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老子领导策略思想及其现代领导应用探析

《老子》一书讲的是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所谓“君人”,治国者也或领导者也;所谓“术”,方法者也;这种领导艺术是老子观察“成败者之祸福古今之道”得出的领导思想结论:领导策略是领导艺术的灵魂,顺其自然是领导策略的本质属性,欲取先予是领导策略的基本原则。作为现代领导者,必须充分认识领导策略在其领导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正确地把握领导策略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原则,以提高其在领导策略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一、领导策略:领导艺术的灵魂

《老子》认为,领导者领导国家、组织,不能不讲究策略,盲目蛮干的后果必然是失败。他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1]领导者不能仅仅依靠权力、暴力工具、制度等去发挥作用。

对于领导策略的重要意义,领导者们都有所认识。毛泽东把它比作一个政党的“生命”,他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2]基辛格把它比作个人的“政治生命”。这也是他从洛可菲勒的失败中得出的结论。把“领导策略”比作生命,对领导者来说一点也不过分,它是“智慧”的一种象征。正如尼克松指出的那样:“政治家强调领导要素里的智慧成份,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理论世界里”。但戴高乐指出,领导者本人永远直觉的根本重要性。关于直觉,亚历山大称它是他的“希望”,凯撤称它是他的“幸运”,拿破仑称它是他的“福星”,当我们说一位领导者有“远见”和现实感的时候,实际上是说他是根据直觉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戴高乐写道:“领导人的直觉使他深入了解事物的规律”。他又写道:“智慧可以使我们对事物获得理论上的和一般的抽象知识,但是只有直觉才能使我们对它产生实际的、特定的和具体的感觉”。“直觉可以通过复杂的情况抓住了本质的东西,然后,智慧把他所谓的直觉的洞察力所取得的‘原材料’拿来进行解释、捏合和提炼”。[3]戴高乐在这里强调领导“智慧”,并认为这是“先见之明”,实际上是一种领导谋略或领导策略,表现在领导者的领导实践行为活动中就成为领导策略。要使领导策略成为领导战略还必须多谋善断,这是正确运用领导策略的基本前提。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地说几句,领导策略对现代领导者来说,它是“生命”(无论是领导发展,还是领导生涯),而这种“生命”、“灵魂”的活力体现还要通过“多谋善断”即领导策略。从另一种角度看,领导策略又是一种技巧或者艺术。尼克松认为“理想和道德作为政治准则是重要的,但是他们的作用及不上技巧,成功的政治家是艺术家,他要用心注意人民情绪的细微变化和各种活动程度的近似值,要揣摩对手的策略,要不辞辛苦用妥协让步的办法来求得自己的一方团结,宗教改革家往往成功地使社会风气比较接近于某种道德规范,他们作为政治家从来没有成功过”[4]在现代领导实践中,组织领导的竞争对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面对全球化,领导者的竞争对手也呈现出了多元化色彩,如何正确运用领导策略艺术,赢得组织之间的竞争,提升领导力,如何赢得文化之间的竞争和与环境赛跑之间的竞争,正确运用领导策略,寻求组织发展与领导发展的生态良性,同时寻求文化的领导力合法性与合理性,这些问题已经是现代领导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顺其自然——领导策略的本质属性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这段话明确提出了领导者正确运用领导策略所应遵守的准则和领导策略的本质特征,道法自然就是领导策略的本质属性。从毛泽东对“西安事变”领导策略的形象生动的分析,我们对领导策略顺其自然的基本特征可以得出一点认识:一是要掌握好时机,二是要分清主次,也就是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西安事变”的发生,我们知道,毛泽东带领人民抗日,把握好时机,发动“西安事变”迫求蒋介石国民党抗日,同时,当前主要矛盾是中华与日本的战争,毛泽东没有把蒋介石治于死地。《老子》论述“领导策略”的自然属性时,也特别强调这两点,“夫物或行或随,或虚或吹”,并要求领导者“去甚,去奢,去泰”。

事物有快有慢,对领导者的要求是恰当地掌握时机,“适时地采取正确的行动”,要求领导者恰当控制“快”、“慢”的速度。列宁、斯大林论领导艺术,认为不可跑的太前,也不可落在运动后面,而应抓住中心环节向前进。毛泽东认为,“当群众不觉悟的时候,我们要进攻,那是冒险主义,群众不愿干的事,我们硬要领导他们去干,其结果必然失败。当群众要求前进的时候,我们不前进,那是右倾机会主义。”[7]如果说“或行或随”指的是快与慢,那么“或挫或隋”则强调的是缓与急。基辛格对领导权力所下的定义是:“掌管事态发展的先后次序和施加某种引导的力量”。既然是“掌管事态发展的先后次序”,必然有轻重缓急之分。它不仅要求领导者在制定和运用领导策略时抓住主要矛盾,而且对领导者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工作秩序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正如毛泽东指出:“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因此,一个地区的总负责人,必须考虑到该处的斗争历史与环境,将各项工作摆在适当的地位,而不是自己全无计划,只按上级指示来一件做一件,信差很多‘中心工作’和凌乱无秩序的状态。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或下属做很多工作,以致引起下级在工作步骤上的凌乱,而得不到确定结果。领导者总依照每一时期的工作中心和工作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中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

领导者在制定运用领导策略上,如果能做到准确地把握时机,并且分清主次(轻重缓急),那么就可以做到《老子》所说的“无败”、“无失”、顺其自然。

三、欲取先予——领导策略的基本原则

《老子》认为,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领导艺术规律的运动形式。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毋。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8]《老子》第二十五章又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9]

“反者道之动”,这一运动形式,体现在“领导策略”上称之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10]

“欲取先予”是一条领导艺术的客观规律。

物及必反,矛盾转化,必须是在一定条件下,《老子》没有指出这一点,这是他的缺陷。然而,从历史上看,“欲取先予”仍不失为一个成功的领导策略原则和领导艺术规律。从领导者指挥军事方面看,毛泽东对“欲取先予”原则的论述和艺术运用十分精彩,在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时,先退居战争后线、退让土地,引进敌人,而后再进行围剿的战争策略。

由此可见,“欲取先予”是领导者走向成功的一条重要领导策略原则,领导者在其领导行为与策略实践中使其更加完善,更加丰富多彩,在历史舞台上用它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充分显示了“弱者道之用”的巨大威力。

四、老子领导策略思想的现代领导应用

领导科学是理论,领导策略是艺术,领导策略不管多么高明,不管有无领导理论做指导,都不能脱离领导者行为经验的范围。领导策略是相对于领导战略而言的,它是指根据客观形势或主观情况发生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或竞争方式,是为实现领导战略愿景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方法、途径的总称。领导策略与领导战略是手段与愿景目标的关系。领导战略是重大的、全局的谋划,领导策略是为领导战略服务的,因领导战略存在而存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领导如希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带领组织和组织成员发展,提升其领导力,就必须运用好领导策略艺术。《老子》所说的“把握机会”、顺其自然的领导策略艺术,在现代领导策略实践中,就是我们常说的“过犹不及”、“欲速不达”,我们怎样才能做到面对竞争环境把握分寸和机会,顺其自然、恰到好处呢?

一是:在“:过”与“不过”之间,这是个顺其自然的“度”问题。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工作上,压力与工作效率之间合成为一种曲线关系,当压力增强时,工作效率就会提高,但达到一个最佳水平后,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不再提高,而且随着压力的继续增强反而下降。这是因为过度的压力使领导下属产生恐惧、愤怒、焦虑的情绪和攻击性行为。因此,现代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制造工作紧迫感环境氛围时应注意尺度,必须以部属的心理自然承受力为界限,把握好尺度。由此可见,领导者要把握好机会,顺其自然,掌握“过”与“不过”的界限,既要在组织领导过程中给下属一定压力(竞争压力),又要使下属工作过程中不过于紧张,使紧迫感与下属自身因素以及组织内外的客观环境、条件相适应,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二是:在“大”与“小”之间即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这里的“大”是指关系全局、涉及组织整体利益的原则性问题。现代领导者在有关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坚持原则,不能有半点儿含糊。这里的“小”是相对于“大”而言,主要指那些外无关主旨、无碍大局的次要问题、枝节问题、局部问题、具体问题。现代领导者在“大”与“小”的关系上,要坚持“大事要争,小事要让”,“大事讲原则,小事将风格”。现代领导者应具有较高的领导策略艺术,这样就能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和本地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将普遍的东西具体化;抓住主要矛盾,弄清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合并同类项”;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突出主要矛盾方面,抓住中心,使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具体、简明扼要、易抓落实。

三是:欲取先予和把握机会的领导策略应用。领导活动的随机因素很强,领导者经常遇到的都是随机决定的问题,加之实际领导活动中,信息情报可能会出现失真现象。这些都需要领导者通过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做综合分析和判断,去判断、分析、决策,抓住机会,有针对性的制定出领导策略与目标,不要犹豫不决,贻误时机。
四是:欲取先予的领导用人策略艺术。有效的领导者,不是跳“光杆舞”的领导者,不仅要善于识人,而且还要善于用人。善于用人的领导者不仅仅是为能干的人安排一个合适的职务、岗位,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领导用人策略艺术,使人心情舒畅,充分发挥才干、潜能和工作积极性。现代领导者在“欲”下属发挥工作积极性和最大潜能,必须先根据下属的心理需求和意愿,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以下属为领导的出发点与归属,根据下属特点,实施领导行为,实施领导策略与领导功能,满足下属的需求,最终实现领导者、组织、下属三维的共同发展。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