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测试
一、时间管理自我评估测试:
你自己的时间组织得如何?请在最符合你情况的选项上画圈。其中:
A=是的,我同意。这完全就是我的特征.我总是这样做。
B=是的,我同意.这有点像我,我有时这样做.
C=不.我不同意。这不太像我,我很少这样做。
D=不.我不同意.这完全不是我的特征,我根本不会这样做.
你的回答越真实.你所描绘的图景越清晰.答案不分对错.
1.我不时衡量我的工作.区分各项工作的主次顺序 A B C D
2、我将我的工作分成A, B, C和D类。
3.我先做重要的、紧迫的A类工作
4.我知道我最高效率的时段,在这个时段我做A类的工作
5.我每天准备一份关于必做事情的列表。
6.我设定任务开始和完成之间的时间极限.并且严格遵守它.
7.我有每月、每星期以及每日要做工作的列表
8.我集中处理相同类型的工作,例如,打电话,复印等等 9.在重要的讨论或会议之时,我切断或转接我的电话。 10.我通免将工作带回家做。
11.我很少完成我列表中的任务.
12任何时候,只要我愿意,我就做诸如回信和打电话等每日的常规性事务13我的办公桌上很杂乱
14我在任务之间跳跃
15我不愿意授权任务
16我讨厌被打断
17我最先做我喜欢做的工作,推迟做我不喜欢的工作 18面对委派给自己的任务,我发现我很难说“不”即使我真的很忙
19我整晚工作,没有休息
20在我离开办公桌的时候,我不需要告诉别人我要去哪里
如何评分:
对于问题1—10
选a得4分
选b得3分
选c得2分
选d得1分
对于问题11—12
选d得4分
选c得3分
选b得2分
选a得1分
总计————–
如何解释你的得分:
60一80分 你很替于管理时间.你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专业人牙,知道良好的工作习惯能节省时间和减少压力.
40一59分 你的时间管理还能够改进你组织工作的方式有时会给你和其他人制造一些向题,当然这些问.可能只是一些麻烦,而并非灾难。更多的自我约束能提高你的效率。回头看一看你的评分,辨别出你能够改善的地方。
39分或更少 你在时间管理方面做得很差由于没有组织好你自己和你的工作,你可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该对干你的效率和效力而言是危险的.
讨论:
这是一份简单的检杳表,能帮助你改善你的时间管理。
1设定目标。你现阶段的目标是什么?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区分工作的优先次序。认识到紧迫任务和重要任务之间的不同.紧迫任务有时间的限制,重要任务与业务目标有关。时刻留意重要的任务让位给紧迫的任务。在安排你行动的先后次序时,请参照以下的建议:
A=重要并紧迫的任务—顶级优先权
B=要但不紧迫的任务—次级优先权
C=紧迫但不贡要的任务—第三优先权
D=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任务—最后做(或者放弃不做)
3如果有几项行动都位于同一分类中,请在每个分类中给它们安排优先权, 例如Al, A2, A3, A4,等等
4将你的行动在你能够利用的时间里计划好一一以星期计划和月计划的方式.请用OATS原则:
0=目标(Objectives):明确你的目标
A=行动(Activities):安排行动的优先权
T=时间(Ti口.):知道自己能够利用的时间Z5
S=计划(schedule):以优先权计划你的行动顺序
5尽可能地授权和委派任务
6排除浪费时间的可能性,认清是谁和有什么东西在浪费你的时间,以及你在浪费谁的时间
7给无法预计的情况留出时间
二、你如何花费你的时间
每个星期都有168个小时 .你是否满意于自己花费时间的方式,在工作、差旅、生计(购物、烹饪、清洁,等等)和休闲之间,你如何把持平衡?
第一部分:记录你的时问
后面的活动日志有助于你记录在一个里期内你的活动.日志是按班每2个小时记录一次的方式来设计的。我们建议 少用它记录你两个旦期内的活动。
第二部分:评侧
完成你的活动日志后,请统计你为以下活动所花公时间的百分比:
工作
差旅
生计(购物、烹饪、清洁,等等)
休闲
记录这些数字(当然如你愿意,也可以将活动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分类)。
然后问自己:
1.这几个星期是否典型?如果不是.为什么?
2,这些日志告诉了你什么?你目前如何花费你的时间?
3.就自己花费在工作、差旅、生计和休闲上的时间.你有何想法?
4你是怎样浪费时间的?
5为了更好地利有您的时间,你能够做些什么?
6谁能帮助你更好的利用你的时间
7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从现在开始你将做些什么?
8你如何确保变革行动的开始
互动分析
有关时间的管理研究已有相当历史,犹如人类社会从农业革命演进到工业革命,再到资讯革命,时间管理论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理论着重利用便条和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和精力
第二代理论强调行事历和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
第三代是目前正流行、讲求优先顺序的观念。也就是依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逐日订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这种做法有其可取的地方,但也有有发现,过分强调效率,把时间崩的死死的,反而会产生反效果,使人失去增进感情、满足个人需要以及享受意外之喜的机会。于是许多人放弃这种过于死板拘束的时间管理法,回复到前两代的做法,以维护生活的品质。
现在,又有第四代理论出现。与以往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它根本否定“时间管理”这个名词,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时间和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
下表是根据新一代个人管理论,将耗费时间的事务论据急迫性和重要性分为四类。
紧急 不紧急
重要 危机急迫的问题有期限压力的计划 防患于未然改进产能发掘新机会规划、休闲
不重要 不速之客某些电话某些信件与报告某些会议必要而不重要的问题受欢迎的活动 繁琐的工作某些信件某些电话浪费时间的事有趣的活动
急迫性是指必须立即处理,此方电话响了,尽管你正忙得焦头烂额,也不得不放下手边工作去接电话。一般说来接电话总要优先于你的私人工作。许多人不在与你通电话时让你手持电话,等上15分再回来,但换了在办公室,这些人却常要人枯等至少15分钟,好让他跟另一个人通完话。
急迫之事通常都显而易见,推拖不得,也可能较讨好、有趣,却不一定重要。重要性与目标有关,凡有价值、有得于实现个人目标的就是重要事。一般人往往对燃眉之急立即反映,对当务之急却不尽然,所以更需要自制力和主动精神,急所之急。
表中第一类事物既急迫又重要,人生在世,无法避免。危机处理专家或有截稿压力的文字工作者,更是经常与之为伍。如果只专注于这类活动,终有被问题淹没的一天。他们惟一的逃避之道,便是做些无关紧要的活动(第四类),至于急迫的而不重要或者重要而不急迫的事便被抛诸脑后。
也有人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急迫便不重要(第三类)的事务上,误以为愈急迫就愈重要。其实,急迫之事往往对别人而自已很重要。
只重视第三、四类事务的人,拥有的并非有意义、负责任的人生。懂得舍弃这两类无关紧要之事,对第一类事务也要尽量节制,以投注更多时间于重要但眼前尚不急迫的之事(第二类),才是个人管理之论。
第二类事务包括建立人际关系,撰写使命宣言、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等等。人人都知道这些事很重要,却因尚未迫在眉睫,反而避重就轻。
相反地,真正有效的人,急所当急、不轻易放过机会并防患于未然。尽管也有燃眉之急,但总设法降至最低。
我们看一下四类选择不同的结果:
偏重第一类事务结果:压力、精疲力竭、危机处理、忙于收拾残局
偏重第二类事务结果:有远见、平衡、纪律、自制、少有危机
偏重第三类事务结果:短视近利、危机处理、被视为巧言令色、轻视目标与计划、缺乏自制力怪罪他人、人际关系浮泛,甚至破裂
偏重第四类事务结果:全无责任感、工作不保、依赖他人或社会机构维生
因此,不论大学生、生产线上的工人、家庭主妇与企业负责人,只要能确定自己的第二类事务,而且即知即行,一样可以事半功倍。用时间管理的行话说,这叫柏拉图原则(pareto principle)—以20%的活动取得80%的成果。
互动提示
对于每一个成功的人来说,时间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时间是我们重要的资产,第一分每一秒逝去之后再也不会回头,问题是你如何有效的利用你的时间。
1昨天是一张已注销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今天是手上的现金。因此要认清自己今天是我们唯一能利用的时间,抓住现在,不要沉湎于过去,这是发挥潜能的秘决。
2预算你的时间,作事要有轻重缓急,面对每天大大小小、纷繁复杂的事情,分清主次、把时间用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有二个判断标准:其一,我必须做什么?这有两层意思:是否必须做,是否必须由我做。非做不可,但不并非一定要你亲自做的事情,可以委派别人去做,自己负责督促。其二:什么能给我最高回报?什么能给我最大的满足感?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去做其它事情。最高的回报事情,并非都有能给自己最大的满足感,均衡和谐才有满足。
3无论你地位如何,总需要分配时间于令人满足和快乐的事情,惟如些,工作才是有趣的,并易保持工作的热情。
4利用好你的闲暇时间,把一些零零碎碎的时间积累起来加以利用,就能产生丰硕的成果。
5成为一个效率专家,将使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再加以分析,评价自己的使用时间的方法,巧用杂记薄记下可能用的着的情报、构想、资料。
互动观点
一个百万富翁和一个穷光蛋至少在某一方面是完全一样的,那就是他们一天都是24个小时,1440分钟。赢得时间赢一切,你应当为你的时间资产开个“希望银行”,其实你要知道一个小时没有60分钟。事实上,一个小时内只有你利用到的那几分钟而已,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之道,把握现在,预算你的时间,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学会授权.许多伟人之所以流芳百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十分惜时,充分利用每一分钟,一刻不停的工作,积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