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管理者怎样培养豁达开朗的情绪?

对于管理者个人而言,豁达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宽容开朗则是创造和谐气氛的调节剂。所以说,豁达开朗是引起他人愉快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大法宝。豁达开朗的管理者通常比较宽容,能够对他人甚至员工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论、行为以至宗教信仰、种族观念等都加以理解和尊重,不会轻易把自己认为”正确”或者”错误”的东西强加于他们。这样的管理者即使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或做法,也会尊重别人的选择,给予别人自由思考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管理者豁达、开朗是实现自我满足的源泉和令人产生轻松愉快从而赢得员工、客户喜爱的重要因素。因为,豁达开朗能使管理者实事求是地、坦白真实地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目标的关系以及自己的评价。而且还敢向自己和他人公开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让别人了解自己,善于自我认识,敢于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获得一个真实自我的反馈。对管理者而言,这有利于激活其创造性的愉快的心境来代替忧郁、苦恼的情结。

  管理者豁达开朗从积极方面看,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平衡、激励、信息和智能四个方面。

  平衡心理功能

  管理者的情绪化反应和普通人一样,往往与心理失去平衡有关。这时,适当调整情绪是心理平衡的基本方式。

  保持心理平衡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攻击就是通过情绪的宣泄来求得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许多管理者在事业受挫或与人生气时,即用大喊大叫甚至动手打人来解心头之气,以便紧张情绪得以松弛。但显然,管理者是绝对不可以只用简单的攻击方式来求得心理松弛,而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管理方式可能产生的后果。因为管理者还肩负重任,职位放大器原理会把管理者的任何情绪的影响都会加以放大,所以管理者表达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的方式是不自由的。下面介绍一种适当调节管理者情绪、以保持心理平衡的方式——内化。

  内化是指把情绪转化为内心深处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内化的过程是把情绪宣泄的能量积蓄起来,然后让它逐步释放,成为一种内心深处的力量源泉。这不仅保持了心理平衡,而且给心理活动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管理者在创业实践中必然会经常遇到情绪的波澜,这时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往往成为对管理者理智程度的考验。成熟的管理者总是对情绪加以控制,使之内化成为一种强烈的情感。管理者情绪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如果冲动起来不加控制,可能产生毁灭性后果,这时心理虽然因能量释放而求得平衡,但也因此而失去活力;如果管理者把情绪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内心深处的情感,转而以一种积极的豁达与开朗情绪去面对,那么,心理状态就会显现出既平衡又充满活力的状态。

  激励行为功能

  没有情绪的管理者是不存在的,没有情绪冲动的管理者也不见得是卓越的管理者。其实,作为充满活力和热情、为了理智和信仰而奋斗不息的管理者,往往是一些充满激情的人。这说明,情绪也具有激励功能。也就是说,适度的情绪放松不仅不会降低反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宰。这是因为人的活力也需要激发,缺乏这种激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管理者豁达开朗的情绪就是这种激发因素之一。当他们的情绪表现为豁达开朗时,心理上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产生一种激励与感染他人的力量。

  信息交流功能

  管理者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必然会与周围的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行思想和信息的交流,而豁达开朗的情绪则在这种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管理者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和意图,不便于或者不可能用语言来表达,这时管理者豁达开朗就发挥着透露和示范管理者内心信息的独特功能。

  有时管理者示意下级做某些情绪上的调适,这时聪明的管理者往往用豁达开朗的情绪的表现来暗示下级。善解人意的下级,就从捕捉管理者情绪变化的信息中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

  在许多情况下,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交流就是在这种情绪暗示中完成的。特别是对许多敏感问题,语言表达不太方便,情绪变化往往成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心灵沟通的方式。

  促进智能功能

  情绪和情感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具有明显的促进智能的作用。管理者情绪和情感对促进知觉选择、注意力集中、记忆和思维的活跃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管理者情绪对某一事物特别敏感,表明这一事物对他们格外重要,这自然会促使管理者稳定地注意这一事物,可能会排除别的信息干扰,全神贯注地注意该事物的一些信息,而且会对自己有兴趣的信息具有十分准确的捕捉能力,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往往缺乏敏感。豁达开朗有利于储存这种体验,从而对其细枝末节也有了掌握的力量。

  记忆作为管理者贮存信息的心理活动,同样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般说来,对自己喜欢的事物都会毫不费力地记住,管理者的记忆活跃与否,也与情绪和情感有关。对自己经历的往事,凡是激起自己强烈情绪体验的,记忆便十分准确和清晰;而难以激起自己情绪波澜的,则随时间的久远而消退。

  思维活跃程度往往也与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管理者在分析、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中,情绪是否保持必要兴奋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者在极度悲愤、痛苦、兴奋时,思维明显加快,甚至出现幻觉,有时会影响到思维的周密性,做出一些非理性判断。管理者情绪处于抑郁状态时。思维的敏捷性往往下降,甚至略显迟钝。因此,管理者在决策时,思维需要活跃而缜密,这时情绪应保持适度的兴奋,同时又必须保持稳定。思维的活跃往往来源于情绪的亢奋状态,这时一些平常难以出现的直觉、灵感,往往会突然出现,甚至久思未果的事物也会有所顿悟。因此。管理者豁达开朗不仅是增加个人魅力,赢得员工、客户喜爱的法宝,同时还是益智的一剂良方。

  要想培养豁达开朗的情绪,管理者不妨参考下面几个方法。

  1.经营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

  管理者要培养豁达开朗的管理品质,首先要有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来回应和激活。

  二十几年前,沃尔沃、丰田等多家企业把建立充满热情的团队引入他们的生产过程中,曾轰动一时,成为新闻热点。团队如此受人青睐,原因何在?事实表明,如果某种工作任务的完成需要多种技能、经验,那么由建立充满热情的团队来做效果通常比个人好。团队是组织提高运行效率的可行方式,有助于组织更好地利用员工的才能。在多变的环境中,团队比传统的其他形式的稳定性群体更灵活,反应更迅速。团队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地组合、重组、解散。

  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是管理者在本质上做出彻底的转变,只有彻底转型为更有正义感、更相信人格、更具服务热诚、更值得依赖以及更充满人情味的时候,才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管理者豁达开朗的情感,似乎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却是管理者与他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在平凡的工作中,对团队员工注入豁达开朗的情感,温暖员工的心房,使团队的员工都有一种宾至如归、至亲至友的感觉,才会使员工产生信任、牺牲和忠贞。通过长期的”感情投资”进而产生一种”情感效应”,为企业生存与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员工能够自如地、轻松地、愉快地去工作,而不是受到压抑,好像自己是当牛做马。

  热爱工作、关怀员工的人一定能够得到员工的拥戴。管理者为了更好地调动团队的积极性,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和干劲,应不失时机显示出关心和体贴。例如,你的员工得了一场大病,请了半个多月的病假在家养病,当他恢复健康头一天来办公室上班时,难道你对他的到来会面无表情,麻木不仁,不加半句客套,投有真诚的问候话语吗?记住:良言一句三冬暖。

  豁达,可以维持团队;开朗,可以维持企业;豁达开朗,可以改变你的整个世界。

  2.做个胸襟宽广的人

  作为职业管理者,要真正地做到豁达开朗,就必须气度宏大,胸襟宽广,因此需要学会”容人”,这是具有豁达开朗情绪的管理能力的前提条件。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容人之短 管理者用人时要用人之长,客人之短。事实证明,凡是能宽容人短处而大胆用人长处的管理者,多能成就一番事业。一些才能出众的人,其缺点往往也较突出,正所谓”有高峰必有深谷”.管理者在选人用人上,应该切忌求全责备。为此,也要具有用人不疑的胸怀,即选用一个人后,应该对其以诚相待,切忌猜疑。这是容人之短的一种深层表现,也是获得豁达开朗情绪的思想基础。

  容人之才 管理者要善于容忍那些才能高于自己的人。人各有所长,又各有其短。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者的能力通常高于员工,但员工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则可能超过管理者。如果能把某方面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紧紧团结在身边,就会培养出取各家之长于一身的素养,使自己离成功更进一步。管理者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绩效,就应能容人之才,把那些有能力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合力,共铸成功。

  容人之过 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作为管理者要容许员工犯惜。犯了错误不一定是坏事,因为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正视错误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敏捷。而且,容人过错可以调动犯有过错员工的积极性。在一些优秀管理者那里,甚至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失利的员工优先。看起来这种做法似乎有悖常理,其实却不失为一种超前理念。因为有过错的员工往往比有功劳的人更容易接受困难的工作。容忍有过错的员工本身,对有过错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就足以使其一跃而起,创造出令人惊叹不已的成绩。特别是他们犯错误而受到社会歧视和冷落之后,其最大愿望往往就是恢复自己的价值和尊严,重新获得同事的认可与社会的肯定,管理者一旦提供这种机会,他会感激管理者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会迸发山超乎常人的热情和干劲,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任务。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