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渐规范,市场对企业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内部管理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和制度对企业的人、财、物三者的管理,而各项管理都是通过人的实施来实现的,因此企业管理就是企业对人的管理。要对企业实施管理就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内部沟通就是实施企业管理的最主要的方法和途径。企业的管理离不开内部沟通,沟通沟通渗透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
企业的每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人与人、上级与下级、部门与部门及企业与外界等多方面的沟通,互相理解,互通信息。然而在现实中,企业内部多个方面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给企业内沟通设置障碍,使企业内部沟通不够顺畅,以致影响企业各项工作开展。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内部沟通呢?简单归纳几点与大家共勉。
一、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岗位配置。
企业合理的组织机构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沟通,有利于信息的传递,有利于内部的协调合作,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如果组织机构臃肿,机构设置不合理,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形成多头领导,或因人设事,人浮于事,那么信息就不能及时准确的传递到接受者那里,以致影响工作的开展。
二、沟通者的个性特征
信息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性格和个人情感的等因素的制约。如沟通者双方和一方性格比较孤僻、内向、不善言语,那么在沟通时可能会信息传达不全,接受者只能得到片面的信息。
三、沟通者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
在沟通中,沟通双方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的差异将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因为对同一事项,知识经验不足者对事情的表达可能就不太具体详细,而知识经验丰富者对事项的表达就会详细具体,甚至还会做出自己的见解。同样,同是接受相同的信息描述,知识经验层次不同的人所获取有用信息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四、沟通者的态度
在沟通过程中,沟通者的态度对信息的传递和沟通的效果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又可分为不同的层次来考虑,一是人对人的态度,就是说在沟通时沟通双方的态度不友好,或者不能互相配合,那么沟通的效果就不会很理想;二是人对事的态度,就是说沟通者对信息重视的程度不同和关注的重点不同,最后沟通的效果也是不会很理想的。
五、沟通者利益的选择
赚取利润,追求利益是企业的重要目标,同样,企业内部组织和个人也要争取自己的利益。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就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删除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沟通者就会把与自己有利的信息进行夸大宣传,而把与自己不利的信息进行隐藏,这就造成信息传递的失真,影响组织目标、管理决策等方面实施和落实。
6、沟通者之间的信任程度
人与人的交流是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进行的,只有双方充分信任才能够有真实的交流与沟通。在企业里面上下级的更是如此,如果下级对上级没有足够的信任,下级有了问题不能及时反映上去,而上级对下级没有足够的信任,公司的政策和决策就不能及时地传达下来。只有双方充分的信任才能达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7、沟通者心理品质
在管理实践中,信息沟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上级与上级、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全面有效的合作。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合作往往会因沟通双方的个人心理品质以及下属的畏惧心理而形成障碍。比如主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总是过分威严,给人造成难以接近的印象,或者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同情心,不愿体恤下情,都容易造成下级人员的恐惧心理,影响信息沟通的正常进行。
8、企业内部沟通氛围
企业内部应有和谐、畅通的沟通氛围和相关制度保障,保证内部沟通良性运行。如果管理者在进行信息沟通时,不带成见的听取意见,鼓励下级充分阐明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做到思想和感情上的真正沟通,才能接收到全面可靠的情报,才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与决策。如果员工提出一些建议或意见,得不到上级及时地回复甚至招到一些不公平的报付,那么员工就不会再愿意相互沟通和交流,更不愿意提出自己对企业的真实看法。
9、人际关系
员工在企业里面的人际关系也会影响与别人的交流与沟通,好的人际关系会使自己与别人进行沟通时非常顺利,而糟糕的人际关系就会使自己与别人进行沟通时招到重重的壁垒。员工为人处事和周围的人际关系对自己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有着很大的影响。
10、沟通时间和地点
恰当的沟通时间和地点也是决定沟通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沟通对象正工作现场大汗淋漓地忙于工作时,你要求他与你商量下次聚会的事情,显然不合时宜。所以,要想很好地达到沟通效果,必须掌握好沟通的时间和地点,把握好沟通的火候。
以上所描述的几类与沟通效果有关的因素大多都是员工的主观行为,都能够通过员工的努力进行消除这些阻碍沟通的因素。只要能够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注意个人态度、把握合理的时间和地点,选择正确沟通对象并运用合适沟通技巧,我们企业内部的沟通就会畅通无阻。有了良好的沟通氛围和交流条件,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就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得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