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行力学说风行的现在,很多企业在检讨“执行力”差,从最基本的企业经理的管理行为角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这个企业的岗位职责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制度,员工应该做什么?对谁负责?受谁的指挥?出现问题应该向谁反馈?这一点很关键。第二,绩效考核制度是否健全。明确告之其职责执行好了会有什么好处?不执行又会怎么样?而没有很好的奖惩制度,该罚的时候不罚,该奖的时候不奖,造成属下的员工对工作完全只是应付的心理,认为坚决要办的事缓缓在办,到了缓缓在办的事的时间段后,可以这样认为,其实不办也没什么的?第三,制度是怎样执行的,而对于管理者还要考虑,应该怎样执行的问题,是否进行过培训学习?员工是否已经掌握了?对执行情况是否监督到位?对执行情况是否落实到位?这里仍然有个管理监督的问题。第四,管理层是怎样执行制度的,如果管理层越级指挥,员工越级汇报等等都可能导致企业管理混乱。
对于第一个岗位职责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如果出现,就会出现职责不清,职权不明,管理混乱,员工不明确方向,其责任应在管理决策层。对于第二点问题,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赏罚不分明,员工对工作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无执行力,其责任也是应在管理层。对于第三点,是否将各项制度进行培训学习?对执行情况是否监督到位?这也需要管理层的积极行动。对于第四点,很多小企业的高层都采取事必亲躬的方法或者采取其他方式去直接指挥,不经意的剥夺了中层管理的权利,造成中层管理无所事事,而部门之间矛盾重重,员工也不明左右,导致整个企业一片混乱,CEO却迷茫的仰天长叹“执行力太差了”。上述的所有的这些都应该是管理层出了问题。“企业文化就是企业高层经理的文化”这应该是大家都比较认同的,管理决策者的意识决定了一切,而良好执行的背后实际不是培训,而是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尤其是价值观和对人的考量,那么对“真正执行”的问题实际对于企业来讲首先就要有待于我们经理们尤其是中层经理们思考如何修正自身行为、如何引导下属去做?对于基层管理者和参与执行的员工来说,还有心态的问题。要有自律性、能约束自己能保持一贯,能重视企业或部门的每一项指令,通过长期的约束和自律,使执行的理念转变成实际执行行为的过程,使良好的执行最终成为自身工作的习惯,最终使个体的执行和反馈行为成为企业或部门的正常行为,那执行力的提高就真的做到实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