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也谈中国式管理

改革开放近2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近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管理层次
掀起一股关于“中国式管理”的探索。曾士强教授从领导,激励等方面对中国式的管理进行拉细致深刻的阐释。
管理,从古至今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若是没有卓有成效的管理就不可能让万里长城盘旋于中华大地,
就不可能有秦始皇陵兵马俑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古埃及的金字塔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10万人经过20多年的努
力可以建成吗?但它们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其本质都是通过管理的基本手段去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
资源运用各种手段及方法加以协调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而当今世界在管理界最为明显的是美国式的管理和日本式的管理。当然,我们中国式的管理也逐渐的在兴起。
二战后的日本国内一片狼籍,百废待新。经济要发展企业是最为关键的要素。日本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和二战
后的社会背景。实施的一系列独特的管理手段。如:年功序列工资制,终身雇佣制,团队合作制等等,形成了加强
合作与团结的精神,形成了独自的企业文化优越感,并注重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学术界将这种风
格的管理称为日本式的管理。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前全国几乎是实行计划经济。国家直接指导经济的运转,大学
毕业生由国家直接分配到各工厂去工作。一般来讲,如果公厂不倒闭员工大多数不会离开工厂。而且随着工龄的增
长相应的增加工资,福利,晋升,升级等等。这到是可以找到日本式管理的影子。
而美国,原先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独立以后逐步富强,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它借助原有的
雄厚物质财富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企业其管理方式根据美国人开放的思想,发散的思维,追求个性
化的发展,崇尚冒险从而形成美国独特的管理风格。学术界将这种提倡个性化,关注变革,决策迅速以及倡导员工
之间的良性竞争称之为美国式的管理。我国的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现阶段的管理方式就有美国式管理的趋势。
那么,中国式管理到底是什么呢?是从改革以前的偏日式向偏美式转变吗?不然,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只所以能够
得以不间断的传承和延续一定是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管理,它也是中文化。这势必决定中国管理有其独特
之处。我们往大的一面想一想,是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其不同于他国的管理风格呢?往小处想,是否每个省市的各个企业
都有其异于它企业的管理模式呢?再大胆的想一想,是不是每个时代都有独于它时代的风格呢?当然所有的答案是肯定
的。
显然,管理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不同是就是中国在秦朝修的长城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在时代背景,历史条件,核心人物
的性格,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这就导致它们的管理的表现形式即管理风格,手段不同。管理如同天空中的太阳,它在中国,美国,日本,埃及被看到的时间不同不是因为它不是同一个太阳,而是因为各国所处于地球的经纬度之别而已。
管理它是门软科学,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符合某种特定环境的特定方式,而这
恰恰是权变思想的体现。所以,中国式管理能否象美国,日本式管理的成功关键在于权变思想应用。但是,目前国内许多的企业在管理方式的选择时,有两个如下的极端:
1.一味的追求“中国式的管理”。一些管理者误以为中国古代圣贤的思想就是中国化的体现。其实这种想法是很偏激的,中国古代思想百家争鸣,丰富各异。从管理的思想来讲,比如孔子主张义制于利,人有追求财富的本性,但是君子取财有道。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无所作为,无为从管理上讲可以理解为一种授权,是让员工自我发展思想的体现。庄子主张自身的修养以达到使人昭昭的目的,并坚持身负大任者须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且,他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其善也伪也。
2.盲目的追求国外的管理的模式。近代管理发起于西方各国,很明显它们在管理领域的研究比我们深,也比我们更为全面。
所以有些企业将国外的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加思索的引进。最终因为不实用而导致经营失败的例子随处可见。
所以,我们中国式管理并非各圣人的思想,也非引进的近代西欧管理学理论。从宏观上讲,在发展中国式的管理的道路上,关键在于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路子,结合中国人文,社会,历史背景。总结我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正反两面的经验。从微观上讲,要根据各地区的特色制定适宜的管理手段,只有适合于中国自己发展的经济管理方式,才是中国式的管理。
随着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各国都在国外设立子公司,跨国贸易越来越频繁。谁会说将来有一天各国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会消失代之以一个全球性的统一的管理模式呢?
我期待。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