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CEO总是最后知道坏消息

小 议 管 理

——-读《CEO总是最后知道坏消息》心得

近段时间很忙,却一直在看一本叫《CEO总是最后知道坏消息》的书,忙里偷闲,断断续续的将其看完了。从字面上看,这是一本写给CEO的书,但实际上不尽然,里面的许多内容,作为我们的中层管理人员来说,也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下面就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1、 合格的管理者:
对于许多管理者来说,什么叫管理,怎样才是合格的管理者?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标准的答案。管理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预见性管理,一种是救火性管理。预见性管理通常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凡事有条有理,准备比较充分,各方面的资源也安排得比较合理;救火式管理事前无计划,突发性事件多,没有规划,事到临头才采取相关措施,有时候虽然事情解决了,但是后患很多,经常挂一漏万。中大型企业,管理比较规范的企业,往往是预见性管理为主,比较少救火式管理;相反,中小型企业,管理不太规范的企业,救火式则是经常性的,也是中小企业的一个特色。
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呢?本书作者认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当他遇到问题时,通常是三段式的思维:“第一,立即解决问题;第二,判断问题的性质,思考这个问题是偶然性问题,还是经常性问题?在什么情况下还会发生这种问题?是否还有类似的问题发生?第三,建立一种预防相同或类似问题发生的机制,或在问题发生后迅速拿出解决惯例化问题的方案。我们在日常的管理中是否是按这三段式来考虑的呢?
2、关于奖罚:
有人说,世界上最有效的管理法则只有两个字,一个是奖,一个是罚。
管理人员对于奖罚并不陌生,而且也是日常管理过程中常用的手段。但真正能够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好奖罚,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奖励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叫“授权”,即授之以权力、权限,通常的做法是当领导或升职;另一种叫酬庸,即给他以物质奖励,金钱奖励,或者其它的奖励。
但有一点,是需要提醒的:职务不能奖励,权力不能奖励,对有功者最有效的奖励是能够导致忠诚的“酬庸”。
有的人工作做得不错,却不一定能当领导,做一个管理者。就象空姐做得再优秀,却不能奖励她驾驶飞机一样。但我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却经常犯类似的错误,所谓“绩而优则仕”,优可以奖“庸”,却不能奖“仕”,除非他真有这个能力,并经过相关的培训。否则就不是奖励他,而是处罚他,让他失去了继续成为一个优秀员工的机会。
罚也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就看什么样的处罚,员工是否是被罚得心服口服。如果处罚得当,有时比奖励的效果还好。
3、 关于制度:
有了制度,一个人可以顶几千人的力量,这就是制度的威力。制度的威力就在于:当所有的人都按制度运作,步调一致,频率相同时,就能产生“共振”。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共振”的威力。
大企业不靠领导个人的力量来运作,靠制度的力量来运作。
制度要有效发挥威力,需要同时具备3个条件。第一,全体成员明确制度是一种共同的需要,管理者应明白,被管理者也要明白;第二,领导人在制度面前的示范效应,如果“刑不上大夫”则制度自然失效;第三,对第一个违规的处罚。如果企业里“下不为例”过多,则制度的有效性要大折扣。
4、 领导作用:
领导的示范作用非常关键,领导的所作所为,是员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朱镕基总理曾说过:“身先可以率人,律己可以服人,量宽可以得人,财疏可以聚人。”实际上,这也是管理的二十四诀,包含着极大的道理。

5、关于用人及人才储备:
书中说:企业经常有所谓CEO的“左膀右臂”,“少不了的人”,“离开他就不行的人”,“不可替代的人”。本书作者认为,听到这样的评价,千万不要洋洋自得。“少不了的人”可能正是对组织最有害的人,是应该立即予以调离的人。凡是有这种人的组织,必是岌岌可危的组织。
人才是不能储备的,真正的人才只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才能够留得住。有的人才,你不用他,就留不住他,即使给他很高的待遇,也不一定能留得住。
真正的人才,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显不出是个人才。人的才能又没有写在脸上,除了交流沟通有所了解外,真正的了解只有在工作中。
从现实操作的角度讲,人才储备不是招聘或培养一批人才放在那里,随时备用,而是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梯队,任何一个人离职或提升,随时有合适的接替人选递补。
6、关于坚持:
人们做事业要付出很多代价,物质的,精神的,金钱的,但一种代价却很少有人计算—–时间。
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是人们最珍贵的最稀缺的资源,但又是做事业必须付出的资源。时候不到,成功的机会不会降临。坚持,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付出的代价。
坚持是一种心态,坚持是一种毅力,坚持是一种决心。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心得,谢谢分享。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