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从史上最强的管理理论数据库说起

前言:Harvard、Stanford、INSEAD,众多来自世界顶级商学院的学者共同推出史上最强的管理理论数据库。奇怪的是,学者们中却对世界公认的两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和迈克尔波特却集体失忆或者微词有加。那么,到底谁是管理学的大师呢?到底向谁学习管理理论呢?
1、史上最强管理数据库
近日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网上发现了史上最强的的管理理论数据库。这个7兆左右的数据库文件里面摘录了大约3500项管理理论的经典书籍和文献摘要(如果国内的朋友无法下载可以向我的gmail账号imrongdong索要)。使用数据库也很简单,只需用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打开,就可以进行搜索、排列和再分类等功能。EndNote软件可以到这里下载。
这个数据库的来历可真是不小。它的主要整理者是欧洲顶级商学院INSEAD组织行为系的在读博士生Fabrice Cavarrretta。从他的简历中可以看出,他拥有哈佛商学院的MBA学位,担任过贝塔斯曼合资企业的电子商务总监,并且曾经创办过自己互联网企业。当然,这样庞大的一个数据库绝非一人之功。据作者介绍,不少资料的原始积累和后期加工得益于加拿大麦麦吉尔(McGill)大学Mark Mortensen教授,美国百森(Babson)商学院Keith Rollag教授和美国Stanford(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Jan Chong。这三位斯坦福大学毕业或在读的研究人员也都拥有自己的管理理论数据库。制作这些数据库的原始目的是为了方便相关人员参加商学院博士课程的综合考试,其选择范围主要是博士一、二年级阶段必须掌握的经典理论。因此,可以说这些数据库汇集了当今世界顶级商学院的学者对于经典理论的概述,涵盖了组织理论(Organization Theory)、组织行为(Organization Behavior)和战略(Strategy)等各个领域。Fabrice Cavarrretta还制作了一张颇为形象的理论路线图。
2、对两位大师的集体失忆和微词有加
可是,如果您是一位想要拜读大师精髓的MBA学生,或是一位想要获得灵丹妙药的总裁CEO,亦或是一位想要获得口水资本的咨询专家,那您就算英文水平再过关,恐怕也会失望之极。先拿辞世不久的公认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来说。搜索一下数据库(关键词Author: Drucker, Peter),笔者却只发现了两本大师的著作The Effective Executive(中译《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Post-Capalist Society (中译《后资本主义社会》,但此书未曾在国内出版)。而且,所有的数据库整理人员居然都没有对这两本书作出任何的评价和总结,难道他们都疏忽了吗?
再来看一下另一位大师: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关键词Author: Porter, Michael E.),数据库显示了由波特撰写的11份文献和编辑的5本学术资料。可是仔细观察研究人员的评论,却发现他们对于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的系列文章几乎都置之不理(包括1979年的战略五力模型论How Competitive Forces Shape Strategy,1992年的国家战略论Capital disadvantage: America’s failing capital investment system,1996年的战略定义What is strategy?)。唯一对1987年的公司多元化战略From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corporate strategy进行了评论,却也认为这篇文章是“片面的”,认为波特无法以“那么少的数据”来谈论公司战略。对于波特的其他几篇著名文献,研究人员也大多持否定的态度。其中措辞最为激烈的是署名NDR的作者对波特1994年在Fundamental Issues in Strategy(战略基本问题)一书中的文章Toward a dynamic theory of strategy(战略的动态理论)的评述,简直把波特描绘成了一个荒谬自大、胡言乱语的疯子。
抛开研究人员的偏激不说,堂堂世界顶级商学院的管理理论数据库为什么会对国内公认的两位大师集体失忆呢?其实,这也并非偶然。在笔者所就读的商学院中,博士阶段的管理哲学基础课是由哈佛大学毕业的教授执教,可是教学大纲里并没有上述两位大师的踪影。而在战略管理的专业理论课程中,牛津大学毕业的教授也只是在一节课中将迈克尔波特的理论点到为止、有圈有点。翻阅国内学术界的文章,笔者发现复旦大学的战略管理教授、博士生导师项保华教授曾经署文解读波特的三部曲,并且评论波特理论的不足。北大光华的许德音教授也曾经在2004年7月的《IT经理世界》上指出波特的贡献与不足。
3、到底什么是管理理论?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个问题至今在整个学术界尚无定论。笔者所掌握的各大商学院博士课程中几乎都有一篇讨论什么是管理理论的名作,可该文的题目却是《理论不是什么?》(Sutton, R. I., & Staw, B. M. 1995. What theory is not.)。文章指出,虽然目前对什么是理论没有共识,可是至少以下几种不是理论:

第一,大量对现存理论的引用不构成新的理论。这一点显而易见,套用俗话就是不能Ctrl X + Ctrl C,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都不算是理论。

第二,缺乏理论解释的经验数据不是理论。数据描述的是发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结果,而理论描述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数据支持理论,但其本身不构成理论。这一点管理学是最嘴软的地方。最近看到长江商学院采访王一江教授的文章《存虚怀谷,成江海流》。王教授说,在他看来,国际经济学领域认同的理念已经超过99%,学者们争来争去的就是1%的问题。可在战略管理领域,一个模型能够解释20%的变化就已经算是不错了。波特的理论为什么在90年代中期受到学术界的很多挑战,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有许多实际情况并非如他所提出的五力模型来解释,从而再次引导战略管理研究由片面强调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产业组织观点向重视内部更加复杂的基于资源论观点(Resource-Based View)转变。连如此有名的论断尚不能算是非常有效的理论,那些所谓“**决定**“的论断还是小心对待为好。

第三,理论不是概念定义。列出一大堆决定因素虽然有助于解释,但是也不能算是理论。这一点让我想起所谓的中国式管理,虽然大餐是丰富了,也挺有中国味儿,但恐怕却吃不出一个真正国际公认的管理理论家来。还是北大光华的许德音教授的两篇文章《中国战略管理研究现状》和《中国式管理还未通过检验》看着更有可能指导出中国未来的管理理论。
该文的另外两点论述就更加偏向理论研究了,暂且略过。笔直在此绝非要提出什么理论,而是告诉读者即使是在阅读纯粹的管理理论时,也不要被它们看似高深的论证所迷惑。什么基业常青、赢在执行、蓝海战略,先是搞清楚到底在用什么概念来解释什么概念,然后问上一句:您今天验证过了吗?说不定那些大师和高手就立马PK走人。如果大师们还能拿出一堆数据告诉您他们的结果,您可要睁大眼睛看看都是在哪些企业的应征,然后多和他们探讨一下这些理论的边界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效。

4、到底谁是管理大师?
说了那么多的理论标准,却没有一条是关于理论实用性和影响力的。笔者认为,这正是为什么史上最强的管理理论数据库居然几乎没有提及彼得德鲁克的原因。终其一生,这位管理大师都未曾与主流商学院的教授们有太多的接触。克莱蒙Claremont大学的商学院虽然冠以了德鲁克的名字,但是他本人很少出现在更广范围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另一方面,如果德鲁克应聘哈佛商学院,恐怕连助理教授席位都难以到手,因为他从来没有在任何管理学术界认可的刊物上发表过文章,也没有拿他的理论找上1000家公司搞个数据库来验证一下。而在现有的北美商学院乃至全球商学院中,发表论文才是学术界真正确立理论的标志。大师最多也就当一把客座教授,当然他是不必像某些人那样上了几堂课挂上“教授”的头衔招摇过市。
很多读者可能觉得《哈佛商业周刊》已经太过理论化了。然而,事实上世界排名前10位的商学院除了哈佛商学院自己以外,可能没有一家会把HBR列入评定教授职称的指定刊物中。因为在他们眼中看来,HBR的文章只是小品文而已。真正的学术文章要么是花费大段篇幅描述试验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运算的经验性文章,要么就是写一句话三个引用然后画上一个模型的理论性文章。只有极少数的学术文章会请专业的编辑和携手改头换面改写成尚能让大众读得懂的“理论文章”。如果哪位读者有兴趣,不妨买上一本由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新近出版的《管理科学季刊最佳论文集》。ASQ可是所有管理学术界认可的顶级刊物之一,可是担保您翻不到10页就会大呼“有啥屁用”而弃之。
只是德鲁克依然是全球仰视的管理大师,他的书籍就算没有编入那个数据库却依然洛阳纸贵;商学院的教授和博士们则继续埋头苦中作乐,他们也会在只有百分之一管理者才会阅读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而获得马斯洛从最低到最高层次的满足。谁是管理大师的问题似乎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最近名不见经传的王瑶先生向北大国际经济中心的马浩教授发起了关于向谁学管理问题的笔战。不过,好在中国管理学界不用担心有人像香港大学丁学良教授那样提出管理学家的“五个论”,因为很多商学院的院长们都知道目前中国的商学院缺少一颗管理教育的“中国芯”。而中国商学院要开发出自己的管理理论体系和培养自己管理大师,也只有按照国际规范来进行,并打入国际主流学术刊物,才能为中国商学院在国际上赢得学术地位。
(未完待续)
注:本文纯属个人观点,转载请尊重作者版权,注明作者、出处。欢迎各位关心管理理论的朋友访问容懂的小站http://spaces.msn.com/memembers/rongdong/ 获取本文的最新版本和参加讨论。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