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企业并购引发人才地震:是走是留?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跨国并购迅猛增长。美世咨询最新调查发现:未来5年中,中国本土企业及跨国并购活动将日趋频繁,文化融合、保留人才是并购能否成功的两大关键因素。

  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和危机干预,企业并购引发人才地震的事件屡屡发生。

  2006年12月8日,某台湾手机厂商对外承认收购某德国厂商全球手机业务失败,随即1900名德国员工被解聘,其余1100名德国员工也在原雇主帮助下积极寻求出路,而北京所有研发员工亦被裁撤。失败的资源整合及持续至今的大幅裁员使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裁员、辞职同时爆发

  日前,国内专业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通过对全国1200余名白领进行的“并购员工心理调查”显示:有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裁员和主动离职同时爆发,员工大规模流失超过40%”。

  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专家认为,最多的受访者认为人员流失会超过40%,反映出并购中企业出现人才流失现象的客观性。此时员工普遍有三类心理反应:首先是部分人员担心新环境的适应性问题,通过“跳槽”来躲避两种企业制度、文化在整合中产生摩擦或对抗;其次,被并购企业在控制权转移后,部分员工尤其是管理者担心补偿会减少、权力会丧失等;第三,双方员工都会有一些顾虑,并购方员工担心原有职位变动,被收购员工怕受歧视,产生“二等公民”的自卑感等等。上述问题处理不当,这些忧虑与担心必然会引起人才大量流失,导致并购效果大大降低。

  薪酬成为关注焦点

  在调查“企业被收购最关心什么”时,最多的受访者,27.32%选择了“薪酬调整的情况”;其次是“管理层如何调整”的21.86%;最关心“所在部门和职位是否会保留”的比例为16.39%,与此比例相近的是15.85%选择了“企业核心业务是否会调整”;最关心裁员的仅12.02%;最少的受访者关心“绩效考核制度的变化”。

  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专家指出,薪资由于与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并购后薪酬的调整是所有整合措施的前提。而尤其是当两个薪酬体系迥异的公司发生并购时,薪金上的变化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行政管理首当其冲

  在回答“企业发生并购,何种职位最可能被裁撤”时,受访者的选择颇为耐人寻味。“行政/人力资源”被认为是最危险的,有高达38.80%的受访者选择;商业报道[biz.icxo.com]认为“高层”最容易被裁的比例紧随其后,有32.24%的选择率;而研发人员被普遍认为是最安全的,仅2.18%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会被裁员;其余销售、市场/公关/广告和生产/制造的选择比例分别为11.48%、8.20%和7.10%。

  在造成“肯定会‘跳槽’离开”的诸多因素中,排名第一的是——工作由“核心”变为“鸡肋”,有25.14%肯定会因此跳槽;21.86% 受访者当“薪酬福利减少”时肯定会跳槽。而管理者普遍担心的“出现大幅裁员”和“核心管理层大换血”的比例却受到较低的关注,选择比例分别为4.36%和11.48%。

  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专家建议,为了避免员工抗拒收购或非理性“跳槽”,并购中应安排一系列员工沟通会议,让员工清楚整个并购的大致情形,如股权的变化、未来的经营方向等。加强沟通非常关键,本次调查显示当“不与员工充分沟通并购后的管理调整,过于‘神秘’搞突然袭击”时,会有18.03%的白领选择辞职或跳槽。

  品牌、地位决定去留

  最多的受访者,43.17%白领在“企业被更有实力和品牌的公司并购”时,会选择努力留下来。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专家认为,上述调查数据反映出,“雇主品牌”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也佐证了“雇主品牌”是企业吸引潜在雇员最重要手段的结论。

  第二多的选择是,有33.88%受调查白领在仍被视为核心员工时,会积极融入新公司;但薪酬对于留人的重要性却有所削弱,当企业承诺收购后薪酬福利不减少时,有13.66%的人会留任;“基本保留核心管理层”的影响力仅为7.10%;最少的是“裁员没有被裁”的2.19%。

  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专家提醒职场人士,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但人才对于企业的价值是因人而异的,能力还是第一位的。而企业在并购中首先就是要明确对人才的态度,让他们明确感到并购后依然存在继续发展的机会,自然愿意留任。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