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执行从主管做起

执行主管是关键

对于执行,我们常常存在以下误解:

1、企业执行力低是因为员工的执行能力低。很多主管习惯性地停留在对员工执行能力的关注上,认为员工个体的执行能力低下,带来企业执行力的低下,并没有去思考员工执行力低下的真正原因。其实,员工执行力低下80%是因为管理不到位或者整个企业的执行系统有问题;

2、执行力是一种技巧,只要短期内抓一下就可以。很多主管把执行力建设当成短期的工作,没有当作重要问题来抓,也没有长期建设的计划,因此导致执行的效果时好时坏,下属的执行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3、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管理。很多主管把任务分给员工之后,就啥事不管,反正你给我结果就行,我不在乎你的过程;

4、让下属去执行,但执行什么却并不明确。有些主管在给下属分配任务时,没有明确的量化要求,或者没有过程的跟踪和辅导,最后导致员工无法获取完整的信息,没有方向感。同时管理层也无法获取一线员工的动态,造成企业内部沟通协调的脱节,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沟通的层面,自然导致执行力低下;

上面这4种认识都会造成整个部门执行力的低下,实际上,在整个执行系统中,主管才是关键。如果某一主管认为从事管理工作不需要执行力,所谓执行就是下达命令后由下属去实施的话,那么说明这个管理者角色定位有问题。企业要培养执行力,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各层管理者身上。管理者的执行力能够弥补策略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策略也会死在没有执行力的管理者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我们就必须反思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应该不仅仅制定策略,还应该具备相当的执行力。

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忍痛亲自抡起铁锤,砸烂了76台质量不合格的冰箱;奥康集团王振滔当着员工的面亲手剪掉数千双不合格的高档皮鞋。这些举动,传达的并不是要求他的属下把所有的不合格品全部砸掉,而是通过此事教育他的员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质量问题决不可轻视,不合格品就是废品。在1995年5月25日的业绩发布会上,柳传志曾指出,联想要做长期的公司,要踏踏实实把公司业绩做好,不给投资者“造梦”。1995年,香港联想公司大亏损,柳传志并没有因此拖延业绩公布时间,而是提早采取行动,发出业绩警示通告,按时向投资者和股民说明情况,如实地说明公司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对决策层的调整。联想的股价在这一阶段虽然有大幅度的下跌,但联想的“信誉”却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在联想业绩回升的时候,他们给了联想极大的支持。1998年4月16日,联想在香港股市上配售15亿股,只在下定单后的两小时内,就超额认购了4倍。

由此可见,一个具有优秀执行力的公司无不是上到企业领导、部门主管,下到员工都具有超常的执行力的,而且领导、主管的执行力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大的决策、管理要靠他们去落实,而这些都是关系到企业生死的大问题,另一方面,领导、主管的执行力具有示范作用,能够影响下面的员工。

影响主管执行力的因素

主管的执行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主要有:

1、认识水准。

这是影响主管执行力最重要的因素,有的主管认为主管只要管理下属就行了,没有必要做事。因此他们整天只管发命令、分任务,而不去关注下属的执行进步、程度与水准,结果只能是上下沟通不畅,执行结果与远远偏于当初构想;

2、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两方面。演绎思维是指在理解问题时将其拆分成更小的部分,通过一步一步符合逻辑的演绎,排除不相关的资料,找出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归纳思维就是运用已有的概念和理论作归纳性的分析和总结。执行力要求快速行动、简洁明快。因为当代世界,速度已经起主导作用,速度就是一切,快慢决定成败。

3、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不仅仅是对员工的要求,更是对主管的要求。团队合作对主管的最终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管理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主管和同事、下属处不好关系。某公司有两位刚从技术岗位提升到技术管理职位的年轻主管:A主管和B主管。A主管觉得责任重大,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部门中又有许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有紧迫感,每天刻苦学习相关知识,钻研技术文件,加班加点解决技术问题。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向下属证明自己在技术方面是如何的出色。

B主管也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和自己部门的不足,因此他花很多的时间向下属介绍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当下属遇到问题,他也帮忙一起解决,并积极地和相关部门联系及协调。

三个月后,A主管和B主管都非常好地解决了部门的技术问题,而且A主管似乎更突出。但半年后,A主管发现问题越来越多,自己越来越忙,但下属似乎并不满意,觉得很委屈。B主管却得到了下属的拥戴,部门士气高昂,以前的问题都解决了,还搞了一些新的发明。

对主管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然是团队的成功。脱离团队去追求个人的成功,这样的成功即使得到了,往往也是变味的和苦涩的,长期下去对公司是有害的。因此,主管的执行力绝不是个人的勇猛直前、孤军深入,而是带领下属共同前进。

主管的执行力不是个人的行为,而必须是整个团队的执行。因此,主管的团队精神不仅指个人的态度,还必须对整个组织的团队精神负责。团队精神还应超越公司内部,包括我们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分销商、业务外包商、广告代理商、增值业务开发商、咨询培训机构等所有合作者。

4,坚韧性

坚韧性指具备挫折耐受力、压力忍受力、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等。能够在艰苦或不利的情况下,克服外部和自身的困难,坚持完成所从事的任务,或在比较大的压力下坚持目标和自己的观点。

首先,坚韧性表现为一种坚强的意志,一种对目标的坚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认准的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仍千方百计完成。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话:“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队伍走向胜利。”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微光,带着你的队伍前进。谁挺住了最后一口气,胜利就属于谁。

其次,在工作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和稳定的情绪状态。例如:有较强的耐力,能够经得起高强度的体能消耗;面对别人批评时,与同事、领导和客户发生冲突时,能够克服烦躁的情绪,保持冷静。
最后,当自己处于巨大的压力下或产生可能会影响工作的消极情绪时,能够运用某些方法消除压力或消极情绪,避免自己的悲观失望情绪影响他人。

总之,主管的执行力是多种素质的结合和表现,其中认识水准是关键,思维能力是基础,团队精神是保障,坚韧性则是最终体现,主管只有把这几个问题处理好,才能提升自身的执行力。

提升下属执行力

主管不仅仅要提升自己的执行力,还要提升下属的执行力,只有这样,整个团体的执行力才会有提高,提升下属执行力的方法有:

1、写岗位职责说明书,把任务落实到每个员工头上,下达的任务要明确,具体。

2、建立合适的员工激励体制,鼓励下属工作;

3、处理不合格的人员,提高整个团队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

4、聚焦重点工作,和承担重要工作的下属要经常沟通,随时检查和督促;

5、出击薄弱环节,对于队伍中工作能力稍差的员工要给与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提高整个队伍的执行力水准;

6、及时协调下属之间以及自己与下属之间的误解与冲突,保证整个团队的和谐和协作。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