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识型员工考核的一点探讨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动力,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效性,以及他在工作中是否能有所成就。如果他的工作缺少有效性,那么他对做好工作和做出贡献的热情很快就会消退,他将成为朝九晚五在办公室消磨时间的人。
知识工作不能用数量来衡量,也不能用成本来衡量。衡量知识工作主要要看结果。
一般来说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因素分别为:个体成长(34%)、工作自主(31%)、业务成就(8%)、金钱财富(7%)
那么企业要吸引和留住知识型员工,就必须在绩效考核体系有一定的先进性,不仅要给予知识型员工合理的报酬,还要从客观评价、给予个人成长空间培训机会等进行多角度的激励,这样才可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重要的资产,但是知识型员工所具有的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较强的独立性、乐于挑战性工作和创新精神等特点,使得如何建立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
知识型员工的绩效=工作能力参数*工作能动系数*工作成果影响力。
知识型员工的生产要素是知识与头脑中的思想,因此我们可以确定他们的绩效产出更多取决于俩个方面:一是自身的能力、二是工作能动性。简单的来说,评估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让知识型员工能将好主意贡献出来,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在这里我们是否可以以BSC的角度来分析?也就是知识型的员工的工作结果评价标准的建立。
指标 指标构成 指标阐述
工作能力参数 计划能力
组织能力
协调能力
沟通能力
创新能力 对工作的方向,工作步骤按阶段做出准确策划
对企业内部资源调动能力
处理各种关系能坚持原则但又不失灵活性
在工作过程中对下属进行积极的指导与沟通
在工作中大胆设想并提出新的可用思路
工作能动系数 合作性
主动性
责任性 在工作中愿意协助同事、上下级做好工作
对工作相关事务主动落实、主动解决问题
挑战困难,力求将工作做的更好,对客户与公司负责
工作成果影响力 内部满意度
外部满意度
推广价值
潜在影响 对应的内部员工对其工作表示肯定
服务不仅达到客户满意,还给客户积极与良好的感受
工作完成的方法、思路和结果对企业其他工作有帮助
成果在未来运用好之后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表1 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评估指标参考
对知识型员工的考核要注重结果考核而非一般重于过程的考核。
知识型员工不同阶段需要的知识和培训:
简单生活 个人形象管理
全球化 对话与演讲
参与的意义 行动研究-解决方案的寻求
团队中的快乐 考评与测评
互动式学习 谈判
家庭价值 团队建立
规范的意义 小组工作
白领的生活方式 社交
生意方面的知识 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自我推销
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