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紧急抢修,主修技师楚兴犹豫之后
“张厂长,不是你激我,我想是绝不会成功的。”这是在11名参与抢修的员工发出的一片欢呼声中,河南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驻陕北项目组钳工技师楚兴,指着眼前因重大故障刚刚恢复运行的膨胀机由衷发出的感慨。
原来,由该厂承包的陕北永宁钻采公司双河液化气站生产装置因膨胀机轴承故障,被迫紧急停机。膨胀机是高精度运行设备,一般故障都必须让厂家上门维修,更何况是这般严重故障。可是,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装置10余天的停机,使甲方面临重大损失。怎么办?着急中,钳工技师楚兴很想自己试试,可他又担心维修力量严重不足,万一哪点不慎把事情搞砸,岂不是雪上加霜?
正在犹豫之中,带班领导张树显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将楚兴拉到了一边悄悄问:“楚师傅,你看咱们自己能修吗?”楚兴将机组故障与现场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分析完后一脸无奈地说:“要在咱厂里,加上老赵、老张他们六七个人,我敢说能拿下来,但现在身边连个能配合的人也没有,够呛。”
看到楚兴信心不足,张树显口气变了:“要不,咱从厂里搬几个救兵来?不行,厂里这段时间正忙着上产,走不开;刚才小刘说只要有人在关键地方指导一下,他也能干,要不让他试试?实在不行,城里有个修车铺技术不错,也叫来试试,咱最后把把关……”显然,这是激将法。
几句话下来,楚兴果然“上当”,心想,这些人的技术还远不如自己,领导连他们都看得上,自己还犹豫什么?于是,他说:“算了,还是咱自己来吧,顶多多花些时间,多装几遍!”听了这话,张树显喜在心里:“好样的,说了半天就等你这句话!从现在开始,你说了算,我还有其他人全都听你指挥,出了问题我负责!”面对领导的信任和期待,楚兴心头涌起阵阵感动。
接着,张树显又对临时抽上来的11名抢修队员做了简短的现场动员,然后,在楚兴的主操作与指挥下,大家投入了紧张而谨慎的抢修操作中。作为带班领导,张树显把自己放到一名维修工的位置上,与其他人员一起对照着技术图纸,边测量装配数据,边拆部件,为零件标号,详细做好相关记录。新轴承换上后,张树显又与大家一起按照测量记录的数百个数据一点点进行复装,不合格的就一遍遍拆了重来。遇到困难的地方,张树显抢先躺到机组下面查找原因,不断给大家鼓劲加油。在他的带动与鼓励下,大家用了两天近30个小时的不懈努力,就完成了膨胀机的组装,并一次开机成功,创造了该厂外部市场维修工作的奇迹。
【笔者评说】领导艺术比技艺更重要
蜀国丞相诸葛亮在攻城拔寨过程中,每当遇到高难度的任务,往往不是采取直接安排的办法进行调兵遣将,而是利用激将法,通过言词使目标对象自己跳出来,主动承担任务。而基本上每员被激之后的战将都能一改过去的行事作风,想方设法,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诸葛亮没有战场厮杀的武功,却能调动千军万马克敌制胜。张树显没有抢险维修的高招、绝活,可有能调动掌握绝招绝活的技工积极抢险的领导艺术。由此可见,对领导者而言,掌握领导艺术比掌握技艺更重要。
然而,当今在一些企业里,许多基层管理者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虽然没有掌握什么绝招绝活,却也不想掌握领导艺术,生产现场发现问题或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时,他们不会想方设法通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潜能来克服困难,而往往采取敷衍、推脱或等待上级解决处理的方式,深怕一个不小心使自己担上干系,负上自己觉得不该负的责任。这种领导思维和方式,使许多本来通过努力有可能得到解决的事儿最后不了了之,使许多渴望一试或者有可能一试的创新激情和创新苗头灭于萌芽之中。
在上述事件中,如果身负带班之责的张树显,决定等设备厂家派员来进行维修,那么,就不会有后来楚兴的创新成功;正因为他在关键时刻冒着抢修失败的危险,狠力推了楚兴一把,勇敢地带领技术人员迎难而上,不断给抢修人员以鼓励和支持,更以自身实际行动激励抢修人员克难了困难,才有了最后既减少了甲方的损失、又使员工得到了极好的锻炼,既提高了队伍士气,坚定了他们攻坚克难的自信心,又让员工们在抢修中获得经验和成长的收获,这实在是高人一招之棋。
其实,企业不仅是一个制造产品赢利创收的单位,而且还是员工们充实提高自己、展示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员工们希望得到领导的有力助推,希望听到来自领导和同伴们的由衷喝彩。试问一些企业管理者,你们为何就不懂员工的心呢?
你们在注重自身功利发展的过程中,眼睛向上,缺乏对员工必要的观察和思想,逐渐拉大了自身与普通员工的距离,忽视了员工的精神需求,用偏颇的眼光看待员工,用功利的思想看待问题,既削弱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自身在日常工作中畏首畏尾,丧失了开拓的魄力。
在此,笔者由衷希望:当企业遇到问题和困难时,领导们不妨多给员工一些机会和思考,多鼓励支持他们大胆去想,大胆去做,也许很多情况、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