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红”,看到韩国化妆品品牌“谜尚”一款昵称“红BB”的BB霜的广告标题时,不禁会心一笑。
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有部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其名便是《我的名字叫红》。我两年前给自己的《公益之痒——商业社会中如何做公益》一书取名时最初曾想借用这一名称,以表达我对这个社会的一颗“红心”;后来为免攀附之嫌,只好忍痛割爱。
如今看到有人以广告的方式,用自己所喜好的书名进行产品营销,颇有一种茫茫人海中遇到同好的感觉,对这样的广告主也多了几分敬意——这广告不仅是单纯玩文艺那么简单,产品卖点与名著的名称融合得十分贴切,同时也能在众多的同类广告中跳脱开来,抓住人们的视线。创作人将生命中触动自我心灵的文艺元素,融入到世俗的商业性广告中,妙手嫁接正显出有趣与用心。
在电影院中等待《碟中谍4》开映,照例要熬过例牌菜似的一串商业广告,但一家房地产公司“拯救你的文艺气质”的广告却击中我大脑中的“软区域”。这家地产公司的楼盘一直以小资、文艺青年为目标,我向来觉其广告诉求意淫成分过重,而如今该公司大声宣告要拯救文艺气质却觉得有恰逢其时之感。
人们的文艺气质确实需要到了该拯救的时候。这些时日,文艺不再像以前那般让人觉着另类、各色,也不只是小部分人自我标榜的标签。文艺开始返潮,虽然不像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流行时那般兴盛,但也呈现出声势浩大的局面。
当然,如果用“文艺复兴”这般在史上用于宏大叙事的词汇,显然有些大而无当,若说“文艺在复兴”也不为过。有段时间,一个有着一手好文笔、文艺范儿十足的“性工作者”若小安,在微博上颇为风靡。后来证实不过是一个爷们冒充的“虚拟人物”,但此事也正好说明“文艺”这玩意还是很有号召力的。功利思维主导的潮流之下,很多人对于世间的麻木与冰冷越来越难以忍受,也很希望文艺能为这世间带来些许亮色。
约六十年前,一美国男子为其创办的杂志写下这样一段发刊词:“我们应该享受这样的生活:在自家公寓中,调上一杯鸡尾酒,准备两份开胃小吃,唱机里放上一段背景音乐,邀请一位红粉佳人,静静地谈论毕加索、尼采、爵士乐,还有性。”这个对毕加索、尼采如此着迷的人就是如今虽年过80,还日啖伟哥一两颗、怀抱美女五六个的《花花公子》创始人休·海夫纳。
世人总以为《花花公子》不过是一份低俗的情色刊物而已。“我们买《花花公子》,是为了读里面的文章。”这是美国男人间流传的笑话,但也不完全是戏语。《花花公子》能在竞争激烈的成人刊物市场立住脚,不是简单地靠一帮胸大无脑的裸模帮补版面就行;殊不知,该杂志长期刊登海明威、博尔赫斯、纳博科夫等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作家的重要作品,还拥有一流的深度访谈:从菲德尔·卡斯特罗、阿拉法特、马丁·路德·金等政治人物,到麦克卢汉、霍金等学者,至约翰·列侬等不计其数的明星,“花花公子访谈”几乎囊括所有热点人物,其访谈方法和经典访谈常被当作教科书使用。
传言国内著名作家王朔还曾将《玩的就是心跳》段落投稿过去,但因涉及乱伦“太黄”而惨遭退稿——所以不管你愿不愿信,相比起如今很多的企业家甚至传媒人,海夫纳还真像个有追求的文艺青年;只不过人家玩文化可不像咱们这样一本正经深沉的很。《花花公子》“以色情养文学、以文学升华色情”的商业模式可谓独步天下,无人能及,因而能在众多模仿它的色情刊物一拨拨倒下去之后,仍能笑傲天下。
色情领域尚且能够如此,若能将文艺和世俗眼中本来就正经的事业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自然应释放不一般的力量。
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文字:
心灵画外音:几乎要破youtube点阅记录的苏格兰美声大婶,在英国版星光大道上一鸣惊人的,就是《悲惨世界》里的“我曾有梦”(I dreamed a dream)。这首歌忠实传达了雨果原著里的辛酸,控诉活在不公不义、人性黑暗的社会,是多么的悲哀。吊诡的是,它的曲调又美到让人忘记那个悲哀,兀自心碎地怀抱梦想。这梦想带给人们免疫的力量,好像有了一颗明亮的心,就可以大口呼吸,抗拒任何的凄风苦雨或是病毒感染!
这不是文艺宣传,而是一个专业美容品牌产品开发的灵感之源。台湾的芳香品牌肯园因此开发出《悲惨世界》SPA级奢华保养院用套组,其功效“可安抚悲观压抑、不吐不快或是困顿中失望无助的心理状态,使人重燃希望与信心,更加坚强振作,勇气倍增!”
肯园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最广博的态度看待、诠释芳香疗法,跳脱狭隘的产品思维,为芳香疗法注入“文学”、“音乐”、“艺术”等元素,因此奠定其在亚洲地区超凡的专业地位。其神话系列产品有精卫、 酒神,芳香乐府系列有悲惨世界、卡门、费加罗的婚礼、歌剧魅影、蝴蝶夫人、魔笛,都是用文艺领域中的经典元素与作品命名,在高度同质化的化妆品市场可谓独树一帜。肯园与金马奖音乐人李芸携手为其美容疗程打造的《鹿女——永恒的的追寻》音乐专辑还入围2008年度台湾金曲奖提名。
《全新思维》的作者丹尼尔·平克认为,“由于物质丰富,商人意识到在现实过度饱和的市场中要使自己的商品和服务与众不同的办法,唯有使商品和服务漂亮而有吸引力,能唤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所以,艺术家的高概念能力就比学商科的学生所有的简单左脑技能都值钱。”在我们这个世界,如今很多名人140字的微博,都得靠剪辑、抄袭、拼凑来博转发,似乎越发没趣味了。文艺不得不复兴,文艺男青年、文艺女青年开始在网上搔首弄姿,一点都不遮掩,一点都不羞涩,一时蔚为大观,自然可以理解。
正如丹尼尔·平克所指出的,意义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中心;但探寻意义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商业世界,单纯的产品和技术并不能满足到人们丰富的心理需求。对于企业而言,若能以文艺的手段为产品赋予生活,并与消费者一同探寻意义,自然会获得超越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