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接触到一位公司的负责人这样讲“我会重用那些绩效好的人,因为他们都是有能力的”,这句话从某个角度讲确实有其存在的道理,绩效是能力最好的体现。
但是我们仔细的推敲一下这句话到底正确率有多少呢?我想可能有很多人会得出出人意料的结果。有这样几种结果:没有能力但是绩效很好,没有能力也没有绩效,有能力也有绩效,有能力没有绩效。
没有能力没有绩效的我们不去推敲,来看看其他的几种结果。
首先我们假设一下,没有能力的人狗屎运特好,正好碰到了好的机会,所以他得到了好的绩效。我想这种概率应该比较的小。那么没有能力有绩效的可能性到底存在不存在呢?按照“屁股决定脑袋”的理论,屁股决定了他可能就会吞噬他的下属的成绩,那么下属的绩效就成了他的绩效,很显然就会出现上面的这种结果。这种情况应该比狗屎运的概率大的多得多。
那么我们接着看有能力是否就能够产生绩效呢?能力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与大脑的技能有关,主要侧重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能力要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够表现出来,而在表现出来的时候由于很多的原因,可能导致了绩效好或者不好。多数情况下,一个有能力的人,由于客观的环境能够促使他内在的潜能发挥出来,表现出来的是优秀的绩效。反之,则会表现出来很差。所以说能力和绩效是不能划等号的。
对于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来看,从选人、用人直到培养人,这一点其实都很重要。根据我们公司本身的情况,是选择当前的人还是以后的人就是我们对待能力和绩效的态度,所以我们在招聘人和用人的时候都要考虑这些。但是在我们使用人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了。一个有能力的人没有好的绩效,一个没有能力的人绩效很好,都是值的我们思考的。是我们的管理制度的问题还是我们企业的内在文化的问题。特别是对待有能力没有绩效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我们的制度制约了他的发展,还是由于某些“不公平”,导致了他的绩效不好呢?