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人才决定企业的疆界和成就。
国门敞开,面对全球的市场和竞争,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培育优秀管理人才、打造卓越管理团队呢?
毫无疑问,当首推“培训+教练”的模式!
欧洲《公共人事管理杂志》发表的一项报告说明:如果一个公司进行培训能增加22.4%的生产力,那么“培训+教练”则可以提高88%的生产力。无独有偶,调查显示:《财富》500强的首席执行官们十有八九把他们的成功部分归功于教练的积极辅导。
企业教练之所以有效果,除了教练者在相关领域具有理论和实践操作经验外,更是因为在教练的整个过程中,教练者以中立者、启蒙者的立场和身份,应用教练的原理与策略,协助被教练者看到事实的真相,减少决策失误,帮助被教练者在看问题、做决策上,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宽!
心理学研究表明,改变一个人的习惯需要21天,而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则需要90天。任何一场培训,如果没有后续跟进练习,效果都只能持续一阵子,而不是一辈子。 “台上讲得激动、台下听着感动、回去一动也不动”,这是经常出现的现象。其实并非培训不好,而是培训的关键在于运用,就如同学习驾驶,如果刚学会驾驶而没有充分的练习,再次驾驶起来依然会感觉生疏。 “培训+教练”恰好能够弥补培训在这方面的不足。根据过度学习理论和强化理论,接受培训的人在培训后再接受专业教练(很可能是他们的上级)的辅导与训练,不但能够将培训收获运用于实际,更能固化培训的效果。
如今,企业管理者的培养模式已从“观察-模仿-提炼-领悟-行为改变”的内隐模式发展为“培训+观察与模仿-领悟-行为改变”的循环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管理人才培养的手段和方法,也为教练技术以及培训和教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培训+教练”的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实际有效,更能缩短时间、加速进程,对人才短板明显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上佳的选择。科学精细地培养管理人才也将是您和您的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决胜关键。
作者:蒋悦炜 协进管理学院院长 上海交大人力资源博士
摘自:www.xiej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