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执行意识?这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监督意识,主要在于监督者。当你检查并发现问题时,你是否意识到“这种问题不杜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你没有意识到,多半会“就此算了”。这实质就是一种监督意识缺乏。监督意识是执行意识得以塑造的根本保障,只有通过有力的监督,执行者才不敢掉以轻心。
二是执行意识,即执行者的问题。执行者在执行时,有没有真正去做,这是第一层次。当发生变化时,有没有变通处理,这是第二层次。你的变通有没有违反制度或违背原则,这是第三层次。只有当这三个层次都做好了,那么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执行者。
那么,执行意识是不是与生俱来的?答案是否定的,只是说,执行意识与自身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首先,你的态度是你执行的基础。因为你不想,所以你不能,这是一个非常科学而且简单的逻辑推导。心态决定一切,不正的心态就是在拒绝和设置障碍。
其次,要有敏感性。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对于事物的变化是敏感的,其实是这样吗?不一定。其实敏感不单单是你感觉到这个事情的对与错,而更深层次的是你有没有意识到他的对与错对今后一段时间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你感受到了前者,充其量是你的感觉神经比较灵敏。
再次,要有经验。经验跟执行意识有关联吗?这不用我讲,肯定是有的。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假设你从来没有做过这件事,你会想到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意外的事情吗?有的人说会,那我告诉你,那是简单的预见,真正复杂的关系,就连身经百战的将军都有可能失利,更何况一个黄毛丫头呼。经验,其实是人生、管理等的另一教科书。
最后,责任心。这是执行意识最关键的因素。因为你负责,你就留心,因为你负责,你关注细节,因你负责,你总想做好,等等。所以,责任心才是执行意识的关键,尽管前面讲的什么态度、敏感性、经验等,这些,只要你有信念去做好,它们都将不攻自破。
对于我来讲,我很看重执行意识。我们通常讲执行力,原来我做培训课件时,提到执行力需从组织层面的核心竞争力和个人层面的个人执行能力来考虎,其实这些都需要附上好的执行意识的时候,执行力才能真正的转化成一种动力,如果单是就事论事谈执行力,我认为,这就好象牛拉车一样,失去了方向,再好的执行,也只能用“活蹦乱跳”来形容,这只会让你用更多的时间来处理更多的突发性、偶然性、紧急性的事情。那么,你就不是管理者了,你是“消防队长”,天天特忙,天天“救火”。
德鲁克曾经说过,工厂中最平静、最枯燥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我很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