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哪能说的那么容易?我充分想象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没试过,怎么知道它到底多不容易呢。
我们于2010年6月份起步,7月8日签订创业协议,7月18日完成首次客户洽谈会,迈出了团队制度建设的第一步。一个婴儿,从此噙着奶瓶,裹着尿布,开始受到关注了。一个团队,从此激情爆发,体力过剩,开始追求新梦了。
但是问题是,幸福和喜悦背后,业务推进无序,项目进展缓慢,个人判断,根本就在于一个“效率”。
本是兄弟连,何必夫妻店?
同甘苦,共患难,均富贵。在金钱和女人面前表现豁达,展示大度,就会永远和气,比和谐社会还要和。团结的要像一个人,合作的要像穿一条裤子,这是多么美好的人际关系啊。
创业还没开始,我们就受到这样的思想洗礼,并且付诸行动,相信这是黄金法则,这是霸王条款,这是爷爷遗嘱。兄弟创业,五五分成,公平至上,必有效率。我们已经把这样的话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封进档案里,奉为圭臬。
但是,现实毫不客气给我们一巴掌。我已经察觉到不对——而且越来越不对了。事实将会不断的证明给我们看,我们很可能一头扎进了一条死胡同,刚进去就把尿给撒了。
太平天国以前也这么搞过,《天朝田亩制度》实施农民平均主义,号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但造成的是遍野白骨,满地荆棘,死的比谁都惨。他们败就败在公平与效率处理不好,过分强调公平,最后没了效率。
我心知肚明,历史一直都是在解决这两个问题。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不好,一切都是瞎扯蛋。原始社会为什么叫原始共产主义?因为那时候生产力低下,狩猎和采集没有保障,所以公平第一,效率次之。如果那时按劳分配的话,肯定一大堆猿人早就饿死洞里,一大堆猩猩提供性服务换取果实。
在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公平与效率。就像天平的两端,过于追求公平就会损失效率,过于追求效率也将有损公平。处理好这个平衡,才能发展进步,否则的话,不管哪一边失衡都会鸡飞了,蛋打了,老婆跟人走了。
这两天我看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引起未富起来的人们的不满,他们不知道平均分配的结果是所有人都穷。
均贫富,实质上是让所有人都变穷,而绝不会有富的存在。因为任何人都只能在刚富的时候就被均匀了。有人以为打土豪,分田地,没有了地主,穷人就可以变成富人,等了60年以后还没出现。
均贫富是永远也没有出路的。要能者多得,而不是能者多劳,这样的激励才能制止懒汉的大锅饭,让人有发展进步,财富有保值增值。夫妻店之所以难以长期发展,因为夫妻财产各占一半,平均关系限制了自身发展。
我们联手创业的本意是“兄弟连”,本是同心连,还是同心恋。但是在核心制度上简单理解,“平等即平均”,一不小心却建成夫妻店。如此公平,效率自然有限,这既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也不代表先进文化,更不能代表和保障我们共同利益。不是三个代表,戴了三个手表。不是夫妻店,胜过夫妻店。
这个冤枉路不知多少人走过。一个哥们曾携手女朋友一起开发社区市场,说好了“平均分配”,本质上也是开设夫妻店。没想利益面前,暗自较劲,争夺不已,结果不言而喻。我一直最担心自己要变成第N个夫妻店,但在平均制度里,怕也难逃夫妻店的命运。
怎么办?只有一句话,变能者多劳,为能者多得。千方百计,让有能力者在做业务之前多劳多得;千方百计,让有能力者在做业务之中多劳多得;千方百计,让能人在业务完成后确保他多劳多得。
股权制度不变,我们的事业——也许以荒唐开始,以寂寞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