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始终抛不开人性的本质,但是由于我们本身就是人,所以很难看清楚人性光辉与丑恶的一面。这个问题是我们没有办法去解决的。
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话语一定是对的,因为人出来的时候是真正纯净的。只是由那一瞬间开始,这个世界给他什么他就体会与学习到了什么而已。
自古以来,我们很难从达官显贵处看出人性光辉,反而在山野之间、在草根一族中显现出了人性的悲喜、顿悟,反而出了孔子、老子这样的出世之人和入世之道,反而是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世代的中华儿女。
为什么这样?应该是衣食无忧的人才可以有时间去感悟和生存没有关系的东西的啊?为什么是这样?
人性的雾色中我们可以探究到什么?试图拨开迷雾的人不是大仁就是大恶,例外一些就是山野的神仙了。
最近总是在一些报道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总是在接受一些震撼。对于生命来说,一切都是不值得说的。在生与死面前,超脱是勇气更是直面惨淡的无奈。
前一段时间在巴士站台等车,见一老者求乞也不讲话,拉一把我叫不出来名字的乐器,面前是一张纸:“安徽人,曾在部队任侦察连长、有军功,因孩生意失败,本诚性要还钱,又因己年老无力做活,只得乞讨。”这是我们心中乞丐么?那挺直的腰杆,那神气中残余的锐。
我掏出五十元,眼不敢看他,小声的说“我也曾是军人”。逃也似的离开,迎面来的风湿了我的眼睛,也湿了我的心。
军人,威武不能屈也,贫贱不能移也。何堪此境,他要承受多大压力来面对自己的行为?
“本诚性还钱”,他为这个付出了自己的尊严。他让我看见了另外的一面:仁、义、礼、智、信尚存于山野之间,存于执守之间。
人性的光辉是卑微处闪现,那是居现庙堂上人不为之的,也是他们无法说的。
那只是我们此等草根辈才可以见,才可思的。
原来,浓雾只存于庙堂之中。
原来如此,我想,我明白了一点点人性的背后。
2006年12月4号 23:50于金陵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