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中国企业战略路线图》后记:一个人的思想

  我们写作,或者出版成书,感觉如“用双手抚摸我们实在的或潜在的骨灰盒”。布罗茨基这么形容:通常是,作者本人早已变成了一抔尘土,书籍还披着尘土站在书架上。

  对于一个孤独的人而言,写作还是一种排解情绪的方式。在没有更好的对话人之前,写作是一种自己给自己说的方式,通过出版自己的言论,孤独或许要好受得多。

  对于这个世界的喧嚣,保持内心独立的方式是倾听心灵的呼唤,用最细致的手法尽量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希望别人能够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什么?

  什么是思想?很多人问我,从系统论的角度上来说,思想是要反映这种系统性的,所以说,最简单的说法是,思想是系统中要素之间的联系,谁看到了这种联系,谁就是思想者。

  这个世界在各种关系中,有三种反映思想的关系:双边关系、多边关系和系统关系。所以,这个世界的很多思想中,都基本上是反映这三个方面的联系的,我在管理学的很多思考也都是这三个方面的产物。

  西方思想是注重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的,这与他们喜欢和习惯逻辑思维有关,比如我们已经把它当作常识的4P理论,就是个关键要素的组合思想,最多是属于双边和多边思想的部分,而中国人习惯系统思维,我们发明了8卦,而且知道了其中各个方面的关系。

  最近有个调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看一幅有个虎的画的时候表现出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说中国人喜欢看整体,而西方人喜欢看主体,就是说西方人看这个画的时候,主要是看画中的老虎,而中国人则是看老虎与周围的环境关系。

  我的思想是在整体中去把握主体性的特征,在哲学的思考中就是找出完整性和跳跃性的二个相联系的方面。在这样的逻辑下,一个人的思想可以和未来相连。

  我是最早系统地希望研究人的思维逻辑的,我做了总结,说人的思维有15种主要的线路,也就是逻辑,这种最深层次的线路图使整个人的文化轨迹有了一个很抽象的描述,谁说像辨证的思维在我们人的思考中不是一个最根本的模式呢?

  对于战略的理解,现代人是说的多,但真正的能够抽象地进行很具体的描述的少,是谁说过这样的话:不能被描述的东西是不能被管理的。这是有道理的,现代的管理学因为还谈不上是科学,原因是管理学对管理的系统的真正的结构还只是一知半解,对要素,对要素的联系,对联系的作用机理还非常地缺乏认识,所以,还是经验主义,而经验主义不属于科学。

  有个人把现代的管理问题总结为475个,这个办法很好,是一个尝试,这是我想提倡的一个思想,找出系统内部的各种元素,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努力。

  在战略的研究中,我也是沿着这样的一个思路在做,在战略的系统思考中,存在着大量的需要研究的点,这些点组成战略系统的世界,如果我们没有对这些东西有着非常具体的认识,如何去找到战略思考的路径呢?

  用最具体的要素地图来说明战略,并用最常见的思考来描述战略,使抽象的战略结构化,使结构化的战略可操作化,这是我对战略思想的一个具体的思路,有句话,思路决定出路,而出路是要解决战略问题的。

  这本书反映了我目前对战略的一些思想:找到了战略的可描述的东西,对战略进行可规划和可操作性的分析,做到了这一操切才可以去对战略进行管理。对这些问题说清楚了,才是能力战略,而能力才是战略价值的一个具体直观的体现。

  读书的目的是希望获得某种动力,也是外部的力量来改造我们不断思考的心灵,在不经意的思想历程中,书的价值将和我们在心灵的某个地方相约,你的东西也就成了我的一个分子,所以说思想的价值正在于与人性的相通。

  哲学家希望把事情看得太透,他们认为这样是美,但大多数人却是并不这样看,一方面说你说出这么简单的事情,而另一方面会说你有悖于道德,这二种都是常人一般性的见识,但我想,写书,写作,只是希望能够打动你的心灵,而并不期待打动所有人的心灵。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