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绩效管理的源动力?

绩效管理”的源动力?
时下许多企业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也有一些想做绩效管理工作,都在观念上认定一个假设:只要实施绩效管理,企业中的大小问题,都可以搞贴,一切如意。于是乎,放眼大江南北,各类企业争先恐后纷纷上马绩效管理系统,即使对绩效管理不清楚者,也要请来咨询公司,大张旗鼓开始操作,唯恐被人笑话,好像不搞绩效管理企业没法生存似的。那么,以上假设成立吗?
我们试想,未引入绩效管理这一概念名词前,国内企业不都活得很好呀。放眼世界,从德鲁克最早提出绩效管理的雏形—目标管理到现在绩效管理也不过几十年时间,之前的百千年人类前进的车轮好像一直向前,而且是永不停息,之后,好像也不是所有企业都非要做这件工作才能生存,这充分说明前面的假设不成立。当然,作者不是论证是否要做绩效管理工作,是否要倡导绩效管理工作,我们的观点是,要推行绩效管理,要想让绩效管理工作长久有效,也就是假设成立,企业必须具备实施绩效管理的源动力。
第一、合理分解战略目标。这个卖点是针对CEO们的,其实就是琢磨CEO为什么要支持你工作的问题,这是领导动力。试想绩效管理没有CEO们支持,绩效管理能开展下去?要想让CEO们开心,放心、有心帮你做事,绩效管理第一步必须合理分解组织战略目标,把绩效管理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工具,成为完成组织发展大计的载体,让CEO们知道,绩效管理是一个大筐,保准能够装下CEO想要的任何东西。
第二、良好的文化平台。绩效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大舞台,提供所有员工参与表演的机会,如果你残酷的折磨员工的心理、意志和情感,沟通不畅,到头来,绩效管理就成了你自己的事情,是一种负担和累赘。所以,发动大家,满足参与需要,推行人性的管理文化是绩效管理的环境动力。
第三、健全的激励机制。这里是从制度动力来谈的。我们做过统计,绩效管理不能长久执行的80%以上原因是组织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也就是考核不能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许多企业实施绩效管理搞得员工怨声载道,流于形式,成为组织的管理的鸡肋。长久机制其实就是激励机制。
以上是三个动力方面,在理论上,绩效管理的动力源也可以从内动力、外动力来区分,内动力指企业主动适应环境变化,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甚至改变环境,获得组织的发展,一般意义上寡头垄断、排他性的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是内在动力支配,也可以从领导者的个人成就感获得绩效管理的内在动力。外在动力是基于环境恶劣,追求效益,获得生存需要,才迫不得已实施绩效管理,外在动力是目前最普遍的动力,可以说绩效管理是外在动 力的表现形式。
当然,绩效管理的动力源存在于企业自身,领导、方法、文化、机制等动力只是其中一部分。企业要想推行绩效管理,恐怕需要从长计议,好好考虑动力是否足够推动这部机器。作者最后建议企业树立“大绩效”的概念,唯有如此,绩效管理才可以生生不息。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