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后用人单位招聘高峰期的到来,笔者就应届毕业学生在应聘过程中注意的一些问题和面试过程中的一些技巧与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分享。
首先,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要对自己做正确合理的评估分析。
临近毕业许多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三面的压力影响下认为能找到工作有工资维持生活就很不错,不考虑以后发展或先上班再找其他工作,即所谓的“先就业再择业”;还有一些学生认死理一心想找事业单位,认为吃国家饭就是“金饭碗”等等很多的就业误区,这都是没有做好个人评估,没有设计职业生涯规划造成的盲目就业,所以个人自我评估是应届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首要难题!个人认为应届生就业前一定要从自己的个性、特长、家庭背景以及社会能力方面做一个完全由自己决定的就业目标,然后与父母长辈、学校的老师探讨,借助于外部力量再一次对自己作一个综合评估,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规划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切忌“偏听、偏信或武断下结论”。
其次,统筹资源尽可能多的寻求就业渠道。
选择好就业方向后,接下来就要寻找就业途径。我在这介绍几种供大家参考:
(一)、通过亲朋好友、学校老师或往届师兄求职。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一样,选择的就业方式也不尽相同。通过他们层层关系找到的工作风险小、稳定性高是就业的首选。
(二)、自荐求职。在就业前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单位的响应职位,直接与雇主联系这样可以给雇主一个自信、果敢的印象,一旦成功发展的空间较大。
(三)、利用网络或传媒求职。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主页或外包网站,学生可以通过注册会员或其他形式发布自己的求职信息,使就业变被动为主动。
(四)、自带项目求职。如果学生手中有自己的科研或改进方案等能给单位带来效益的项目,你做的只是把它邮寄给单位负责人就可以了。
第三,招聘面试过程中的“一忌、二问、三准备”;
“一忌”就是在应聘过程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求职的成功根植于自身素质和客观现实之上,审时度势,准确定位是求职成功的关键所在。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求职之大忌。
“二问”是在就业中要问:
(一)、要问单位性质及录用后是否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
应届毕业生要紧记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等单位无主管部门、无人事管理权限,所聘用的专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人事关系都应委托市人才服务中心代管,不办任何手续(录用手续和人事代理手续),所聘人员干部身份就会失去,自身的合法权益就无法保障。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是明确单位与个人聘用(劳动)关系的。受法律保护的契约性文书,签订《聘用合同书》(市人事局统一印制的)或《劳动合同书》是自我保护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弄清这个问题也就基本弄清了该单位是否能依法保障聘用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要问工资、工时,保险福利待遇,这是我们成功和生活的保障,具体可根据职业的性质、单位的地区等灵活考虑。
“三准备”就是要做好:
(一)准备好一声谦虚地问候。
八O后的显著特点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传统礼数越来越少。笔者在面试中就遇到有学生直呼用人单位人事代表的姓名或以“”开头招呼人,遇到这样的人笔者的态度是不会做人,就算你硬件再优秀也不考虑你,因为录用后你可能会损坏公司的形象。所以求职对面试人的称呼是就业的第一扇门,应届生最好以“老师、先生/小姐、大哥/大姐”为招呼语。
(二)准备好外包。主要包括一份简约的简历、一件合体的衣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一个清醒的头脑。具体可根据面试的实际情况来定,“简约”是简历形式要简单不搞花里胡哨的东西,内容要齐全,比如获奖你要讲清楚颁奖的时间、颁发的单位及评奖的范围等用人单位关注的问题。“合体”是指你穿的舒服、看着精神又能体现自己个性的衣服,不一定是职业套装但也不能太随便。标准的普通话和清醒的头脑是体现你与众不同的最基本的方式。
(三)准备好业务知识和做好心理准备。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等要熟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预先准备好答案,备上一份求职材料,供面试考官查阅参考。求职面试其实质就是竞争,应聘者应有成功与失败两种心理准备,应聘者面试前应多设想几种方案,确保面试时能冷静处理各种情况,以取得较好的面试效果。
当然,求职的成功与否不是有哪一个人能事先确定,但我相信只要你会用心、懂得用心,你的天空会是一片蔚蓝。“良禽择木而栖”!最后预祝每一个学弟学妹求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