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面對管理必經的階段和建立的基礎
李名駒 2004年5月14日
每年都在評世界五百強企業,每年都在評世界100富或者國內500富,成功的企業成功的個人成為眾多打工族和普通企業主艷羨的榜樣,學習和研究這些企業和個人成為另一些人生存的理由.我們有理由相信成功的企業和領導的方法是成功的和有效的,是富有創新意義的,但我們更應清楚地認識到這些方法所產生和應用的時代和環境,忽視這些問題,照搬這些方法和理論,就是形而上,就會面臨失敗.
事實上無論哪個國家, 人們普遍都對權力具有敬畏而仰慕兼備的心理,歷史上如此,現代如此,只不過由於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情形稍有不同罷了,可以說行政權力,或者權威在人們心目中的光環不會很快消失,相反卻會在极長的時間內存在和反復.並非權力和權威本身的特殊性,而是權力和權威背後依附的對於資源的支配力,或者從根本上講是人的需要使然.具備了權利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比別人具備直接的資源支配額度,具備實現腐敗等帶來的額外收入的機會,具備更多地參與行政尋租的共享的機會.
現在,針對部份企業的成功和領導人的成功,分析家們或者管理學界拋出了現代企業領導人應不運用正式權力而是運用非權力型領導力,即通過指引方向,施加影響,進行激勵,承擔責任的團隊方式,合作型方式,平民化方式進行管理的論斷,依我個人的意見,很可能會斷送一個企業和創業者的老本.所以不得不在這里再做一些強調和闡述.
一. 領導力是甚麼東西
簡單地講,領導力就是領導人駕馭企業的(勝任)能力.领导力会问这樣的问题,为甚幺我们要做这些事情,哪些人真正适合做这些事情,领导力就是要激励这些人,以便使他们完成这个共同的目标. 管理是领导力的一部份.管理强调理智和控制,是把一群人组织起来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管理就是要解决问题.领导力則是除了管理经营以外,更強調人的因素的一種能力.
所以我們可以用這樣的語言來做概述,領導力是建立在管理基礎上的綜合能力,不可能脫離管理的本質或者基礎.
二. 管理的本質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無論企業如何市場化,也無論企業管理如何公司化,管理的本質均脫不了控制的底蘊.你可以找出一百條理由(實際上是控制的不同體現方式)來證明管理不是控制,但一個簡單的現實事實就會說明管理是控制.看一看管理和控制的兩個英文單詞: manage和control,或者大概留意一下管理界人士的口頭闡,我們實際上沒有辦法擺脫控制,或者根本不可能擺脫控制.因為對於一個個具有主觀動性而又來自不同成長環境且個體明顯差異的人來講,除了使用控制(當然你可以叫你高興叫的任何名稱)組織和規範,其它的措施都是相對短期的不利於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三. 非權力型領導力有沒有市場?
那麼非權力型領導力到底有沒有市場,為何有那麼多人在學習在追逐?
作為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企業的構成和發展程度從來都不一樣,老企業的繼續壯大和死亡或者即將死亡,新企業的不斷地產生,這個過程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也不會停止.這個過程的動態性決定了縱然人類具備知識和能力的傳遞性,但由於各種原因企業總無法站在同一個起跑點上,這種起點和構成因素以及所處環境的差異的客觀存在,就是這些企業的領導人選擇和使用領導和管理方法的前提.不去研究本組織本企業的具體特點,不去研究企業所在的市場特點,一味地去頂禮膜拜別人已經經過原始積累和中度發展,建立在一定階次上的管理方法,終究將是空中樓閣.
四. 非權力型領導力的建構
1.成功的企業或者成熟的企業都有建立富有生命力的企業文化,常年的企業文化和創業經歷錘煉造就了一個良好的機制,在這個機制下的員工能認同企業的生態文化,能體認企業的社會和職業角色,能最大程度地共嗚企業的願景.相反,如果是出於一相情願地建立在員工人之初性本善和絕大多數的員工都是積極向上的假設基礎上,這一基礎將導致致命的錯誤.忽視了員工的成長經歷,忽視了員工的生存條件,忽視了員工的需求層次都將不可避免地招致失敗.
2.團隊作業,合作化,平民化管理是對1+1>2的訴求,這種簡單的從資源分享和效力凝聚角度出發的美好願望,如果不是在有良好管理控制基礎的企業里,願望不會成為現實.相反換來的可能是一鍋粥.
3.個別最高領導人的平民化方式或者強調非權力領導力並不足以代表整體企業的情況.
一方面,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遠交近攻的手段正是此問題的體現,我們知道,企業是以利潤為存在目的的,任何領導和管理均不能損壞出資人的利益,領導或者管理者的責任就是做到利潤最大化,而這一目標的背後就是一系列枯燥的目標或者數據,目標是剛性的,我們可以理解為在使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管理者可以使用任何他們認為可行的合法的人道的有效的方式,在經歷曾經的明顯的過分的行政壓力后進行變相的人性化控制是這些企業的選擇.;
第二方面,在這些成功企業里,所謂的20/80原則隨處可見.我們不防理解為:領導者對於20%的管理層次進行比較傳統的更為有效的剛性的行政色彩強烈的管理,而對80%的廣大員工從他們的層面實行非正式行政權力型的管理.反過來,20%的管理層因為剛性的目標的存在和企業文化原因的要求,對80%的員工實行20%的非正式行政權力型管理而對另外80%則實行控制性或者叫正式權力型管理.
在這里,我們也同時必須厘清一個概念,那就是人性化,親和力與民主相對於理性化和決策的嚴肅性並不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相反他們被統一于領導者一体.
傳幫帶的概念是個老的概念,也是一個絕大多數企業都在運用和強調的方法,這一點倒不失為非正式權力領導力的有效成分.
綜上所述,我們說,非正式權力型領導力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人性化的人道的高級管理模式,但並不是所有企業都應該移植的對象,企業發展固然要關注全球最新動態,緊跟時代要求,但對於本企業來講,合適的才是最好的,並且能做到永遠的不斷的合適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