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讲师如何面对企业培训

从学习幼儿园的1+1=2开始,到现在的企业培训讲师。我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在经历酸甜苦辣的同时,我常常会停下来数一数自己的脚印,品一杯历风雨后的淡茶。
将本人从事教育几年的经来摆一下,希望能给那些想从事培训事业的朋友们一些帮助。
一、培训的误区——过火的期望
一般来说,从事教育的人都是思想活跃、事业心强、真心希望企业发展、员工进步的好心人。我们身边的培训师、讲师,绝大部分都是这种类型,属典型的知识分子。
由于理论基础相对比较好,当他看到企业中的弊病时难免会忧从心来。同时培训师在企业里又处在一个企业教育者的位置,对解决企业问题,保证公司顺利发展方面自认为责无旁代。
于是培训师就开始准备自己的授课内容了。他希望通过一次培训,讲尽世间精华,让受训者明天就大的改观。他们的愿望是:
领导管理能力培训——领导的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解决问题类培训——问题决不会再次出现了;
销售技巧——这些东西可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销售业绩大幅提高;
办公室讲文明培训——经过这次培训,所有丑陋现象都将消失殆尽;
培训要真是有这么大的能量就好了!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好心很容易走向误区,正因为培训师对使命的强烈责任感,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跌进了培训最大的陷阱——过火的期望。于是接二连三的错误庄接踵而至:过分父母心、总想扮演“上帝”、急于求成……
培训讲师常常自觉对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从心底里希望本企业的员工个个都像比尔•盖茨,能文又能武,拿得起放得下,这不是“望子成龙”么?
每当看到有些员工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总是希望,或者说想帮助他们立刻改进,希望通过一些培训、谈心、沙龙等活动,实现脱胎换骨,这就有点像扮演上帝的味道了。
培训师总想通过自己掌握的资源,来改变这些不完美的员工,而且最好是立竿见影的改变,最好是今天讲了销售技巧明天就掏光进店客户的钱,今天培训了服务意示明天所有的客户都给我们翘大母指。
有这种理想当然是好的,问题是他们太脱离现实、太纯真、太善良,常常失望也就不奇怪了。
当你满腔热情,辛辛苦苦组织了一场培训活动,希望产生积极的效果,然而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不买账,说浪费时间,培训的人都疲了,每个培训师讲的都差不多,也没什么做用,不切合实际,无法操作……。
这时你很容易痛心疾首,信心、热情一落千丈,极易产生挫折感,从而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开始唉声叹气,说以后再也不组织培训了,何苦何苦!很多人做培训没有坚持下去多数是遇到这种情况。
如果真是这样,那一件好事就走向了反面,企业,员工,还有你,就不分你我全部成了输家。究其原因,错在哪里了?谁都没有错,只是你的期望值太高了,还是出发点的问题。
换种表达方式,这其实是关于教育的价值问题。改变人本来就很难,要改变成年人尤其难。培训只不过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而教育从来都不是万能的。
想想看,连我们正规的学历教育都无法完全有效,何况短短几个小时或几天的快餐式培训!
这并非否定培训的价值,否则还要我们企业培训师干吗?我只是在强调:做培训要对培训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否则,谁都不能满意。
二、谁该为企业培训效果负责?
要改变成人的想思行为不是不可能,只是比较难。培训不是没有用而是非常有用的,世界上越是大型的企业越重视企业培训。那些为数不多的国际大型公司的培训机构都现在向大学、教育部、教育学院等方面发展,也就是说他们的员工要经过3-5年的培训才能完全成长起来。
国内一般的大中型企业没有这个实力,在现有的条件下要想保证培训效果只能天天讲、来回讲、重复讲、随时随地讲,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在一个培训和管理分开的企业里,培训只是唤呼真理的一个开始,是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培训的目的是让员工认可企业提倡的理念,认可一些知识或理解一些道理,让他们感觉培训师讲的对他们有帮助,从内心讲愿意接受这样或那样的改变。
这样说来要保证培训效果就不单单是培训师一个人的事情了,我们来看看培训的相关人有哪些,他们对培训效果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培训主要的三方是:领导、员工、培训师,他们组成了一次培训的核心。很多培训师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培训结束的标致是学员走出培训教室,其实学员走出教室是追踪培训效果的开始。
一次好的培训,必需是能为提高企业绩效起到一定作用的培训。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培训没用,那一定是你没用”,说的很有道理,任何一次培训的内容只要你不拿来操作实践,它就不会有用。而实践特别是技能技巧方面的不是一操作就成功的,它象我们小时候学骑自行车一样,一百个不舒服,一千个别扭,不摔上N次跤谁也学不会。这就需要后续的很多服务工作。
组织一次好的培训要求严格的分工,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放松,换句话说和培训相关的三方都要按质按量的完成自己的职责以保证培训的效果。培训师、领导、员工三方面组成了培训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培训师——做好开头把观点知识表达清楚,让学员理解并且接受、愿意改变;
领导——把培训中讲的知识做长期的灌输,反复讲来回讲,不断跟进;
学员——主动积极配合,在培训过程中给予讲师最大的回应并热情的参与;培训结束后主动实践,积极主动的改变。
我在做企业培训的几年中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况,给员工组织的培训主管不参加,员工学了什么主管不知道。少了领导这个环节,很多培训就成了一种发育良好的死胎,培训结束后没有人跟进,学员在课堂上拍胸堂保证:“老师讲的太有道理了,下去一定要好好做”。过了几天讲师心想不知学员怎么操作了,去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指导的,却得到学员一个干脆的答复“老师我们没有照着做”,“老师开始几天我们试了一下,困难太多了,现在我们都没用你讲的方法了”……。
一次培训就这样宣告结束,可惜呀!
对培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才是一个从事企业培训工作者所应有的心态。
愿所有的培训师都能在培训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