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象一本书
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有一段时间啦,真得想好好总结一番,其实又不知从何开始。不管多少个人力资源系统模块,人力资源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无数的道理。猛然萌发出一种想法:人其实不就象一本书吗?
每间公司都要去规划,招聘,选才,育才,留才等,但去做了吗?做成如何呢?
当我们去决定招人时,就好象打算进入什么样的书店去购书,是书城还是图书馆租书?需要视实际情况而定。这就是人力资源规划吧。然后选择不同的招聘渠道去完成这一过程。
当我们录用一个人时,就如在书店阅读了不少书,最后确定买下来,带回家。
带回家后,可能继续阅读,亦可能束之高阁,或拱手送给朋友。
当我们招来一个人时,都是通过层层环节(如初试/复试/录用等)才确定下来。
书是买来了,人是招来了,关键在于如何去读?如何去用?若不去认真读它,而是任其闲置,书面布满灰尘。书没有思维,没有激情,可能会永远地等待下一读者去阅它。但人是一个复杂体,周围有朋友有同学有同事,在当今社会,无论从任何媒体上都可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我们在用人时需要学习前人或专家学者总结的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只有如此,才可能阅懂阅通“人才”。才可能用好团队中的每本书。
否则,书不会走,而人是会走的,这就是人才流失吧。如果我们先去分析解决问题所在之处,加点中药或西药岂不更好?
每一本书包装精致,每一本书纸质优良,我们会马上喜欢它,会收集会。。。。。。,但不管如何决定将这些书堆积起来,就成了一个书库或一个图书馆。人才聚多了,便成了团队,只有将书进行分类才有可能被需要者有效利用。对人才只有去认真研究,才会增强团队精神。才会成本最优化成本差异化。才会产生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部承担了这个ROLE, 人力资源工作者应客观主动地分析雇员的行为,心理。用数字为团队的发展出谋划策。正确引导成员的行为,正确提出切合公司实际的可行性方案。而不是从书本上引经论典。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我们不是写论文,而是规划能力,实操能力。如何对雇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个案因势利导地处理,如何扮演这一个ROLE,急需系统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有扎实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有远见卓识的眼光,有融会贯通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自已,有强烈的从业欲望。有自已的思想体系。这样才会将自已这本书写得丰富多彩,才会图文并茂,才会有更多人欣赏。
其实,不仅人力资源工作者需如此,其他类型人才亦需如此。
本文想论述的观是什么,我相信阅读者会找到,若有违笔者的愿望,实是笔者才疏学浅所致,必当更加发奋学习。
此文若能给读者带来些帮助,实是笔者所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