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企业90%的资源来自借力经营

荀子有言: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又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所谓善假于物,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整合资源、利用资源的能力。企业经营不是引“无源之水”,栽“无本之木”。每一个企业领导者,都必然有其“借力”的条件,也就是其凭依的资源。说到底,资源整合就是借力统驭,善用彼此资源,创造共同利益。

领导者就是整合者,最好的领导者就是最好的整合者,企业90%资源来自于整合。评价一个领导者的素质如何,只需看一下其建立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就可以知道。

1、借力经营:可以租赁,何必拥有?

借力经营和自力更生,在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两者都是要争取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来发展企业,都可收到增强实力、大长志气的乐观效果。只不过两者的表现形式不一样,表现在对外、对内的各种关系的处理上。

借力整合首先分析我有什么、我缺什么,把我有的资源利益最大化,把我缺的资源用我有的资源去换或者低成本买回来。把我的资源与你共享,把你多赚的钱分一点给我;把你的资源与我共享,把我多赚的钱分一点给你。说到底,整合就是借力,善用彼此资源,创造共同利益。

因此,资源整合的关键是不为我有,借为我用。

“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鸡下蛋”、“借壳上市”是多年来国内许多企业成功经验的形象比喻。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靠单枪匹马独闯天下是难以成功的,“借力生财”、“借势经营”才是企业迈向成功的捷径。企业要善于借用资源经营,借资金、借技术、借人才,能为自己所用的东西都“整合”来。你所缺的,这个世界都有。只要学会资源整合,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你的+我的=我们的。

【案例】

潘石屹经营的SOHO中国堪称借力整合的成功典范。一个仅有200多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一年却创造了数百亿的销售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0倍,人均利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这主要得益于潘石屹从一开始就注意培育以灵活的资源整合为主导的特有经营模式。潘石屹认为,他理想中的公司是“无债务、无土地储备、无固定资产”的三无公司,他希望自己的公司像液体或气体一样,随需而变。他认为房地产公司最适合做“气态”公司,找世界上最好的设计师、最廉价踏实的建设者、最适合的原材料、加工成某一人群的房子,找最好的推广公司,赚取最大的利润。

因此,评判一个企业的实力,不在于其拥有或占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企业是否拥有文化软实力,能随时随地随需按照自己的理念借力整合。

借力经营注重对资源的利用,而不是控制资源,其显著特点之一是相关企业仍保持独立法人地位。它是一种超常规的经营战略,它追求的是尽量弱化实体组织结构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达到全方位“借力造势”的目的。从这个角度看,尽管企业没有太多资金购买资源,但却能使用其所需。因此,借力经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杠杆作用。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