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知识能被管理吗?

知识管理这个命题比较难讲,因为实践太浅。
去听知行易田志刚的《知识管理从知到行》,但是感觉讲得不是太好,因为理论性太强,至于实践的成份太浅,同时讲得不够系统,想想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田老师也没有想清楚,于是一直在表面浮动;二是田老师自己一直做咨询,缺乏企业里的感觉,这是做咨询与做企业不同的地方;三是这个课题是个前沿,都只是在零星地尝试,实践的东西缺乏。
自己理解的知识管理体系如下:
首先,知识管理为什么会被提出,也就是要回答知识为什么要被管理,难道以前没有被管理吗,那真要管理,究竟是哪些知识需要进行管理,……知识要被管理,说明知识是重要的,那么知识为什么会变得重要了呢,究竟哪些知识是重要的,究竟什么叫重要?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回答。知识管理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知识——对于企业战略决策、内部营运管理和技术运用与咨询起判断作用的信息和数据,这里的重点是“判断”,知识应该起到“帮助判断”的作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才对企业有效,才值得去管理。所以它由三个要素组成:战略信息,流程和技术。
下面的思路是要回答战略信息、流程和技术这三种要素是否能被管理的问题:
1、战略信息包含政府部门的政策信息——政企关系管理范畴、市场需求(潜在)信息——市场管理范畴、客户(潜在)信息——客户关系管理范畴;
2、流程的实质是人的思维和逻辑的沉淀,当然这里有角色和职权的成份在里边,也体现一个企业的文化,但都是人的智慧外显的体现——流程管理与流程再造范畴;
3、技术包含设计理念、经验、技艺(这里有艺术的成份,即很难说出来的东西),它的内化特征告诉我们这应该是知识管理的重点内容,也是知识管理的难点——技术交流管理范畴。
接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些知识在哪里,涉及哪些相关部门、哪些人?
然后,引出了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那些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如何愿意贡献出知识,这是关键,但又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一个人要将知识贡献出来,不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要回答的问题,还是一个企业制度建设要回答的问题。
最后的问题是,贡献出来的知识如何被保存,如何被有效分享,如何被延续。这里涉及两个问题:如何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知识的沉淀与保管——“学习与培训”栏目的开发与管理,如何开展内部技术培训与交流——内部培训与事后总结管理。
知识管理的宗旨:提高组织智商,减少重复劳动,避免组织失忆。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