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在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毛利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主营业务的税金和附加,就是利润表中的三项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1)营业费用跟行业形态有关
营业费用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即销售费用,只是可控成本中的一部分。贸易型公司的可控成本是营业成本,因此需要强化管理营业费用,甚至要强化到业务单位和个人身上。营业费用跟整个行业经营的形态有关。来料加工的企业营业费用很少,而营销型企业的营业费用则很高。
(2)管理费用与企业发展阶段有关
管理费用与企业发展阶段有关。比如,有些外资企业刚进入中国时,因为外籍高层管理人员比较多,支付的费用较高,所以企业的管理费用成本会很高。还有一种情况是,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后,管理费用随着管理的跨度和难度的增加,直接表现为管理费用成倍上升。
(3)财务费用与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风险联系在一起
财务费用跟企业在每个阶段的融资风险是联系在一起的。产生融资行为,所以财务费用就会发生,这里就产生了财务风险。
4.利润表的解读公式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三项费用构成了企业经营的总成本。扣除这部分费用后,即得到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再加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就构成了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就构成了净利润。
我们看企业,要学会看它的利润来源。通过分析利润表,就可以分析出企业的利润来源。
案例
东北某上市公司请财务顾问分析公司的报表。顾问发现,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是800万元,而净利润却高达10 900万元。问题在哪里呢?其问题在于,该公司的主营业务赢利能力很弱,主要就靠投资收益来提高企业的整体利润。
有一些上市公司,如果发生营业利润不足的情况,就利用关联交易来提高利润。C为一家上市公司,该公司本年度利润不高,于是就到各地圈地,通过土地评估,获取额外投资收益。再不够,再评估一下,投资收益就靠评估评出来了。
虽然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净利润,但如果企业的管理者不知道收入的来龙去脉,就无法获得长久的利润源支持。
智慧棒
分析企业赢利能力的方法如下:
第一,看它的净利润,看它的净利润是从哪里来的,主营业务利润是否是它的总利润的主要来源;
第二,看它支撑主营利润的项目规模在中国或者在国际上是否名列前茅,是否具有竞争力。
(二)利润表分析
1.利润的来源结构
利润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销售收入的增加,二是费用成本的下降。
(1)销售收入的增加
销售收入是销量和售价的结合。当销售收入为一定时,同一类型的企业也会产生不同的净利润,这就是与每个企业自身的费用控制能力相关,进而与每个企业的管理能力密切相关。
(2)成本控制
控制成本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成本,即内部的加工成本;一是经营成本,即外部的沟通成本。这两部分构成了总成本。所以,成本的控制力非常重要。
2.利润表所反映的问题
从利润表上,可以反映出以下四个问题:
(1)衡量经营成果
利润表可以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月度利润和年度利润。我们看利润的时候还要衡量它的未来发展趋势,不要用短期检验成绩的方式来衡量一个长跑运动员的成绩。
(2)评估经营风险
企业利润的构成可借以评估其经营风险。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利润,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最关键。企业对外投资风险较大,其收益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营业外收入是偶然利得,不能依靠其来增加利润。如果企业的整体利润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由于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风险较大。
(3)衡量企业是否依法纳税
利润表可以衡量企业是否依法纳税,这与企业的发展周期有一定的关系。
(4)考察企业获利能力的趋势
当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开始下滑、整个净利润开始往下降的时候,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注意。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所以,你要依据利润表来判断企业获利的能力以及未来的趋势。
3.会计利润与经济收益
案例
X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第一,年初用现款购进了存货10 000件,每件10元;
第二,6月30日销售存货6 000件,每件售价14元,同时以每件11元的价格购进相同的存货4 000件;
第三,12月30日销售年初存货3 000件,每件售价15元,同时,存货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5元;
第四,公司本年度的工资等管理费用20 000元。
以会计利润方式核算销售成本:
6月30日销售成本:6 000件×10元/件=60 000元
12月30日销售成本:3 000件×105元/件=31 500元
合计:销售成本=60 000+31 500=91 500(元)
以经济收益方法计算销售成本:
6月30日销售成本:6 000件×11元/件=66 000元
12月30日销售成本:3 000件×115元/件=34 500元
合计:销售成本=66 000+34 500=100 500(元)
表2-4X公司的会计利润与经济收益
单位:元
内容会计利润经济收益
销售收入129 000129 000
减:销售成本91 500100 500
管理费用20 00020 000
净利润17 5008 500
从表2-4可以看出,该企业的净利润可以达到17 500元,但是经济收益却只有8 500元。原因在于,会计利润是按照加减平均法计算销售的产品成本,而经济收益是按当期的存货价格来结转。
吉林安林造纸公司发现其所用原材料木浆价格不断上涨。木浆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是3 400元/吨,今年已经涨到了每吨8 400元。如果一个企业在去年的存货多100吨,那么相应的利润就增加,因为原来的存货大大拉低了现有成本。如果以现行价格买进该笔存货,企业的利润就会大大减少。企业账面利润是会计核算利润,但这笔会计核算利润并非真正的经济收益。
智慧棒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需要用现有价格来核算进货成本,以正确判断企业赢利的能力,判断发展趋势,调整经营的策略。这种经济收益在会计利润表上是无法体现的。
五、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关系
从上表看,企业2005年年末资产为16 900万元,负债为6 235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0 665万元。
能够直接体现一年努力的是损益表。损益表中,收入减去费用等于9 965万元,其中股利为7 225万元。所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一定会让总资产增加。但是,总资产增加,不一定是所有者权益增加。当然,还有一种情形,将所有利润全部派分给股东,或者将利润归还负债,这又可能导致下一年度的资产下降。
案例
武汉天星机械公司2005年底总资产为28 000万元,2006年底总资产为35 800万元,总资产净增了7 800万元。但我们要注意,天星公司所有者权益2006年度净增1 400万元,负债则净增了6 400万元。净负债的增加也意味着财务风险的提高。
自我发问
1.负债表与利润表在体现企业经营决策上有何不同?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2.公司总资产增加可能涉及的项目是什么?
3.债权人对公司资产的权利是什么?
术语解析
资产:是指资产的所有权已经界定,其所有者通过在一定时期内对它们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处置,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那部分资产。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它的主要特征:第一,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发生的现时义务;第二,是一项强制的义务;第三,通常需要在未来某一特定日用资产或劳务来偿付。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
会计利润:这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结果。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