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商业世界竞争的异常残酷激烈,现代企业管理,其先进性、真实性、精细性,在发展着的相互依赖性和加速变化的世界面前,已经达到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是任何传统官僚公权体制所不能相提并论的,更是金字塔型等级制度完全彻底的崩溃。
其实,什么是管理?企业内部一切相关因素、事件及工作方法、流程的有效使用办法与维持形式就是管理,核心是最大限度的兴利除弊和最佳配置激发、平衡协调要素,创造远远大于部分之和的有机整体,不仅如此,先进与好的管理应该是时代基本精神与先进思想理念在企业上的有效表达与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之重要,具有决定性意义:是企业兴衰成败结果、兴旺发达程度以及时空上远近大小情况的原因的原因,是最为根本、最为巨大、最为深刻、最为神奇的东西——管理主要也就是基于这些情况而实施的,而任何有悖于此的其它各种做法,不论当时局部取得多大成绩,都是滥用管理资本最终虚幻荒谬的东西。管理于企业乃至人类的各项活动——问题是如何进行管理才是更好的,已经产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并且随着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被改变、创新,其绝对意义上必然的不精确、准逻辑性更使之可近而不可及(终),无有止境,这又为更好管理的不断追求和无尽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工作。
方法大似气力,方法的变革是最大、最深的变革。现在任何有眼光、有头脑、有理想、有建树的领导者,都会依据实际和时代特点将精力集聚在工具方法上,特别是去挑战如何释放、激发、增强本组织包括积极性、创造性在内的具有“有组织、无秩序、充满惊奇”特点的每个人的智力资源和潜能,而不是陷入在传统过时、愚蠢笨拙、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监视、监管、监控之中,这就是管理的革命。
现代管理的情形,与其说是管理,不如说是如何不管理,或者准确说是领导(大个企业则主要是成为领导的领导),包括率领、指引、倾听、探讨等,领导需要增强,管理则是越少越好。在必要的也是最少的指导监督下,其技巧主要还是那句老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问题是如何管理即形成怎样的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将其落到实处,这里领导与员工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共识关系和形成简单有效的责权利机制,要充分的放权让利,以激励和帮助人们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简捷自主的完成任务,实现自己发自内心的抱负。这也是使企业在复杂、激烈环境中能够得以适应、生存、胜利和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唯一工作方式。这里领导也好,管理也好,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很好的统一它们,新世界将属于能够描绘远景和激励斗志的充满热情与魄力的领导者,而不是事必躬亲、效率底下、装摸做样、封闭保守常常挫伤人们自尊心与增强人们离心力的管理者。
随着产品的极大丰富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人权的突出彰显,企业的人们再不会是过去那种以直接的勤奋、忠诚、服从或者以利益、面子、情义为基本特征的人们,而代之以拥有个性、主权以及智慧、理性特征的“我是谁?你就是你自己”,这是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这里企业已经是很难提供传统意义上的稳固保障了,一切只能依靠自己尤其是依靠自己的智慧,除此之外再无良策。尽管这种达尔文式的方式很残酷,但没有办法,这是不得已的事,并且普遍得很,当然也只有普遍,一切才能够最好。这是新时代的新特征,一个不断互动、循环不已和顺者昌、逆者亡的特征。
在当今知识信息时代,知识信息很重要,是核心、基础,能够创造价值,尤其是建立在其上的想象能力如设计构思、创新活动等更加可贵——更突出、更具竞争力、更能创造价值,这是新时代的新特点。而传统上的物质关系,当然仍很重要,但不同的是其主导地位变为遥远的基础地位了,成为新的主导力量即知识信息的工具了(相对于想象能力而言,不仅物质因素是基础,知识信息也是基础)。必须随着知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在创建相应新的管理方式尤其是还要充分考虑想象能力所需要的管理方法的同时,对传统的居于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下的生产管理方式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新、革命,以实现彼此互动适应,更好的推动事物的发展,这一切与管理上的革命要求都是对应一致的。
当然,无论怎样论述管理问题,尤其是其艺术性、革命性与人的精神灵魂作用的一面,它都只能是扎扎实实具有一定逻辑性、科学性的事情,而不是任何空洞抽象或主观理想的说教。这里,管理的本质仍是以利益为基础、以人的发展展现为核心的东西,多劳多得——创造、实现的多就得到的多,并且最好是这些表现方式还要与未来的事业、工作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整体未来最大状态的良性互动。不仅如此,其不可避免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还不能简单被人感觉到被无赏占有去的味道,而必须直接或间接在不同形式与不同方面,合乎一定情理的与今后远大目标和利益切实有效、有机对称的统一起来,使其出其不意又真正明显的感觉到善恶有报,没有白干,必须变成一种积极的激励,而不是消极的扭曲,也只有这种管理才可能公平合理进而更加切实有效。
至于说推动管理革命,同进行管理一样,必须创造出相应环境与氛围——作为制约人们进行陌生革命行动的先导,首先最需要企业有一个为大家所明白无误、广泛熟知的,对大家都有重要实际价值的,绝对意义上相当全面彻底、完整系统的观点作前提与指导,这是必须的,也只有这样既有真实价值,又居高临下、兼容包并,才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并分享。必须明白,人们最乐意“过一种将自己奉献给所信仰的观点或事业的生活”,这既是精神文化本身的魅力,但更是利害基础上通过领导与管理形成的精神文化的力量。必须让每一个人的观点、见识与行为与之充分衔接起来,进而结合其它各种原因转化为无法估量的自觉行为,如此才能最终形成真正的也是远距离的、伟大的同业联盟合作力量。
而作为行动上的先导,管理上的革命要求思想观念必须首先进行更新,其办法是:立足实际,面向未来,制订目标,树立理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在这里,由于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创造力的决定作用,人们最重要的是需要有高度的智力和想象力,有用就是真理,存在就是被感知,一切都要受到怀疑,一切都要问问为什么要存在和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存在,凡一切妨碍发展进步的观念都要冲破,一切束缚发展进步的做法都要改变,一切影响发展进步的体制都要革除,以至许多有用有效的手段,只要相适应,只要会更好,都可以放手拿过来大胆加以利用,要放手让一切积极、有用东西的活力竟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随时伴有足够高的连续不断的理想和标准为指导,必须消除限制员工工作能力、个人智慧发挥的所有障碍与界限,乃至对企业制订的各种预算和计划也要随时准备修正和放弃,不能使任何事情变得拘谨绊脚而影响前进——在知识信息化的时代,唯一不同也是最为关紧的,不同一般认识而必须在广泛深刻基础上,全方位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并以积极的态度跨越式思考问题才行,我们的口号是不断的学习、改变与超越。
当然,在实际进行革新时,对于一切战略性问题,并不是就可以一蹴而就很容易作成的事,相反,倒有很多失败的教训可供吸取,比如王朝更替,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秦、隋制度创新,开创历史数千年,但自身开创者何以短命速亡?原因无非有两条:一是“新”,不适应;一是“极”,太偏激。此等大事,本来关乎全国上下,亿兆百姓,而在专制集权统治下,缺乏民主,难以完善,自然要速亡了;但好法自有用处、自会闪光,之后的成功,当然是不断取长补短、加以完善的结果。如此自然需要慎之又慎了,这里关键是要注意发扬民主、求真务实、上下衔接,为了取得观察方法的多样化以及目标的统一性,必须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深层东西,而他人、下边尽管凌乱,但却最富于革命性,最有真切感受与真知灼见,这是不可替代的——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任何人都不能一开始就能够看清事情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