的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实际上要达到民主化,开放的心胸、开放的制度是一个必要前提,没有开放,民主将是一句空话。民主本身就是一种内部的开放,而开放就是一种对外的民主。所以另一方面,要保证和推动古井的进一步开放,民主又是一个重要根本。因为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人员增多,体系愈发复杂化,个人决策需要逐步向集体决策过渡;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的需求也由单纯的物质需求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要进一步地提高企业效率和运行的可靠性,进一步实行开放式的企业经营管理,民主已是势在必行。

记者:那古井现在及以后,在民主管理上又有什么新举措?

王效金:此次古井“批判与再造”回头看活动中的群众评议工作、对管理人员的考核鉴定工作,就特别设定了一个申诉、上诉的程序,并把群众的评议与上级管理者的考核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即是发扬企业民主、营造古井团队意识、增强团队氛围的重要方面,是一个全新的开端。今后我们还将更加深入地实施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通过建立一个开放的内部体系,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经营管理,使民主、开放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要通过企业改制,使我们的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努力建立和实施一套合理的监督约束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中高层管理人员民主作风的培养与塑造,在公司范围内形成一种“上下齐动,良性互动”的民主氛围。

实施“宪政”,推进企业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

记者:关于当今中国企业文化,有两种现象:一是企业的理念很时髦、很先进,“在天上飘”,但员工的行为“在地上爬”,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造成文化虚脱症。二是员工“心理契约”的天然缺失,导致企业制度成本高、管控复杂而无效。其根源在于企业文化没有落地,仅停留在时髦的口号与词汇上,企业文化缺乏内在的推进机制与支持系统。王总,你们是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的?

王效金:你的分析很透彻。老实说,中国企业文化与先进国家的企业文化相比,确实多数还停留在一些口号、理念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而他们的企业文化已经固化到制度上、规则上。

好的制度的作用是无穷的。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成好人,而坏的制度却能使好人变成坏人!制度的作用是带有根本性的,制度的创新意义重大。中国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探求救国之路,从道德救治到“船坚炮利”,再到维新变法,孙中山革命,最终是走向了制度的颠覆与创新,走向了共和时代!这段历史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同时也说明了,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企业,仅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方法和“船坚炮利”,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这只解决了“表”,而没有从“本”上进行彻底解决,这个“本”就是一切先进的制度和先进的理念!

因此,可以这么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就是我们过分强调引进管理方法和技术,而忽略了引进先进制度等根本性的东西。

记者:王总,你这里的意思是说,以制度、规则的形式来体现古井的新理念,固化新型的企业文化,使原本在“天上飘”的东西“平稳落地”?

王效金:对,就是要这样。我大致的设想,是用明年一年的时间,来完成古井的制度体系再造。今年先用半年的时间,集中人员与精力全面清理过去的一切制度与规则。明年则要在充分讨论、修订、完善的基础上,颁布一部古井管理基本法,也就是“古井宪法”,全面推进企业的“宪政”与法治化进程,使前两年思想与行为的批判、梳理完全“落地”,内化固化价值观与新的理念,使它不再是一个漂亮的口号、一个时髦的词汇,而是转化成具体的规章制度,化成一种行动的力量,依法治企,营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企业环境。总的要求,是不喊口号,不搞繁杂,要力求简单、务实,把说与做完整地结合起来,以此来保证全体员工简单生活、快乐工作的人生要求。

我想,只有制订出一部符合人性、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体现经济学原理的好制度,才是未来古井制胜的根本。当古井全部的制度、规则体系,已经把我们的理想、理念、人生追求等完整体现,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性执行,日渐形成一种习惯力量之时,我们的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建设就日殝完善,企业的再造就基本完成了。

剪掉了辫子,并不就是真正的革命党

记者:据我所知,关于改造企业、改造自身的实践,古井这些年来一直都在搞。譬如1995年提出“五个失误”,1996年“做合格古井人”大讨论,及2000年“我们都是商人”活动,2001年机构、人员、薪酬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对此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那么现在,你是如何评价这些活动的呢?

王效金:看来,你对古井是做了一番了解的。我认为,一个社会最可怕的是什么?最可怕的是传统观念,传统势力。如果传统观念不能突破,传统的势力不能打破,任何社会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任何企业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不可能取得长足发展。古井步入市场多年,虽说已经“剪掉了辫子”,但“剪掉了辫子,并不就是真正的革命党”――古井算是真正适应市场,真正成了市场竞争的主体吗?应该说还不是的。我们的思维、观念、行为、方法,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还缺乏真正现代“商人”的意识、思想、行为和方法。

譬如在今年活动中我们开展的反对“三个主义”的问题,即反对自由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这些错误原本是传统体制、传统文化的一种痼疾,然而如果不下大力气加以清除的话,我们的新制度、新理念、新文化就无法立足,无法巩固与发扬。

在批判中我们认识到,自由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都是一种扭曲变形的权力,是一种变了味的权力意识。过去我们国家是一个以政治为主导型的社会,所有的社会生活都是单纯地依靠政治权威来治理和管理,过分地信奉、尊崇权力,这样也就造成了大家都把自己仅仅当作了一个权力的主体,一个国家人,用劳动者“权力主体”的概念弱化了其“利益主体”的本质,不能把由职业和职责而带来的权力、利益和义务、责任很好地统一起来,只看到了权力,只愿享受利益,而不愿也不想负起责任,履行义务。正是这样的一个特定环境,给那些“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及自由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提供了孕育和发展的温床。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官本位思想是我们塑造“商人意识”的最大障碍。“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思想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如果我们不全力破除,那么不管我们播下的是什么样的种子,长出来的都是权力意识非常浓厚、官本位思想非常重的权力占有者。看看我们身边的社会,不论职务高低,岗位不同,很多人都是把自己的职业、身上的职责当成一种特权和权位,一种扭曲的为自己谋取不合理利益的手段。对这些人来说,他们会不顾原则规章,不按市场诚信法则,对工作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或者,只要你有求于他的,他就可以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设租”、“寻租”,给你使绊子,找麻烦;也有的,故意耍威风,摆架子,显示自己的能耐,让你在找他协调工作、办事的时候是有苦说不出,奈何不得!

再加上中国社会是一个重道德、轻规则、轻制度的社会,它要求人们的道德要高尚,而不注重用制度或规则去约束人。由于重道德、重伦理,导致了人与人之间过分讲究关系,突出情治,弱化法治,管理上存在软化和随意现象。因为过分突出“好人政治”,突出“圣贤楷模”,不重视法治与规则,过分的强调“情治”加“严治”,容易造成管理上的人为弹性,出现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最终导致管理上的自由主义,工作执行不到位。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温文尔雅的改革”能奏效吗?不进行彻底的批判与再造,我们能顺利走向现代化,走向与全球经济相接轨吗?

所以我希望,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古井员工要把“批判与再造”活动当作日常的工作、日常的行为习惯来坚持下去,不断梳理自己、审视自己、检讨自己,不断地进行“洗脑”,使之真正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实现再造,必须进行彻底的批判

记者:王总,你在今年回答一位记者采访时,认为古井前几年的改造、调整的活动,限于当时的时空条件和认知水平,都没有这次“批判与再造”活动来得猛烈,来得彻底。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王效金:“在中国,挪动一张桌子都是要流血的”,鲁迅先生说过的这句话对我一直触动很大。它告诉我在中国的企业里,实施每一项改革,取得每一点进步都是很艰难,都是要付出代价的!2002年5月,在活动开始之前,我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彻底反思了古井以前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最后得出结论,古井再也不能开展那种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改革了,古井的这次再造必须首先要完成批判,只有用“破坏性、再造性”的批判才能清除那些旧思想、旧观念、旧行为!一个人、一个企业,要敢于置于“死地”而后生!没有旧的死去,新的就难以再生;没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旧有的习惯势力还随时会把自己拖回去;新生不彻底,残余迟早还会卷土重来。什么时候新的理念、新的信念,新的价值观与新的行为判定标准,完全渗透进了我们的血液、骨髓与灵魂,出手投足皆自然,那时我们内心的痛苦才会消失,新的生命才会顺利进入成长期。

我认为,对于古井的这次活动来说,若没有挖骨去瘤的勇气与毅力,不但不能再造一个新古井,反而会大伤古井元气;惟有彻底批判,才会有否定之否定后的发展。

记者:可以看出,王总你对这次活动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给自己没有留有后路,更不畏惧艰险,用你的话来说,就是要带领古井人通过“批判与再造”来实现古井的现代化,实现古井的第三次创业。那你现在对活动的整体评价是什么?

王效金:古井的批判与再造,在今年5月份我作了个评价,就是毁誉各半,赢和输各占一半,现在我再次作个评价,就是四六开,赢的可能性是60%,输的可能性只有40%。但是,古井的“批判与再造”可能在我和杨光远同志(古井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的领导下,不一定能做成功,那么未来谁出任这个公司的最高领导,也必将会继续采用这个方法,因为这条路子绝对是正确的。如果你要问我的决心有多大,那么引用我在《古井新年文告》中的话,就是――我渴望伟大的成功,但从不畏惧伟大的失败,假若需要我在可能的微小成功或可能的伟大失败面前作出选择,我宁肯选择伟大的失败!

没有批判与再造,就没有基业长青

记者:请问你刚才说的“伟大成功”,具体是指什么?

王效金:我所渴望的伟大成功,也就是我们全体古井人共同的理想与梦想:打造古井百年老店,推动古井持续发展!但要实现这一切,的确是很难。因为中国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两大怪圈,这两大怪圈严重制约着我们企业的发展,并且一直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一是“轮回”的怪圈。中国的企业大都是三、五年一个轮回,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前仆后继、赴汤蹈火,但都难做到基业常青。这就像我在《古井新年文告》中写的一句话:当今中国企业三、五年的成功并不难,难的是像可口可乐那样保持百年的成功。大家都跳不出这个“轮回”的怪圈。当然,古井也是在这个怪圈中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并且一直在摸索、探索中前行。二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怪圈。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阶段,一个企业的命运往往维系在一、两个人或几个人身上。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制约着我们古井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企业要摆脱这样一种怪圈,就必须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形成一种系统的支撑力量,才能避免个人英雄主义时代的再次发生。

古井在这两年搞学习、搞批判、搞教育,正是我们在开始陷入这两个怪圈之后的深入思考。我们开展这些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古井能够摆脱历史的怪圈,跳出企业的轮回,做到基业长青,健康、持续地发展。说到底就是希望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我王效金总有一天会退下去,我不能让大家担心,王效金不在古井,古井就会垮台。一旦古井制度再造完成,古井离开我,也会在制度的框架内健康发展,成就百年企业的梦想!

记者:王总,以上你所列举的中国企业“两大怪圈”现象,也正好应验了你原来的一句话:“一个企业的成功,一次可能出于偶然,二次属于实然,三次才是必然”。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和一个产品成功的企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产品成功的企业往往是短命的,而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它标志着这个企业更加成熟、更加健康,拥有蓬勃的活力与过硬的市场竞争力,能够长久地生存与发展下去。

王效金:对。从某种程度上说,古井二次创业的成功,就是产品上的成功型企业,是靠一个名酒而发展起来的企业。客观地说,我们的这个成功还缺乏基础,是当年凭借企业家的胆略和敏锐,抓住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机遇、某个空缺、某个项目、某种稀缺资源,使企业迅速做大!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成功并不等于企业真正的成功,更谈不上企业的持续成功!所以说,如果我们古井人自己不能在“卖酒”之余苦练内功,不能否定自己、突破自我,突破已有的成功的话;不能善于发现危机,并迅速采取措施,使自己的思想理念、经营行为及时跟上时代与市场,与时俱进的话;那么,在这个速度大于一切的新经济时代,我们过去的成功只会导致今后的失败,导致自己打垮自己!

古井的这次“批判与再造”活动,就是想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整训活动,使我们的员工能站在事业发展的高度,站在“与企业同成长、共发展”的角度,从思想建设入手,从梳理与批判入手,切实调整心态、激发工作热情,改进工作方法与行为方式,从而达到古井团队思想理念的高度统一,行为方式的高度统一,形成一股新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改制、第三次创业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固地建设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多次说过,一个成功者的失败,都源于他曾经的成功!成功者的持续成功,只来自于成功者对自己的不断批判性超越!唯有不断否定自己、超越自己,才能突破自我,突破已有的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所以,我坚信,中国所有的企业包括古井都必须通过批判与再造,通过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轨道,才能成功建成现代企业制度,成功走向现代市场文明,真正做到基业常青――这,是一条艰难之路;这,更是一条必经之路,是通向未来,通向现代化的直通路,是最近的路!

记者:我们衷心祝愿,古井的批判与再造能够顺利实现,中国企业的批判与再造能够尽快进入正轨。

王效金:谢谢。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