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意义是什么?
一、创新思政工作是适应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福祉的伟大事业,将使我国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些对思政工作有更高度的要求和新的走势,必将会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提高人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打开人们的眼界,促进法规意识的提高,出现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触发文化生态和社会风气繁荣变革。
二、创新思政工作是适应思政工作对象新变化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和员工始终都面临着四种竞争性的挑战即:全球化挑战,质量的挑战,社会化的挑战,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挑战。每一种挑战都对企业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思政工作的客体,人们的自主性、独立性、选择性、务实性、流动性和融合性也对思政工作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创新思政工作是思政工作永葆生机活力的需要——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我党优良传统的思政工作的不断创新,也是我党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政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还是简单重复陈办法、旧方法、老渠道,就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也不会受到人们的认可。
四、创新思政工作是体现“以人为本”根本宗旨的需要——
知识经济使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其焦点不再依赖于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而更多依赖于国家的知识创新、知识加工、知识传播和应用能力。而这些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凝聚人心、激发潜能、奉献智慧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途径。
——在工作思路上求创新。工作思路应做到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既要立足于业务工作和员工思想实际,还要考虑到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和思想意识变动的趋向,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展开。在思路的转变创新上,要了解群众想法,服务大众需求,引领思想潮流,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宣传人、教育人、引导人提高人的功能,真正形成适应形势发展、适合职工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在工作机制上求创新。一是要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灵活机动地设置扁平式工作机构,配好配精政工干部,保证思政工作的完整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在“专兼结合”、“双肩挑”、“一岗两责”等模式,形成全方位、多格局的运作机制,并运用良性互动的激励机制和规范有效的约束机制,形成上下结合、左右畅通、协调有序、合作有力的工作新格局。
——在工作内容上求创新。一切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内容都应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加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作风意识等政治素质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业务技能和文化知识等教育,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工作作风上求创新。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要纵观全局,准确把握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及其影响员工思想意识的趋势;另一方面要深入实际,倾听群众呼声,分析思想状况,把握思想脉搏,挖掘各种思想问题形成的根源。根据现代人的特点,积极做好文化激励、人际协调、心理适应,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在工作方式上求创新。一是要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表率作用。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做到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关注问题。三是变居高临下式的单向灌输为平等交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四是依靠群众,积极采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完善自身工作,成为员工的贴心人,实现双向互动,主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